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井既是古人尊崇天体万物的象征,也是对传承几千年的图腾文化的追溯,同时也是对神不可侵犯和不可触的一种敬畏,现实中它更是木构架建筑装饰不可缺的重要构件。藻井这一器物背后所蕴含的文化诱因以及所交融的中华传统思想,更为中国古代建筑增添了无穷的意味。
其实从早期的藻井装饰中可以看出,人们构建藻井这种建筑构件主要是用来防火的。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藻井不仅被用来防火,更是被作为一种艺术性的装饰,并且一直受到历代工匠的重视。
藻井这种木构架建筑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其自身的结构要素与特征,其结构与装饰的完美融合才能呈现出浑然一体的和谐效果。例如北京祈年殿,其建筑基架就是一个二维的环圆形,祈年殿的藻井造型则采用了与之相符合的放射性的圆形结构藻井,使藻井在整个建筑中具有整体感,似一朵悄然待放的花朵。它既满足了我们对于装饰空间统一的要求,又凸显出建筑本身所象征的神圣意义。
建筑建造者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藻井的规模。普通官宦家的藻井面积或许只有馒头般大小,甚至没有这种装饰构件;而代表权威的宫殿、神与万物的寺庙道观等建筑中的藻井,不仅在建筑规模上要求宏伟庄严,而且细部构件精雕细刻,甚至配有各式各样的图案纹样等装饰,可谓气派非凡,富丽堂皇。
明朝中期,随着经济的空前发展,其建筑空间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明代藻井建筑构件不仅在建筑规模上得到空前的发展,而且建筑构造形式上由繁而简。明代运用明镜这一装饰物来呈现藻井这一大视觉效果。清朝以后,明镜则完全为蟠龙所取代。因此,清代的藻井也被称为“龙井”。
藻井是中国封建等级象征的标志,所以并不是任何建筑都可以拥有藻井这一构件。藻井主要在地位尊贵的皇家宫殿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中使用,现存的藻井主要分布在皇家宫殿、敕建敕封的寺庙中,其构建的存在象征着封建社会等级尊卑。
自古以来,古人都将自然和自然现象视为神来看待,对其都怀着敬畏之心并加以崇拜,所以古代先哲提倡“天人合一”“天圆地方”。这是封建时期的人们对这种宇宙观以及天体万物的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人们把对天体万物的敬畏和崇拜之情寄托在室内建筑的天穹,表达自己虔诚的信念,所以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出现了“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建筑内部装饰—藻井。
每一种建筑形式都是一种文化的体现,藻井作为中国古建筑内部的重要装饰构件,也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1.尊天。封建王朝都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须以农业为本,但天地所带来的种种现象令人担忧。古人都怀着敬畏的感情,将天地尊为万物之本,对天地的尊崇也明确地体现在建筑上。从明朝开始,北京城兴建了一批用于祭祀天地的场所,使得“尊天亲地”的原始宗教情感随着这些建筑保留至今。藻井是天体的象征,藻井中经常绘有龙凤纹的装饰纹样,人们想要通过藻井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与对神灵的信奉,这也充分表明了古人将天地视为万物之源。
《易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天地”是儒家文化的逻辑原点,是儒家之“礼”的根本。而“藻井”作为“天”的象征,在为人们与天交流提供载体的同时,藻井位于室内高耸的位置,也给人以心灵的震慑,提醒人们对天要保持敬畏的心。
2.隆君。儒学讲求礼治秩序,强调王权重威。君王拥有至高的权威,尊崇权威,服从权威,是基本的政治伦理,然而皇帝树立权威除了靠自身的能力和修养以外,还需要外部的东西来强调其位高权重。藻井代表的是等级的象征,是无上的权威,所以一般只能用于宫殿及寺庙当中,带有龙凤纹装饰纹样的藻井更是皇家建筑中的标配。这也足以证明一般的普通百姓家中的建筑不会出现藻井这种装饰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