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成语典故】“洛阳纸贵”——丑男作家的逆袭之路

2018-09-30 13:04古建中国17794古建中国

  洛阳,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及隋唐时期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


  “洛阳纸贵”相信大家都听过吧,那么,洛阳的纸到底多贵?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它的历史典故。



洛阳纸贵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


  原指洛阳之纸,一时求多于供,货缺而贵。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这是一个关于西晋太康年间,有名的文学家左思的故事。


左思


  左思(约250~305)字泰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左思出生寒微,其父左熹,字彦雍,起于小吏,曾任武帝朝殿中侍御史、太原相、弋阳太守等。


  幼年丧母,父亲疼爱他,没有严格要求他的学业。小时候的他,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


  “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知识面儿和分析理解能力,都不如我少年时代的水平,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


洛阳纸贵


  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左思看到听到了,受到激励,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于是他开始发愤苦学,博览群书。


  左思相貌丑陋,口齿笨拙,不喜欢与人交游,整天躲在家里读书创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


  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


  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然而,当左思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看时,却受到了讥讽。


陆机画像

陆机画像


  当时一位著名文学家陆机也曾起过写《三都赋》的念头,他听说名不见经传的左思写《三都赋》,就挖苦道:“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竟想超过班固、张衡,太自不量力了!”


  他还给弟弟陆云写信说:“京城里有位狂妄的家伙写《三都赋》,我看他写成的东西只配给我用来盖酒坛子!”


  左思的《三都赋》在文学界品评时,那些文人们一见作者是位无名小卒,就根本不予细看,摇头摆手,说得一无是处。


  左思不甘心自己的心血遭到埋没,找到了司空张华。


司空张华


  张华先是逐句阅读了《三都赋》,然后细问了左思的创作动机和经过,当他再回头来体察句子中的含义和韵味时,不由得为文中的句子深深感动了。他越读越爱,到后来竟不忍释手了。


  他称赞道:“文章非常好!那些世俗文人只重名气不重文章,他们的话是不值一提的。皇甫谧先生很有名气,而且为人正直,让我和他一起把你的文章推荐给世人!”


  皇甫谧看过《三都赋》以后也是感慨万千,他对文章予以高度评价,并且欣然提笔为这篇文章写了序言。


  他还请来著作郎张载为《三都赋》中人魏都赋做注,请朱中书郎刘逵为蜀都赋和吴都赋做注。


  刘逵在说明中说道:“世人常常重视古代人东西,而轻视新事物、新成就,这就是《三都赋》开始不传于世人原因啊!”


洛阳纸贵


  在名人作序推荐下,《三都赋》很快风靡了京都,懂得文学之人无一不对它称赞不已。


  甚至以前讥笑左思之人--陆机听说后,也细细阅读一番,他点头称是,他断定若自己再写《三都赋》决不会超过左思,便停笔不写了。


  同是一篇文章,有人将它贬得一钱不值,有人使之名噪一时。这其中当然有鉴别力高低的区别,可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人们是否重视新生力量,能不能慧眼识英才的问题。


洛阳纸贵


  左思写成《三都赋》历经曲折才得到重视的,没有伯乐识才,也许便成为一堆废纸,不得流传。


  由于都城洛阳权贵之家,皆争相传抄《三都赋》,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为此而贵。


  从此,丑男作家终于一鸣惊人,扬眉吐气了,名士们也乐意与左思交往了。


  除了陆机兄弟,还有才华像江河一样的美男子潘安,有闻鸡起舞的刘琨,有既有才又有钱的石崇等等,他们被称为“二十四友”。左思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再也没有人瞧不起他了。


洛阳纸贵


  在两晋偏重形式主义的年代里,只有左思一人,独标异帜,出现于当时的诗坛,实有卓尔不群的气概。他现存的作品虽不多,但大都富于讽谕寄托,具有建安、正始的风骨和传统。


  “纸贵”,只是个现象,贵在它的文化精髓和底蕴,这才是其作为汉语固定词组的真正内涵意义。


  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想获得成功,就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只有凭借勇气和信心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拥有坚持不懈的决心,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青藏碉房——中华民族传统住宅

建筑百科 2025-04-17 0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建筑百科 2025-04-16 0

故宫古建筑中的琉璃烧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5-04-16 周乾 0

中国古建筑之太和殿脊兽

建筑百科 2025-04-15 0

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4-14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