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非遗传承人张荫松:把山东人的“街舞”跳到全世界

2020-04-17 11:21海岱文化5918

  前两年,一部电视剧《大秧歌》,让人们再次把目光投向有情有义、有趣有料的海阳秧歌。


  提起海阳秧歌,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张荫松。


  14岁的那场邂逅,使张荫松与海阳秧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他不断学习、编创民间舞,还走村串乡收集整合民间舞资料,将流传于海阳当地的这种民间舞蹈提练成高等院校民间舞的必修教材,这一民间艺术由此登上了大雅之堂。尤其是2008年,海阳秧歌还被推上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前的热场演出,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了这种民间舞的魅力。


  从青丝到白发,张荫松始终与民间舞相伴,在本该退休的年龄,他却仍然像一个旋转的陀螺,一刻也停不下来,马不停蹄地奔波在研究、传承海阳秧歌的最前线,因为他曾说过“民间舞不但要走出去,更需要在当地开花结果”。


  对民间舞情有独钟


  秧歌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舞,山东秧歌尤负盛名。作为一种活跃于民间的娱乐表演形式,它的形态也承载着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把山东人的质朴和豪放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此基础上,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海阳秧歌又以规模最大、角色众多而闻名全国。其表演风格是粗犷奔放、感情充沛、风趣幽默的,在表演形式上,又分为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锣鼓铿锵、万马奔腾,宛若大河滔滔;小场子多是双人舞、多人舞,恰似小桥流水,一波三折,美不胜收。这也难怪,张荫松第一次观看时,便被深深吸引。


  14岁那年的那一天,盛装打扮的人们,在舞台上“扭”着同一个心声。张荫松愣是看得出了神,还跟着队伍学了几个动作。海阳秧歌在他的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不久,济南部队文工团到烟台四中挑选文艺兵,张荫松因课间操动作舒展大方、有板有眼,而被文工团选中,从此他开始了专业舞蹈训练。


  “脖子不直就专门纠正脖子,身体不柔软就专门练习形体。”在部队文工团,张荫松跟其他小学员一样,从最基本的形体、气息等训练开始,扎扎实实地学习基本功,他的“舞蹈梦”至此发端。而在众多舞蹈类型中,张荫松唯对民间舞情有独钟。


  从14岁到25岁,这段最美好的青葱岁月里,张荫松的时间被舞蹈训练占满,不仅舞艺变得越发精湛,他本人也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青年。


  时间一晃便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他从部队转业,在工厂工作几年后,又被分配到烟台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从馆员到馆长,他一待便是30年。这30年里,他更加“零距离”地接触到了海阳大秧歌等民间艺术,更加深入地了解它的渊源、风格特征和文化内涵。


  助海阳秧歌登上大雅之堂


  “海阳秧歌是从50年代开始引起人们注意的,那时的我只是觉得热闹却看不太明白,顶多跟着学几个动作。但到了群众艺术馆后,我便觉得了解和认识它是一种本职工作。”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正值国家搜集、整理民间艺术的关键时期,海阳大秧歌的研究、整理工作便落在了张荫松所在的艺术馆身上。


  加之对海阳秧歌的喜爱,张荫松工作起来更是十分卖力。他清楚地记得,那些年,他和同事们一起深入基层、走村串乡,挖掘整理海阳秧歌这一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几乎每一个跟海阳秧歌有关的地方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民间舞虽是用来自娱自乐的,但里面的道道还真的不少。”张荫松说,演出程序、舞蹈造型、音乐、场记、人物……这些都在他们的挖掘和整理范围内。虽是工作,但把涉及海阳秧歌边边角角的东西都梳理一遍后,张荫松发现自己算是又经过了一轮严密而又系统的学习。


  后来,张荫松和他的团队们搜集整理的海阳秧歌资料被编纂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跟其他2057种舞蹈一样,成为“点燃”这本民间艺术巨著中的“星星之火”。


