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古建筑营造口诀大解析

2024-08-18 09:39哲匠之家21702

  建筑是地域性和民间性的体现,古建筑尤为突出。很多传统建筑的营造技术就凭借有经验的老工人口传心授,很多“行话”只在师徒之间传承。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行业及地域限制带来的封闭性,各种技术在今天才得以被作为文化遗产留存保护。本次推送选择了部分古建筑名称术语并配图解释,希望能对传统营造技术的科学研究和现代传承有所帮助。


五举拿头


学算房屋非易轻,皆向檐柱径头增。

檐柱一尺金加寸,若问高低按举升。

如有五举加檐柱,以得金柱长短径。

如有排山算山柱,按深一丈三五乘。

得数并在檐柱上,不可不加半椀桁。

问深一丈分几步,五檩四步起脊桁。


  清式建筑大木作举架俗称,即五举步架放在檐步,“头”,即檐头。北京地区的清代建筑,因受官式做法的影响,有很多“小式大作”和“大式小作”(无斗拱)的建筑,逐渐形成了举架做法的规律,五举、六五举、七五举、九举等步架有固定的位置,而五举又是清代建筑的檐步或廊步普遍运用的举架,故称“五举拿头”。



  而“排山”则是在硬山建筑中,贴着山墙的梁架被称为“排山梁架”。排山梁架常使用山柱,山柱由地面直通屋脊并支撑脊檩,将梁架分为两段,使五架梁变为两根双步梁,三架梁变为两根单步梁。


  而所谓“按深一丈三五乘”,则是指分割了两侧梁架的山柱高按进深和举架定高低。如进深一丈二尺,分为四步架,每坡得二步架,每步架深三尺。第一步架按五举(即比例为1/2)计算,得高一尺五寸。第二步架按七举加之,得高二尺一寸。又加平水高六寸,再加檩径三分之一作桁椀,长二寸三分,并檐柱之高八尺,得通长一丈二尺四寸三分。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举架尺度都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蓝本,南方由于和北方的气候条件的不同,屋面举架和北方民居也有不同,南方一些地方将这种设计称为“算水”,在确定屋面坡度时确定中脊高度,这一过程叫“加水”,传统上要符合吉数,如3丈6、4丈6、5丈6等。



冲三翘四


若问檐椽又何算,按步五举二出檐。

要知宽厚不为难,一柱三椽径头翻。

但知如何得飞椽,长随柱子一分然。

得举飞头外加尾,一头三尾果其然。

若是花架与脑椽,不动檐椽与飞椽。

长随步架按举先,五六七八配合然。


  翼角部分的大木施工做法,古代工匠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口诀。冲三翘四法则多用于明清北方官式建筑。是指翼角部分的角梁,按照要求,制作出“冲出”与“起翘”的态势。“冲三”即从平面投影看,其仔角梁梁头的位置,要比正身椽平出长度长三椽径,《清式营造则例》称之为“斜出”。


  “翘四”,即从正面看,仔角梁梁头的上棱线与正身飞椽椽头上皮的距离为四椽径,使其高度翘起,但在施工中这一口诀往往被突破。如清代园林中的亭子起翘就非常高。


  口诀中提到的“一头二尾”或“一头三尾”指屋面飞椽,即把尾部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做成斜面压在檐缘的望板上。


柱高八尺,面宽一丈


如有斗口按口举,丈举平房不同然,

再加柁梁长和短,进深二柱有其然,

要短三四五六架,每步按架五六还,

要得此梁厚与宽,五九柱子加壹肩,

宽从厚里二寸添,如若尺外再加宽,

若知瓜柱长短径,各向步架按举成,

得数将柁宽减去,宽厚随柁柱可成,

柁墩宽定柱贰分,高随步举宽柁同,

若喜坚固加角背,单双亦可配合然。


  角背是明清官式建筑中用来加固瓜柱的构件,作用类似于宋元建筑中的“叉手”。小式建筑没有斗拱,檐柱高一般按照面阔的6/7或8/10。七架梁长度按步架长加两檩径,高按檩径的1.5倍或1.7倍。五架梁高按七架梁的5/6,厚按七架梁高的8/10。三架梁长按两步架数加两檩径,高按五架梁的5/6,厚按七架梁高的8/10。



  脊瓜柱长按三架梁上皮到脊檩中的高度,直径按草瓜柱径(即檐柱径的8/10)。


柱顶


柱顶未定方正,先看金檐柱径,

柱大二分遵法令,厚则以柱为定。

鼓镜柱大分半,高以二寸相应。


  清工部《则例》规定:凡柱顶以柱径加倍定尺寸,如柱径七寸,得柱顶石见方一尺四寸。以见方尺寸折半定厚,得厚七寸。即,柱顶石是柱径的两倍,而柱顶石厚则和柱径相等。



  同时,柱顶石和柱础也不同,北方和南方的柱础也不同,柱础,俗称磉[sǎng]盘,可大致分为覆盆式、覆斗式、鼓式、基座式、复合式(四种形式的组合)等四种,除了实用功能外,还有装饰功能,而柱顶石则作为基础的一部分被埋在地下。


鼓式柱础


埋头


埋头亦要规矩凑,台通除去阶条厚。

净数即是埋头长,宽厚俱照阶条做。

埋头另有名混沌,官家法式细评论;

阶条长宽俱相等,或者回收一二寸;

论高则以台通高,减去阶条不用问。


  清代官式建筑,埋头角柱石按台基之高减去阶条石之厚得长。以阶条石宽定见方。如阶条石宽一尺二寸二分,得埋头角柱石见方一尺二寸二分。


  而象眼则是台基和地面之间踏跺的侧面,在小式建筑中,踏跺直接通向台明,在一些大式建筑尤其是宗教建筑的正殿前,为了举办一些仪式,常常在面阔正中伸出一座平台,叫做月台。


  大式建筑的台明一般有1/5檐柱高,小式建筑有1/5-1/7檐柱高,月台应该比台明矮一阶或“一踩”,即一个阶条石的厚度。而阶条石的长度,则以面阔定长短。如明间面阔一丈,即长一丈。



  需要注意的是,在稍间或尽间这样最外侧的阶条石,为了保护墙体,同时不让屋檐落水侵蚀台基而滴落到“散水”上,阶条石还要加上建筑墀头的宽度,再适当减去回水长度,一般是7分。如稍间阶条长九尺。再加墀头之宽,内减除里进七分。如墀头宽一尺一寸二分,又加金边二寸,得阶条石连好头石通长一丈二寸五分。


  发戗


  江南建筑的翼角起翘称为“发戗”。发戗又分为水戗发戗与嫩戗发戗两种。水戗发戗的角部基本不起翘,仅仅通过戗脊于近屋角处向上反翘,构造简单。


  嫩戗发戗的角部起翘明显,嫩戗斜插于老戗之上形成夹角,构造复杂。其中水戗发戗以苏州拙政园秀绮亭、怡园小沧浪亭为代表,嫩戗发戗以苏州网师园濯缨水阁和拙政园绿漪亭为代表。



  尽管古建筑形式纷繁复杂,但各个部位都有较为固定的比例关系,它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保持统一风格。这不仅是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古人管理和监督建设工程材料和质量的依据。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古建筑营造——有趣的斗栱

建筑百科 2024-06-25 0

推荐更多

根深花繁——源远流长的刺绣发展史

非遗传承 2024-11-24 李宏复 钟高翔 0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