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单士元——古建技艺的保护者与传承者

2019-08-27 10:15文博中国9940冯朝晖

  在古都北京,有一处举世闻名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的皇家宫殿紫禁城。1924年,一位17岁的青年学子,被这座宏伟壮丽的宫殿深深吸引,在此深耕70余年,致力中国古建筑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他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早期研究者单士元(1907~1998)。近日,本报专访了单士元先生的女儿单嘉筠,她曾做单老生前助手,请她讲述单老痴迷中国古建筑、勤奋探研的一生。


  立志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紫禁城收归民国政府。为了保护宫殿建筑及宫内大量的文物遗存,内阁政府成立“清室善后委员会”。当时,正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单士元报名加入清室善后委员会,作为一名清点文物的书记员进宫工作,从此与故宫结下了70余年的深厚情缘,为中国古建筑技艺的研究与保护开疆拓土,奠定根基。晚年单士元曾说,我要感谢孙中山先生,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就没有几千年封建皇权的结束,也就没有我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条件和机遇。


  初入故宫的单士元年轻好学,美轮美奂的宫殿建筑带给他极大的震撼,形式各异的屋顶、五色缤纷的琉璃瓦、造型奇特的吻兽、严谨规整的轴线布局,激起他研究中国古建筑营造工艺的强烈欲望。


▲单士元拾捡的明代万福万寿窗格


  1925年初,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就读的单士元,偶然看到一份《中法通报》,其中有法国人与日本建筑师谈论中国建筑的报道。看到有人关注中国传统建筑,单士元非常兴奋,但正如报道中所述,因国力衰败,国人对自己博大精深的古建筑尚未进行研究,让他感到十分遗憾和痛心。研究中国古建筑的想法从此在年轻的单士元心中生根发芽。


  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单士元被批准继续在故宫工作。由于学习历史,他被分配在文献馆,从事明清历史档案、文书史料的整理工作。建院之初,参与院里工作的老师大多来自乾嘉学派,他们注重考据,崇尚实学训诂,对年轻的单士元影响很大。当时就有老师告诉单士元,故宫虽是明清皇宫,却是我国几千年来封建王朝宫殿建筑的总结性杰作。在明清皇宫工作,可以一览上万间辉煌壮丽的古建群体,从宫殿空间组合到殿堂楼宇的规划设计、等级制度、使用功能均质之史志,而且在延绵不断的中华文化传统史迹中,亦可得到考证。


  单士元后来回忆年轻时的志向时曾说,本人非学建筑,但从古建筑史来说,应属历史范畴,有幸身处中国皇家宫殿的杰作中,有幸有这样好的研究与实践环境,真可谓如鱼得水。在文献馆工作期间,单士元得见不少有关清宫建筑规划、设计、匠人、工具等方面的史料记载。从那时起,他就有针对性地收集整理相关史料,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和提炼,写成札记,与同道商榷。


  1930年2月,北洋政府官员朱启钤先生在北平创办营造学社,这是中国第一个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的学术团体,建筑大师梁思成和刘敦桢分别担任学社法式组与文献组主任。当时,朱启钤社长偶然看到了单士元写的古建筑札记,就委托同事联络单士元。1930年年底,单士元经人介绍加入营造学社,正式走上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道路。在营造学社期间,他写出了《明代建筑大事年表》和《清代建筑大事年表》,这些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创举。


  1932年,单士元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选修西洋史,教授陈衡哲先生对他研究中国古建筑给予了极大的启发和鼓励。陈教授对他说,西洋史将建筑放在第一位,如果没有建筑,钢琴、舞蹈就没地方表演。中国没有人研究自己的建筑,反而是日本人出了好几本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书。单士元听后深感羞愧,自尊心大伤,爱国之情油然而生。从此,单士元扎根故宫,以元明清宫殿建筑为起点,立志在中国古建筑研究方面有所作为。


  就这样,单士元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觉钻研中国古建筑。1957年10月,他在一份自述中写道:“当年我自寻琢磨认为,没有建筑则附丽于建筑的其他一切美术工艺都无从谈起了!于是我有了了解建筑工艺技术的欲望……之后我从事历史档案工作时则重点转向了古建筑学,并侧重了古建筑营造技术与工艺进行探研。”


  1976年底,社科院主持编写工具书《中国科学技术史》,这是一部有20余部专史的大型专著,《中国建筑技术史》为其中一部。单士元受邀担任编审顾问,并负责其中之一的《中国琉璃技术史》全稿的编写。他以70高龄参与撰稿,以《琉璃的生产与制作技术》为题,将几十年积累的资料和经验全部记录下来,完成了多年的愿望。