  1983年,已在民间舞行业摸爬滚打数十年的张荫松,应邀来到北京,担任北京舞蹈学院首届大学生的主讲教师。当时,我国舞蹈艺术的高级教育刚刚起步,民间舞没有现成的教材,张荫松便把从海阳大秧歌中提炼出来的经典动作、具有汉族文化韵律特征的舞蹈元素带到了北京舞蹈学院,一边教学实践一边形成教材,这门民间艺术就这样登上了“大雅之堂”。


  后来,这本吸取海阳大秧歌精华的教材,成为了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蹈的必修课教材,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张荫松也成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民间舞特聘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学校的客座教授,向致力于学习民间舞的学生们传授他多年来的经验。


  除了奔波于各大艺术类高校,张荫松的身影也经常活跃于各大舞台。他用心呵护着自己的每一个作品,无论是在创意,还是作曲、服饰、灯光、演员选择等任何一个环节,他都事必躬亲、一丝不苟,这也成为他屡屡获奖的法宝。


  2000年,在新世纪到来之际,张荫松的舞蹈作品《娃娃高跷》,以“踩高跷”的舞蹈技艺和秧歌的动作元素为创作素材,演绎出一群小娃娃和爷爷学“踩高跷”、闹秧歌的童趣场景,展现了民间舞蹈的魅力和新世纪孩子的活力,斩获全国首届蒲公英奖金奖。2008年,张荫松又编排了一台海阳大秧歌,把它带到了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蹈表演中,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民间舞的巨大魅力。


  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荫松感慨万千。“我得过很多奖,后来慢慢发现奖项并不能说明什么,我只想把自己心中的艺术完全展现出来,也让民间舞能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张荫松看来,艺术生命的延续,比什么都重要。


  让学生站在自己的肩膀上


  转眼,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张荫松却仍是个大忙人,奔波于全国各地,不断创排新的舞蹈作品,不停地去传承他爱的舞蹈艺术。


  哪怕长年累月的舞蹈训练使半月板慢慢磨损,哪怕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张荫松也乐此不疲,总是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不能走了我就动手写,不能写了我就用嘴说,总之,我不会停止热爱民间舞,不会停止向我的学生们传授民间舞。”他对民间舞的传承,是在变与不变中交替进行的。


  岁月流逝,不变的是他对民间舞的那份赤诚和初心,是他对艺术精华“根”的保护;变的是,他随着时代发展对民间舞的认识和理解,是他的传承新形式和新内容。


  经常参观美术展览、参加讲座培训、观看艺术表演的他,总是能从跟艺术搭边的活动中提炼精髓,然后再“举一反三”式地把它们融入到民间舞的创作中。他认为,最好的传承应该是在发展和创新中实现,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遗产才会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其实,我从戏曲、绘画等姊妹艺术上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它们总能赋予我新的灵感。我就会想,肢体动作是不是也可以表示停顿、表达情感、甚至勾勒视觉和味觉呢。”张荫松说,自从他学会了上网,他闲暇的时候也会上网浏览西方的艺术表演,他想跟西方文化碰撞,为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艺术增枝加叶。


  一旦对民间舞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他便会像写日记一样认真记载和整理,并不断往他编撰的民间舞教材中增添新的东西。然而,相比教材,他更想用自己编排的舞蹈作品向学生们展示民间舞的魅力。这些年来,他巧用海阳秧歌的动态元素创作了许多讴歌当代人民和新时代生活的作品,带着它们奔赴全国各地和海外,为传统文化发声。


  “我对民间舞的学习和研究是站在无数前辈肩膀上完成的,没有他们也不会有现在的我。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人,我想让我的学生站在我的肩膀上,继续往前走。”


  几十年过了去,虽容颜已老,但宝刀未老。他希望这场属于山东人乃至全国人民的“街舞”,能被更多的人学习和爱上,能在民间炽烈地开花结果,也在世界的舞台上扬帆远航。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