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后期,燕在今易县境内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建陪都武阳城,燕文公定都于此,改成“燕下都”。战国时,燕昭王又大举扩建,至秦灭燕,燕下都作为燕国都城长达300余年。遗址内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建筑构件,有陶水管、陶井圈、陶瓦等。其中瓦当装饰图案丰富,饕餮纹瓦当为燕国独有,极其精美。
代表文物
虎头形陶水道管口(复制品)
由两节组成。陶水管是大型宫殿主体建筑排水设施的构件,为虎头形。老虎张口瞪目,双耳后翘,两前足平伸,四爪着力,巧妙地利用老虎大张的嘴巴起排水作用。这件陶水管将实用与艺术造型融为一体,是我国古代早期建筑装饰的佳作,原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弯头
燕下都宫殿建筑下埋设的排水管道的拐弯部分。泥质灰陶,一端为母口,另一端为子口,便于套接排水管。表面饰有拍印绳纹。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陶弯头与陶水管说明当时宫殿已有科学的排水设施。
陶井圈
古人把用泥土烧制的井圈一节节套叠砌成的筒状井称为陶井。陶井圈,可以防止井壁坍塌,延长水井使用寿命。这件陶井圈上下口沿加厚,唇外翻稍凸,饰凹弦纹。直壁,器身饰直绳纹。
三角山云纹筒瓦
筒瓦由筒型陶坯对剖制成用于覆盖屋顶。武阳台遗址出土筒瓦共19件,形制、质地相同,惟长度有别,最长的89厘米,最短的76厘米,直径多为27~29厘米。均为夹砂灰陶,一端为子口,一端为母口,瓦面附贴三组模制的三角形山云纹,纹样粘贴好后,再将瓦面空隙处压抹光滑。
双龙饕餮纹筒瓦当
饕餮纹是燕下都遗址出土的瓦当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样。饕餮是古人臆想出来的怪兽,象征凶狠贪婪。这件筒瓦瓦当边轮较宽,图案为左右对称的双龙饕餮,双龙相对,长颈弯曲,垂头向外,曲身翘尾,前爪扬起形成饕餮的额梁,龙身扭曲于饕餮双目两侧。饕餮双目横长,宽鼻,阔口。面部结构鲜明,图案庄严凝重,形体巨大,堪称“瓦当王”。
三角山云纹脊瓦
脊瓦是覆盖屋脊用的大瓦,瓦面较宽,弯曲度较小。由筒型陶坯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武阳台遗址出土的脊瓦形制、纹样完全相同。泥质灰陶,一端为子口,一端为母口。瓦面附贴四组纹样相同的模制三角形山云纹,纹样粘贴好后,将瓦面空隙处抹平压光。
陶瓦钉
略呈方锥体,中空,四面饰黼黻纹。板瓦或筒瓦瓦面上预留出或圆或方的孔,将瓦钉通过瓦上的孔插入房顶的苫泥中,以固定瓦面。
黼黻(fǔfú)纹板瓦
黼黻纹板瓦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两种,数量极少。此板瓦为泥质,黼黻纹模制而成,附贴于瓦坯之上,再烧制成型。造型规整,做工精致。
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窄边轮。双鹿抵颈垂头,曲颈弯背,弓腰蜷腿,短尾翘起,前膝拱起,后腿居左右两下角,做争斗状。蜷曲的胸部各形成一圆突,成为饕餮的双目,目小而圆。
双龙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窄边轮。双龙头相对,似张口嘶鸣,角相抵,曲颈挺胸,鬃毛飞乍。前足上扬而对,作搏斗状,后足抓地,翘尾折曲。形象简洁,刻画生动。
双鹿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窄边轮。双鹿抵颈垂头,曲颈弯背,弓腰蜷腿,短尾翘起,前膝拱起,后腿居左右两下角,做争斗状。蜷曲的胸部各形成圆突,成为饕餮的双目,目小而圆。
双鸟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窄边轮,无下沿。瓦当面饰对称双鸟图案,两鸟张口对啄,颈羽飞扬,双翅伸展,长尾斜伸至左右两角。双足着地,振翅欲飞。整个画面流畅自然,动感十足。
三角双螭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燕下都遗址采集的三角双螭饕餮纹瓦当,纹样基本相同。此件瓦当夹砂灰陶,以凸三角纹作地,双螭回首遥遥相望,螭颈外挺,再回折向内形成饕餮的粗双眉,又向下弯曲,隔开饕餮凸圆的双目。双螭尾并合成饕餮的口鼻咬住瓦当的底边。有边轮和下沿,纹样左右对称,简炼,装饰性强。
山形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泥质灰陶,窄边轮,有下沿。山形纹的凸弦纹由上端中央向下三折至左右两下角,形成饕餮的额梁和双眉,双目微凸下垂,以火焰纹作鼻,卷云纹组成口。
山云纹半圆形瓦当
泥质灰陶,宽边轮,窄下沿中部以两道凸折线组成重山纹,左右两侧饰卷云纹。图案简炼。
草叶卷云纹半圆形瓦当
泥质灰陶。瓦当面的边轮内有两层半圆形凸弦纹,内层凸弦纹内填草叶纹。两道凸弦纹之间以两竖线将其左右平分,形成扇面形方框,内填对称的卷云纹。边轮较窄,无下沿。
卷云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窄边轮,有下沿瓦当面满布卷云纹。以卷云纹组成饕餮的前额和口,以三条短凸线组成鼻头和鼻梁。饕餮双目椭圆形,眉长而平,眉根下弯与卷云纹巨口相连。
山形太阳花卉饕餮纹半圆形瓦当
夹砂灰陶,大宽边轮,无下沿。顶部正中以山形纹作为饕餮的前额,眉心正中饰以初升的太阳纹。单凸线勾勒出双目和双眉,双目内圆睛圈点。从饕餮的口鼻处斜向两侧上方伸出一枝含苞待放的花卉。图案灵秀、清晰。
树木卷云纹半圆形瓦当
泥质灰陶,窄边轮,窄下沿。瓦当面中央植大小树三棵,以两条卷云纹将树隔开。左右两下角饰有凸线方格纹。这是燕国比较独特的瓦当纹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