  致力故宫古建修缮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处于百废待兴,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此时的单士元仍在故宫文献馆工作,负责编辑《史料旬刊》。1954年,中央政府文化部、文物局,希望梁思成先生推荐一位古建专家到故宫主持修缮工作。梁先生说:“不用到处找,故宫就有一个懂古建筑的,叫单士元。”当时故宫的古建筑因疏于管理,殿宇楼台、宫室内外破乱不堪,墙倒屋塌,杂草遍地。时任院长吴仲超决定由单士元担纲,再招聘两三个人成立一个建筑小组。后来,古建小组的人慢慢多了起来,蒋博光、郑连章等建筑设计人才也调到故宫,形成了七八个人的队伍。单士元由此成为新成立的故宫古建部主任。在对故宫古建筑现状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单士元提出16字的保护修缮方针,即“着重保养,重点修缮,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后来这16个字成为故宫古建筑维修的基本方针。


单士元制作的明代建筑模型


  1956年,单士元主持修缮了故宫西北角楼。故宫共有四个角楼,西北角楼是明永乐年间兴建的。当时角楼的铜屋顶已经发黑,里面的木头也已糟朽,亟待修缮。单士元在当时的工作日记中写道:“当日我们将屋顶揭瓦之后,观察木构工艺之精令人惊叹,木梁件斗拱等处榫卯精细,可比红木桌椅之手法,所铺望板为顺铺,在两个椽当铺墁,每块望板用斜柳条叶式相接。整个屋面严丝合缝,如若干长的一块整板。屋面上铺锡背,然后再苫灰背,而后穴瓦瓦。因四百多年来未加维修,故逐致损坏严重。当日启用了老匠师马进考、杜伯堂为主以及张文忠穆文华等。”经过那次修缮,故宫西北角楼至今保存完好,没有再修。


  1958年下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组织决定让单士元全面负责故宫太和殿维修。当时的太和殿建筑本体基本不需要修缮,但室外绝大部分彩画脱落严重,须重新彩绘。单士元查阅相关清代文献资料,最后决定以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重建太和殿时的彩画为蓝本,重绘太和殿外檐彩画,恢复康熙盛世原状,以喻新中国繁荣昌盛。维修方案上报后,很快获得批准。他随即请来已聘在故宫工程队的原南城九龙斋画店画师何文奎与北城鼓楼文幹斋掌门匠师张连卿,主持彩绘技术工作。何、张二匠师带领部分青工,将太和殿内檐彩画摹拓下来,作为外檐彩画重绘的依据。1959年9月,太和殿彩绘大修工程如期竣工。


  1961年,单士元由故宫古建部主任升任主管故宫古建修缮业务的副院长,直至1984年被文化部任命为故宫全院工作咨询指导顾问,继续为故宫古建筑保护献计献策。


  上世纪80年代担任故宫顾问的时候,单士元曾对慈宁宫花园临溪亭的维修提出建议。他说,50年代自己负责古建修缮工作时,就主张此亭不能大拆大卸。此亭由两根楠木梁承架,梁木虽已朽,但地基、梁架、榫卯,各部位结构稳定。不拆卸,建筑本身能保持平衡相互调剂;若大拆大卸,再加上铜铁活,结果是个新建筑,不是历史文物,同时在施工中势必损坏假山,破坏地基,元气大伤。


  上世纪90年代,故宫院中铺设热力管道,由于回填不实,雨季出现积水。当时单士元再三强调,故宫的地基就是一块玉,不能轻易地刨刨挖挖,一定要保护它的完整。为此,他还专程到工程队给施工人员讲解故宫的地基构造。他说,在72公顷地区,故宫的地基是满堂红的基础,即遍地均经夯筑,且为榫卯衔接式的分层夯筑,此法可溯源至3000多年前的殷墟建筑遗址,反映在明清官式建筑中。采用此种夯筑工艺,如遇地震或地下水上升时,全部夯层不至于全部一时液化,确保高墙不会整体坍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故宫修缮军机处的时候,施工人员打算将地上的两个脚印填平,单士元知道后极力反对。他说,这处脚印是清朝200多年间,军机大臣坐在那里办公留下的痕迹,是历史遗迹,绝对不能填。最后这两个脚印在修缮中得以保留。


  1988年,单士元得知储秀宫、翊坤宫修缮中,宫殿柱子被涂成绿色后,立即向院领导建言。他说,故宫是明清两代皇宫,宫殿建筑遵守严格的等级制度,在色彩上有黄色、杏黄、金黄之别。帝王后妃宫殿都是红柱金栏。储秀宫、翊坤宫为后妃宫殿,应为朱红柱。现二宫东、西配殿均涂以绿色柱子,乃是溥仪大婚时所为,是工匠无历史知识所致。此次修缮决不能盲目从之,应以恢复原状、保持旧状为原则。在后来的修缮中,错误做法被纠正。


