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从唐至清,我国饮茶文化的流变~

2025-05-21 15:31半勺堂14859

  纵观我国从唐至清,每个时期对茶文化影响最大的阶层,各有不同。


  若要简单、形象地表达各时期的饮茶特点,几近唐代僧人茶,宋代仕人茶,明代文人茶,清代平民茶,可以从中大致看出饮茶文化的变化。


唐代僧人茶


  唐代的书法讲究法度,饮茶注重精神之道。


  以茶道鼻祖皎然和茶圣陆羽为代表的阶层,将儒、释、道三种文化融合为茶道精神。为我国茶文化奠定了基础,而且将茶道建立在较高的精神内涵之上。



  唐代的茶事,无论是工艺还是品鉴,都谈不上十分精细,却最得茶之真味。有隐士的高风,有禅者三昧。


采摘知深处,烟霞羡独行。

幽期山寺远,野饭石泉清。

——《送陆鸿渐山人采茶回》皇甫曾


野客偷煎茗,山僧惜净床。

三禅不要问,孤月在中央。

——《方山寺松下泉》章孝标


宋代仕人茶


  宋代是我国茶事活动的鼎盛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制茶工艺精益求精,价比黄金。“然金可有茶不可得”,精美的龙团凤饼意味着权贵与被宠幸。


宋徽宗《文会图》


  制造精良的茶叶往往进贡朝廷,只有皇家和达官显贵才可能获得。宋代还好斗茶,精贵的茶以及好的点茶技艺,需要丰富的物质基础和茶叶获取渠道,使得饮茶之风主要流行于仕人阶层。


明代文人茶


  唐、宋时期好饮茶的人,大多非富即贵。主要是茶叶量少,茶器复杂样式多,没有很好的物质基础几乎不可能享受讲究的饮茶。


  明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活动的繁盛,加之瀹茶法的流行,茶成为文人书斋中的清伴。


  “琴棋书画诗酒茶”,此时的茶,褪去了富贵气,多了一份文人的淡雅和洒脱自适。


文徵明《品茶图》


  明人饮茶,特别注重饮茶环境、人和心境。这时期的茶文化,从重物质,讲仪轨,提升到重精神、法自然、尚天性的高度。


  我国关于茶的书和诗文在明时期是最多的,也体现了当时茶文化发展的蓬勃生机。


  明代的文人茶,在富贵与世俗生活之间,寻得一方洒脱自适的饮茶之境。在茶文化复兴的今天,明代的饮茶方式和淡雅审美,也是最受推崇的。


清代平民茶


  清代延续了前朝的散茶撮泡,且流行盖碗泡茶。一只盖碗既是泡器,同时也是饮器。茶器精简到了极致,泡茶几乎没有太多程序可言。


  清代的茶叶产量惊人,制茶工艺多样化,我国六大茶类经过千百年发展,到清代已经全部齐全。


  人们对茶叶的选择多样化,各地出产的茶叶,因地制宜,采用适合当地品种的制法,出现了大量的优质名茶。



  茶业的发展,促进了饮茶风尚的传播。茶走进寻常百姓家,形成“柴米油盐酱醋茶”。大众化的饮茶,多了份生活的气息,却也少了些诗情画意的雅致。


  清代饮茶注重礼仪习俗,比如“客来敬茶”“茶礼”“请茶”“讲茶”这些社交中,茶成为“礼”的媒介。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800多年前宋人的饮茶文化

茶道 2023-04-06 高健 0

推荐更多

从茶马古道看古代物流智慧

历史解说 2025-05-22 0

认识100个经典古建筑构件

建筑百科 2025-05-20 0

中国古建筑上的装饰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5-19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