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南北朝流行冠履饰物:所“饰”无常皆时尚

2021-08-18 15:07中华瑰宝杂志27465刘芳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碰撞激烈的时期,汉、胡服饰风格各异且变化多端,在冠履饰物上尤有表现。然而,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汉、胡服饰相互影响与模仿,竟发展至南北方好尚相同,许多配饰延至后代并经演变,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政治动荡,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频繁的朝代更替,使得在错杂迁居之中的各民族相互影响,服饰风格也屡屡发生变化。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讥惑篇》云:“丧乱以来,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制,日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以同为快。”“所饰无常”四个字生动反映了这一时期衣服冠履的发展特征。


  关于南北朝时期的服装配饰,主要包括冠帽、鞋履、发饰及腰饰。作为社会风尚的表现形式,这些配饰无论从形制还是特征上看,均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即在多变的样式中相互影响并融合,这体现出当时不同文化的强烈碰撞,是社会风貌及种种思想意识和习俗的体现。


  冠履风尚各行其道


  南北朝初期,南、北方服饰之配饰的流行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冠帽鞋履之制,南方以冠履为尚,北方则风行帽与靴,这是由地理因素及民族习俗的不同所致。


  鲜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于439年统一北方,在其从草原入主中原到完全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历程中,其服饰也经历了不断汉化的过程。在配饰上,头戴风帽、足蹬黑靴的装束非常流行,这和鲜卑族游牧生活的习性紧密联系。因为北方气候寒冷,头颈部的保暖非常重要,故鲜卑人常戴一种脑后垂挂长幅,顶部偏圆的帽,这就是鲜卑服中最具代表性的头衣垂裙帽,亦称“大头长裙帽”。


  垂裙帽不仅实用,如前部可以遮掩额头,两侧部可以遮护两耳,后面延至脖颈可以防风、防沙和御寒,同时兼具修饰仪容的功能,如其造型适合任何头型,男女皆宜。此外,垂裙帽制作材料多样,有使用皮或毛者,也有使用织物者,因此,垂裙帽以其实用的特点在北方风行了近百年。


北齐 徐显秀墓壁画局部


  与帽搭配而穿的靴被引进中原之后,长期用于军旅,其中原因除了与气候寒冷有关外,还在于其能满足人们乘骑跨马的需求。即使到了高度鲜卑化的北齐政权,亦或是标榜胡汉并举的北周,穿靴子的习俗始终引领着当时的服饰风潮,如在北齐徐显秀(卒于北齐武平二年,即571年)墓壁画的出行图中,众多人物皆穿靴。


  南朝男子则流行戴冠。与帽的主要御寒功能不同,冠所具有的礼仪性质使得戴冠更多是为了修饰。较为流行的小冠,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皆可戴。从传世图像资料看,北魏孝文帝改制后,最初流行于南朝男子的小冠(或平巾帻)也在北朝男子冠帽中出现。


  南朝更具有代表性的是鞋履风尚。履式除采用前代丝履之外,盛行从帝王到平民皆喜爱的木屐,较为典型的是一种从汉代双歧履发展而来且有齿的“高齿屐”,因履前上耸齿状物而得名。


  在江南一些地区,由于多雨,木屐穿用范围相当广泛,因此留下了许多诗句,如南朝沈约撰《宋书·谢灵运传》记:“登蹑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在服饰习俗中,对于木屐的穿用场合也有一些规定,赴宴访友只能穿履,不得穿屐,否则会被认为是仪容轻慢,没有教养。到南梁时,高齿屐更为流行,南北朝末隋初颜之推著《颜氏家训》云:“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


  南北朝后期,由于不断与汉人接触,气候又较暖和,垂裙风帽后的垂幅用带子勒起来,材料也采用帛绢或罗,有开始向头巾过渡之势,经北齐、北周后逐渐演变为幞头,直至隋代乃至唐宋时期依旧不衰。


  束发挽髻竞尚富丽


  发髻是将头发挽束起来,盘在头顶或垂在脑后的一种发式。相对而言,女子较男子的髻式丰富,变化丰富且强调奇特。


  南朝齐、梁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妇女流行装束为:头梳双鬟髻或双丫髻,身着两裆衫,脚穿笏头履,尤以发式最具时代特色。那时的妇女使用假发在头部梳出一些发环,如单环和双环,作凌空摇曳之状,或作丫髻、螺髻等。对于这种发髻样式,一种说法是其出于仿效飞天,即东晋以来的“飞天髻”。


