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建筑之太和殿脊兽

2025-04-15 10:12网络14935

  走进紫禁城,中国级别最高的建筑——太和殿映入眼帘。如何辨别它的级别?檐角尖端上排座的10只脊兽正是它身份的象征。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之首,太和殿不仅独享建筑形式最高规格的重檐庑殿顶,岔脊上排列的脊兽,十样俱全,天下无二。


太和殿檐脊走兽。故宫博物院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米、重约4300千克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脊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古代建筑檐角上的脊兽也叫镇瓦兽,除宫殿庙宇外民宅不得安置。


  脊兽从唐宋时的一只,逐渐增加到数目不等的蹲兽,到了清代形成了今天常见的“骑凤仙人”领队的小动物队列形态。它们的数量和种类有着极其严格的等级制度,数量越多,说明建筑级别越高。


  除骑凤仙人外,古人为它们的顺序编了一个极为好记的顺口溜:“一龙二凤三狮子,海马天马六狎鱼,狻猊獬豸九斗牛,最后行什像个猴。”天下间,唯有太和殿可以见到它们的全貌,这昭示着皇权至上,只有皇帝才配享受到“十全十美”的待遇。


太和殿脊兽。


  除太和殿外,紫禁城里的其他建筑,也按照建筑规置安放着不同数量的脊兽,其中乾清宫、中和殿及保和殿减为9个,坤宁宫为7个,东西六宫的殿顶上大部是5个。


  脊兽由瓦制成,各式各样的小兽为古建筑增添了美感,使其更加雄伟壮观,富丽堂皇,充满艺术魅力。梁思成曾评价道:“(脊兽)使本来极无趣笨拙的实际部分,成为整个建筑物美丽的冠冕”。


  古代“建筑设计师”们对于脊兽的创造颇具深意。由于中国的古代建筑大多是木质结构,为了让檐角最前端的瓦片承受重力,就用瓦钉进行固定,久而久之钉帽被美化成了各种动物形象,当然除了装饰作用外,它们又被赋予了标志等级和避火防雷等传奇的功能。


---骑凤仙人---


太和殿琉璃骑凤仙人。故宫博物院


  檐角最前面的一尊被称为“骑凤仙人”,也叫“仙人骑鸡”,并不属于太和殿殿脊上的脊兽,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块瓦件,也是太和殿上的重要装饰之一。


  骑凤仙人典故出自东周齐湣王,相传齐湣王被燕国名将乐毅所败,四处躲逃,最后逃到大屋的屋脊上,正走投无路的时候,突然有神凤出现,齐湣王因此得以乘凤而去。因此人们将其置于建筑脊端,寓意着逢凶化吉,有“檐角虽尽、前有天生”之意。


  关于骑凤仙人,还有一种说法与《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有关。相传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往上爬。姜子牙看出小舅子的居心,但深知他能力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已升到顶了,如果再往上爬就会摔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们根据这个传说,把他放在了檐角的最前端,让他“坚守阵地”,因为再往上爬一步就会摔得粉身碎骨。


---龙---


太和殿琉璃龙走兽。故宫博物院


  龙,自古以来代表至高无上的尊贵与皇权。龙的角似鹿、鳞似鱼、爪似鹰,唐宋两朝视为祥瑞的象征,明清将之象征帝王,皇帝称自己为真龙天子,由此这龙是皇权的象征。屋脊上的琉璃龙走兽,同时兼具携水镇火之意。


---凤---


太和殿琉璃凤走兽。故宫博物院


  凤,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常用来象征祥瑞,也比喻有圣德之人。雄为凤,雌称凰,通称为凤凰。据《史记·日者列传》:“凤凰不与燕雀为群。”充分反映了帝王至高无上的尊贵地位。


---狮子---


太和殿琉璃狮子走兽。故宫博物院


  狮子,代表勇猛、威严。《传灯录》记载:“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狮子作吼,群兽慑伏。”所以,常在寺院中看到的狮子塑像,又有护法意,寓示佛法威力无穷。


  唐虞世南《狮子赋》描绘其:“筋骨纤维,殊恣异制,阔臆修尾,劲豪柔毛。钗爪锯牙,藏锋蓄锐,弥耳宛足,伺间借势……遂感德以仁。”在这里,狮子是“猛”、“仁”兼具的瑞兽。所以,人们常用狮子来镇宅。


---天马---


太和殿琉璃天马走兽。故宫博物院


  天马,中国古代传说中日行千里的骏马,象征着威德通天入海,畅达四方。汉朝时,对西域的良马也称为天马,天马又是尊贵的象征。“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将其形象用于殿脊之上,有种傲视群雄,开拓疆土的气势。


