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传承与发展

2017-08-18 11:26浙江在线10525


  中国的大运河是人类文明史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人工河流。它凝结了中华先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中国智慧,同时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流动着的中华文化遗产。

  西挽陆上丝绸之路,东接海上丝绸之路——京杭大运河沟通了我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目前已在东南地区形成贯通“一带一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战略格局。

  随着水运复兴,京杭运河的交通优势凸显,京杭运河文化带、经济带整合了京杭运河沿线城市的力量,统筹资源,将有效带动沿河城镇旅游、文化、创意、商贸、休闲、居住等发展。

  她是经济大动脉

  “半天下之财,悉经水路而进”,古时,河运具有运量大、时间快的特点,运输效率比陆路快,所以贯穿南北的京杭运河就好比是现在的“高速公路”。

  千年之后,京杭运河依旧承载着促进两岸沿线城市经济、文化发展重要作用。水运如今依然因为能进行低成本、大批量、远距离的运输而备受重视,而且将迎来新的增长极。

  今日,杭城79%的重点物资依旧从运河而来。崇贤金属港位于杭州城北崇贤新城西、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东岸,于2008年8月9日开港运营,目前年港口吞吐量约600万吨,已占据了杭州地区钢材物流50%左右的份额,充分验证了京杭大运河的航道价值,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

  为了提升京杭运河航道通行能力,更好地保护运河沿岸的文化古迹,2016年12月,京杭运河浙江段三级航道整治工程(京杭运河二通道)正式开工,预计最快2020年建成。

  届时,千吨级货船可直接从山东抵达杭州,杭州将成为浙江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

  据悉,2016年,京杭运河(浙江段)全年货运量1.12亿吨,保持近20年来稳步增长态势,承担着大量的煤炭、木材、粮食、矿建、钢材、水泥等生产生活原料以及化工、集装箱等工业成本运输。

  两千多年来,京杭大运河对我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京杭运河文化带、京杭运河经济带建设的陆续提出,依托“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热点战略,京杭运河这条古代“高速公路”将迎来新的发展“增长极”。


  她是文化的传承

  如果说长城是中华民族挺立的脊梁,大运河就是中华民族流动的血脉,是一条承载着密集文化基因的大动脉。

  江南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等,在大运河的流波中聚汇融通,魅力四射。天津杨柳青年画、沧州铁狮子、吴桥杂技、淮扬菜、扬州八怪、枫桥夜泊,都是大运河储存的文化记忆。

  京杭运河在当时不仅仅促进了经济发展,还承载着文化传递的作用。北方的京剧、南方的越剧,演出戏班大多都是通过水运码头,辗转各地,登台上戏。

  就杭州段的大运河来说,目前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如今,登上古老的拱宸桥,遥想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泛舟运河的盛况;抑或徜徉于拱宸桥西侧的桥西历史街区,领略清朝、民国以来的运河沿线居民的生活,参观大批由近现代工业厂房改造的博物馆区,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扑面而来。

  “如果说西湖像丝绸,那运河就更像棉布,带有更多的生活感和呼吸感。”70后杭州女诗人舒羽出生在杭州桐庐,2012年9月,舒羽发起了首届大运河国际诗歌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六届。

  运河文化在嘉兴的体现更多的是舟船文化,运河因船而生,无论是文献记载,还是考古发现,舟船的历史均比运河悠久。运河由船而发展,纵观运河的发展史,战争和漕运的两大需要是推动运河发展的原动力,而无论是水上战争还是漕运,都离不开船。嘉兴设立的船文化博物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探索舟船以及运河的古老文化内涵。

  京杭大运河在湖州境内流经的距离虽然不是很长,但是运河及其衍生的运河水系对湖州丝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鱼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船文化和仓储、港埠、商业、桑基鱼塘的产生、发展,沿岸村镇群的崛起都起到重要作用,湖州独特的运河文化也由此而生。

  多年来,湖州连续举办了湖笔文化节、丝绸文化节、茶文化节、鱼文化节等运河文化活动,从而扩大了运河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我省正在抓紧推进中国水运史浙江部分的编纂工作和水运工程建设实录工作。

  7月12日至18日,浙江省港航局局长胡旭铭陪同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原副部长徐祖远一行历时7天,赴我省宁波、舟山、嘉兴、湖州、杭州开展水运史和水运工程实录编纂工作调研,并对我省编纂工作进行了指导。


  世遗时代运河的新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围绕着申遗工作,大运河的保护得到沿线城市和民众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进入世遗时代的大运河如何在新起点上再出发?它将担当怎样的新使命,获得怎样的新生?浙江在现代运河的发展以及保护上就做到了示范作用。

  杭州首先带头利用运河发展休闲旅游的理念,随着2008年运河三条“黄金旅游线”的开通,目前年旅客量已达到130万人次左右,成为杭州旅游继西湖、西溪之后的又一张“金名片”。

  运河文化是运河作为核心吸引物的本底,如何加强运河文化的挖掘、物化、具象化,通过多形式使得更多的市民和游客深度认识运河、走近运河很是关键。

  下一步,根据旅游休闲产业规划,杭州市港航局、杭州市规划局等将做好运河区域水上休闲水域的利用,以及码头布局规划的编制,以运河区域的休闲产业开发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杭州港航则整合码头、航道、船舶等各种航区元素,持续开展“美丽+X”系列创建活动,倾情打造“美丽杭州”水上样本,美丽文化席卷全航区。

  同时杭州近年在五水共治工作中,船舶、码头、航道污染治理同时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杭州交通港航部门以“船舶污染防治、港口污染防治、航道疏浚养护、运河主城区水面保洁及三堡引配水、余杭塘河河长制”等五大工作为抓手,加大兵力、加猛火力、加快速度将“五水共治”推向纵深。

  2016年杭州共组织实施了运河水环境治理重点项目49项,累计投资7.8亿元,通过连通钱塘江的三堡船闸和杭嘉湖南排工程引水6.85亿立方米。浙江省实施了河长制,大运河也有省-市-区-街道四级河长,层层管控。大力度治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正在慢慢实现。

  “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悠然流过千载的大运河及其灿烂文明,不只是留存于博物馆、历史遗迹、人们回忆中,而将更加鲜亮地“活”在当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能量。

  千年运河,流向未来!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1
其他更多

敦煌文化遗产的智慧启示

东方文化 2024-11-06 樊锦诗 0

数字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思考

热点新闻 2024-09-03 刘潇阳 0

科技为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

考古发现 2024-07-26 0

推荐更多

根深花繁——源远流长的刺绣发展史

非遗传承 2024-11-24 李宏复 钟高翔 0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