  交工匠朋友研营造技艺


  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之初,社长朱启钤先生就告知同仁要“以匠为师,沟通儒匠”。当年朱先生还特别邀请营造世家兴隆木厂的主柜马辉堂、琉璃厂厂主赵学仿等匠师加入营造学社。


▲单士元与院中老工匠合影


  单士元加入营造学社后,与马辉堂、赵学仿以及设计清代皇家建筑的样式雷后人等诸多匠师成为好友,经常与他们探讨古建营造技艺。据档案记载,马辉堂的先世马天禄在明代营建紫禁城,马德亮在清代建过避暑山庄。马辉堂本人曾参加过颐和园和慈安、慈禧、光绪陵墓的修建。赵学仿祖上从山西迁入京城,元初建窑于宣武门外海王村,后扩增在西山门头沟琉璃村,其家族承造了元明清三代皇家工程所用的各色琉璃瓦件。现在,单士元家中还保存着一份《大木雕作仝行公议》,里面列出了大木作各工种的薪酬。推测这张单子就是当年马辉堂送给单士元做参考的。


▲《大木雕作仝行公议》局部


  1954年,单士元开始担任故宫古建部主任。面对故宫这座年久失修的古代建筑杰作,如何做好保护与修缮呢?故宫没有专门的修缮技术人员,只能请社会上有手艺的工匠来修。工匠之间多是父子、兄弟关系,每天早上结伴而来,当天晚上干完活结账,干得好的,管事的就让第二天再来,这就是清代宫殿维修的惯例。单士元认为,修故宫是门手艺,靠的是师傅口传心授,徒弟的虚心学艺。这种人员流动频繁、管理松散的用工形式不利于故宫的修缮和保护。于是他将京城各大营造厂的管理者和台柱子请来,一起商讨新的办法。


  在单士元的召集下,许多知名匠师带着徒弟们来到故宫,成为每月拿固定工资的工程队工人。这种做法既照顾到故宫维修的需要,又解决了匠师们的谋生问题。从此,故宫就留住了一批手艺高超的工匠,能够自主完成古建修缮中的瓦作、土作、石作、木作、彩画作、油漆作、搭材作、裱糊作等传统技艺。之后,故宫又从复员转业职工中,选拔出一些优秀青年拜老工匠为师学习技艺。几年下来,在单士元的领导下,故宫积蓄了一批匠师,成立了隶属国家的全国第一支传统古建工艺技术工程修缮队伍,不仅能承担宫内的修缮任务,还能作为专家协助兄弟单位开展业务。


  在工作中,单士元关心匠师、尊重匠师、重视人才,在和匠师们共事时还学到不少修缮技艺,至今单老的家中还保存着三四百张记录古建知识的小卡片。每有维修任务时,他就早早赶到单位,仅用一刻钟与同事敲定当天的计划,之后就到施工现场,与工匠们一起工作。


▲单士元先生留下的工作卡片


  1959年重绘太和殿彩画时,他就嘱咐工匠们要做好古建明柱的漆活儿。他说,古建筑中的明柱是脸面活儿,油漆保护层做完后要做到“光照一条线”,就是用光在明柱一侧由下往上顺着柱子照亮,在明柱的表面出现上下一条均匀的光亮直线,而不是粗细不匀的亮线。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操作方法要正确,而且油匠的技术水准要高。实地彩绘时,工地空间狭小,匠师与青工要攀上高高的脚手架,上下一次很麻烦。单士元就登上脚手架亲自查看,甚至给工人送水。


  在冬季天冷室外停工的情况下,单士元就请工程队技术高超的匠师,在室内制作故宫古建模型。他要求模型要有切面,按比例缩小尺寸,但一定要与真建筑一模一样,即必须严丝合缝,所有木结构部件一个也不能缺,同时还要做到长期摆放不变形、不松架。匠师们按要求做成的第一件模型是故宫西北角楼的一角,第二件是钟粹宫正殿歇山殿大木结构的一角,第三件是御花园四柱八角盝顶井亭。至今,故宫西北角楼模型还存放在古建部库房中,完好如初。


  上世纪80年代,单士元经常深入一线,为青年工人指导业务。有一天他转到施工现场,看到几个青工在和水泥、沙子及白灰,可他们将水管儿一开就扎堆玩笑去了。单老见此状,便上前笑着说,你们在搅拌施工用料时可不能粗心大意啊!这就像我们在家里吃芝麻酱面,在调拌酱料时一定得先少放水,待慢慢调匀出香味时,再一点点续水调,这样芝麻酱才能拌均匀。当时这几位小青工还不认识单士元,后来才渐渐与他熟起来,不仅改变了工作中的不当操作,还经常主动到他办公室请教,“拌芝麻酱老头儿”的美名也在院中传开了。