---海马---


太和殿琉璃海马走兽。故宫博物院


  海马,中国古代传说中海中的瑞兽。称落龙子,象征忠勇吉祥,智慧与威德通天入海,是吉祥的化身。天马追风逐日,凌空照地;海马入海潜渊,逢凶化吉。这一天一海,加之由雄狮控驭大地,四面八方便都在皇家的掌控之中了。


---狻猊---


太和殿琉璃狻猊走兽。故宫博物院


  狻猊,读作“酸泥”,原为狮子同类猛兽的汉语古称,能食虎豹,威武百兽的率从,后来在明代变成神话角色,为龙生九子的其中之一:形如狮,喜静不喜动,爱好烟火,可日行五百里,佛祖见其有耐心,收了当坐骑。所以一般会在佛座和香炉上出现,随之吞云吐雾,有护佑平安之意。


---狎鱼---


太和殿琉璃狎鱼走兽。故宫博物院


  狎鱼,古代传说中鱼兽混合的吉祥动物,能祈雨,灭火防灾。是海中异兽,传说和狻猊都是兴云作雨,灭火防灾的神。


---獬豸---


太和殿琉璃獬豸走兽。故宫博物院


  獬豸,读作“谢志”,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外观似羊(也有说似鹿),头顶正中长着独角,有短尾,羊蹄。獬豸喜欢居住在水边,性情忠贞,若见二人相斗,它就会以角撞不对的一方;见二人争吵则会去咬理亏的那一方。《异物志》中说“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不触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它能辨曲直,又有“神羊”之称,是勇猛、公正的象征。


  獬豸与法的渊源,还可从古代“法”字的结构得到解答。古体的“法”字写作“灋fǎ”,而“廌zhài”即为獬豸,“廌法”二字合为一体,取其公正不阿之意,所以从水,取法平如水之意。


  作为中国传统法律的象征,獬豸一直受到历朝的推崇。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楚文王曾获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头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国成为时尚。秦代执法御史带着这种冠,汉承秦制也概莫能外。


  到了东汉时期,皋陶像与獬豸图成了衙门中不可缺少饰品,而獬豸冠则被冠以法冠之名,执法官也因此被称为獬豸,这种习尚一直延续下来。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监察司法官员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绣有“獬豸”图案的补服。


---斗牛---


太和殿琉璃斗牛走兽。故宫博物院


  斗牛,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属虬螭类,牛头,身上有龙鳞。《宸垣识略》中记载:“西内海子中有斗牛,即虬螭之类,遇阴雨作云雾,常蜿蜒道旁,及金鳌玉蝀坊之上。”明朝有斗牛纹的赐服,斗牛被认为是祥瑞之物,是可以除祸灭灾的屋脊吉祥镇物。


---行什---



太和殿琉璃行什走兽。故宫博物院


  行什,仅在太和殿殿脊上可见。因为排行第十,所以被称为“行什”。它似猴,背生双翼,手拿金刚宝杵,会降魔,是传说中雷震子的化身。由于颇像传说中的雷公,大概也有防雷的象征。古代建筑上的脊兽,可见的行什仅一处,就是在太和殿的屋脊上。


  相传,雷震子为周文王第百子,后尊师命辅佐武王东征西战,最终建立周朝。现在被安置在紫禁城里最高等级殿宇太和殿的脊梁上,可谓寓意深远。不仅护卫有形的皇家殿宇免受雷击火灾,也为君王的社稷江山保驾护航。


  从太和殿的屋脊上,我们看到这其中隐藏了无尽的历史与故宫文化:脊兽所处的位置,在垂脊、戗脊的下端,正是几坡瓦陇上端的汇合点,为封护盖住交会线的连砖的上口,必须在连砖上覆盖脊瓦;因其斜下,若无措施不免有下滑之虞,故在交梁上需用多数铁钉加固,为掩饰铁钉的痕迹,于是在钉帽上加饰了一系列的小兽形象,起到美化建筑的作用。


  脊兽虽然最初的功能是对建筑起到保护作用,但是在历史的演变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它们经年累月坚守檐角,洞察一切,是紫禁城六百年历史的最忠诚见证者。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之院墙

建筑百科 2025-04-21 0

中国古建筑怎么防火?

建筑百科 2025-04-12 0

推荐更多

祠堂,读懂宗族文化的真谛~

东方文化 2025-04-21 0

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之院墙

建筑百科 2025-04-21 0

中国古代4大女名医

建筑百科 2025-04-20 0

什么是“五脊六兽”?

建筑百科 2025-04-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