北齐 笼冠俑 山西博物院藏


  然而,从传世文献及文物分析,双鬟髻或双丫髻发式的出现晚于晋代,并在此后得到多方面发展,变化出更多的样式造型。如河南邓州画像砖墓(南朝)中的人物反映得非常具体逼真:前面梳双鬟髻的为贵族妇女,后面梳双丫髻的是侍女。


  双鬟髻或双丫髻发式还出现于北方地区云冈石窟晚期的飞天造像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表明南北方好尚相同,也反映了在那个佛教兴盛的时代,一方面国人将当时服饰风尚加于佛教造像身上,一方面随佛教兴起的外来因素赋予了服饰一定的时代气息。对此,沈从文先生做了形象概括:在人身上,有意模仿高雅,表示潇洒脱俗;在佛像身上,企图增加庄严感。这也反映出宗教雕塑与社会习俗的密切关系。


  与日趋高大的发型相配的首饰发展到此时,突出表现是竞尚富丽,其质料之华贵、名目之繁多,前所未有,这与当时大行奢侈风气有关。总之,当时首饰之光灿烂夺目,强调与众不同。


  簪钗成为当时女子最常用的首饰,用以固定及装饰发型,常以细圆的一根金丝或银丝弯做两股作为钗脚,钗梁有宽有窄,大多光素无纹。当时还出现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附在簪钗上的还有一种称作“步摇”的首饰,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花枝等形,其上缀以摇曳的珠玉。


  在南北朝时相当流行的步摇,其最早可见的样式始于汉代。据东汉刘熙《释名》中描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南北朝时期描写步摇冠及其他饰物的诗句有傅元的《有女篇》“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珠环约素腕,翠爵垂鲜光……”可以想见女子莲步轻移、花枝微颤、风情万种之态。此外,头上的装饰还可插鲜花以图香气袭人,不可不谓多姿多彩。


  革带花帔竞相争艳


  南北朝时期的配饰,除了冠履首饰,腰部的装饰也展示出别样的风采,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从东汉晚期开始,腰上所束革带因佩挂随身实用的小器具之需求而产生。到北朝时,革带亦是北方民族服饰中流行的腰间饰品,男女均可系束,尤以男子所配蹀躞(diéxiè)带最为盛行。


  革带由皮革制成,不仅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还有约束谨慎之意。带扣作为固定部分,最具特色,多用金属材料制成,有金质、银质、铜质和铁质等;形状也各不相同,有圆环形、长方形、动物形等。女子腰部装饰则以“抱腰”最具代表性,即在腰间系一围裳,亦称“腰采”,外束丝带。


东魏 彩绘贴金石雕佛菩萨三尊立像 山东青州龙兴寺窖藏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肩部饰物主要为女子所着的“帔”。帔是一种约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妇女衣饰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对于帔的形制,东汉《释名》有所描述:“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可见,帔具有保暖和美化装饰功能。南北朝文学家庾信《美人春日》诗曰“步摇钗梁动,红轮帔角斜”,南朝梁简文帝云“散诞披红帔,生情新约黄”,均描绘出妇女着帔后楚楚动人的形象。


  此外,在这一时期的外来文化中,佛教艺术是重要的一支,对当时的宗教信仰及其艺术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妇女帔的使用就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南朝和北朝佛教人物菩萨服饰中大量出现了装饰女性的帔。此时,帔多在胸前呈交叉状,然后垂于身体两侧,并不体现特定的造型与飘动感。


  在中国服装史的发展历程中,南北朝时期的服饰配饰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展示出来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对时尚的大胆追求。服装的许多配饰式样独特,流传久远且变化巧妙,许多款式也对后世产生影响,并可为今日所借鉴。此外,佛教盛行亦与配饰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赋予后者一定的时代气息。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服饰文化——魏晋南北朝的服饰特色

魏晋南北朝 2024-09-20 李思雨 许诺 0

魏晋南北朝冠帽形制的变迁

魏晋南北朝 2023-05-11 赋华 0

魏晋南北朝女子服饰有什么讲究?

魏晋南北朝 2021-09-06 0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