  倡导科学的保护理念和人才培养


  在70余年的古建研究和实践中,单士元形成了自己的保护理念,不少主张超越了前人的思想认识,在当今的文物建筑保护中都颇具意义。


  1957年,单士元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做“北京故宫进行修护保养的状况”的讲话。他说:“明清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总结性杰作,应当在保护原状的原则下设法保养它。因此在修缮工作中就不能单纯从一般工程上考虑。必须采取结合历史文献和慎重保持原状的方法,把工作着重在保养,并不要求将故宫修得焕然一新,将它变为新的故宫。”


  上世纪80年代,担任故宫顾问时,单士元经常对院内维修保护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但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抵触。为此他感慨地说:“我们对古建筑维修保护就像保护老人身体一样,最重保健,若动手术就要慎之又慎。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是‘保健医生’‘护士’不积极想办法,而‘外科医生’太热心啦!”


  1997年单士元在紫禁城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故宫保护不应只是紫禁城池的保护,应是皇城的保护,不仅要保护故宫本体的建筑,还要保护故宫周围的环境,比如护城河与皇城等。这个观点源自1930年故宫首任院长易培基提出的《完整故宫保护方案》,至今都不过时。


  单士元曾说,故宫就像一所大学校。故宫学科是历史学科与多种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研究紫禁城要了解源头,就是要了解历史匠人营国的工程技术,因此要有基本历史观与方法论,要懂得目录版本、技勘、档案、方志学以及文字训诂等国学的专门知识;要懂得法式和工程做法,包括先秦的《考工记》,宋代的《营造法式》,清代的《工程做法》;要懂得建筑哲学与建筑美学的关系,建筑哲学就是美学对建筑的看法,建筑美学是指工艺技术,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与保护故宫。所以,在修缮上要综合加以研究,故宫工程事务不仅是考古工作,更是科学研究工作。


  今天,中国传统古建工艺技术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单士元来说,早在上世纪50年代,他就开始重视古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了。


  1957年,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设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单士元兼任研究员,负责日常工作,将传统工艺技术列为专门研究课题,对老匠师的实践操作进行理论阐发和研讨。


▲单士元先生遗稿(1992年8月)


  1979年,单士元在一次会议讲话中,对当时古建维修队的现状提出看法。他认为,有技术匠师或老或故去,存世者很少,青年人对古建文化认识不足,又不愿意拜师学艺,因此不少古建工程丢掉古代建筑修缮规律,又无统一的操作规程和验收,而主管部门片面追求产值工期,在修古建反而面貌全非,以致出现不修还好,一修则就不是古建筑的怪现象。单士元当年还举故宫一例,故宫修缮午门墩台,曾以小红砖代替大城砖,结果被某外国人拍照。更有琉璃瓦烧造颜色不合格,启用新式砖瓦等等。因此,他主张保护尊重尚在世的匠师,鼓励他们积极发挥作用,认真带徒。对于青年学徒要选择有志者,并为他们创造条件,能从老匠师手中接传技术。


  1980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召开年会,单士元被推选为主任委员。在会上,他特别谈到:“研究古建筑,不将古建筑工艺技术的研究课题包括在内,则理论似趋于空,也不能反映祖国建筑科学的整体性。我们说对历史与理论研究是重要的,对古建工艺技术做一专题研究同样是重要的。一定的建筑艺术形式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工艺才能表现出来,如果只研究建筑艺术造型,而不研究相应的古建工艺技术,将是不全面的。”


  1991年,在接受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采访时,单士元再次呼吁要重视传统古建营造技术传承,要培养合格的技术力量。他说:“积60余年探寻古建学科之路和维修保护故宫古建之经历,我最大感触是在培养古建营造技术与工艺人才方面,在这上面能有续而不失,就是保护了故宫的根本;若失,今不图传统工艺技术或将成为绝响。”


  1992年,单士元向国家文物局呈上报告,建议为在世老古建营造匠师录音、摄像,将他们的技艺永存于世。他在报告中写到:“近数十年来,古建传统工艺技术,已濒后继无人之境。全国解放后,国家重视古建筑保护与维修,每年拨巨款从事保护维修工作。遗憾的是,在近几年中,进行维修工程中,工艺技术多失其真,伤损古建筑结构上科学之功能和传统建筑之艺术性。长此以往,再过若干年,则祖国历史建筑面貌全非。”如今,在单士元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呼吁和倡导下,我国古建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日益得到国家的重视。


▲1991年单士元为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处成立题词


  2020年,紫禁城将迎来肇建600周年,在这座人类建筑杰作的保护历史上,将永远铭刻单士元的名字。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单士元:保护文物就是保护民族文化

行业动态 2020-12-07 狄雅静 0

推荐更多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1-05 0

中国古建筑鸱吻的演变过程

建筑百科 2025-01-01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