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建筑文化︱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与周易哲学

2018-09-03 10:0219051

  《周易》在战国时融合了阴阳学说,两汉时又接纳了五行学说,但其核心是儒家思想的传统。《周易》这种以儒学为核心思想的玄儒二重性一方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以礼制制度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和建筑实践的主流;另一方面其唯心主义的玄学思想则成为以神学为基础的堪舆学、风水术的滥觞。


  《周易》的六十四卦体系包含了象、数、理、占四大要素。象,是指卦象的符号系统;数,是指卦的运数系统;理,是指易卦的原理与意蕴,包含于卦象、运数与卦爻辞中;占,是指易卦的筮法系统,以占验人事吉凶。以八卦的象、数、理体现为一个《易经》的世界图式,是这个系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即像阴阳五行家那样把八卦分配与四方、四时,而形成一种空间和时间一体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时空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法天象地设计构思的理论依据;法天地象也因此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模式。


《周易》


  卦象与古代建筑


  《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著名的《周易》取象制器说中有关建筑的卦象有二则:


  (一)《大壮》讲的是地上建筑。《周易·系辞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清代陈梦雷在《周易浅述》中释大壮卦说:“栋,屋脊,承而上者;宇,椽也,垂而下者,故曰上栋下宇。风雨动于上,栋宇覆于下,雷天之象,又取壮固之意。”人居屋内可避风雨,又下乾为“健”,上震为“动”,犹如风雨动于上,而宫室壮于下,卦象下面乾卦的三个阳爻,形象地表示了层层相叠的夯上台,上边《大壮》九四的阳爻则可以看作为是房屋的基座,再上面六五、上六两个阴爻则很形象地描绘出中间空虚,可作使用的建筑本体,整个卦象似乎是商周时期高台建筑的形象符号。


  (二)《大过》讲的是坟墓棺椁。“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巽卦最下边是一个阴爻(初六),阴爻中间虚空,似乎很形象地表明了处于地下墓穴中的棺椁墓室。其上的两个阳爻(九二、九三)则可视为墓室厚实的围壁和室壁上的封土上方兑卦的形象和巽卦正好对称,其最下的一个阳爻可以看作高出地面的封土堆,再上的一个阳爻则是土丘上祭祀建筑的台基,而上六的阴爻就是祭词建筑室内空间的形象符号。根据考古发掘,建筑史家确证,商周的贵族陵墓,地面上常保留有建筑的遗迹,这便是以后祠堂的发端形式。


  (三)《观》卦上卦为巽,下卦为坤。坤为地,巽为风一一和惠怡人的天风在广裹的大地上阵阵吹拂,天恩浩荡,万物遍受恩泽,这就是《观》卦所要表达的象意。《周易·观卦.象辞》有“中正以观天下。观盟而不荐,有孚顺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是故古人谓“《观》为宗庙之象”,《观》卦与祭祀建筑有着紧密的联系。《尔雅.释宫》注“观谓之阙”。“‘锥门之旁为阙,又名观”。这些都说明《周易》卦象与建筑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古代建筑


  易数与古代建筑


  数量之“数”,在哲学上有不同的解释。从易数来讲,是以蔷草之数来说明事物现象的生成变化。《周易·系辞上传》:“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学中的象数,有着极为丰富的哲学内涵。它作为一种隐喻、象征的工具和手段,在中国传统建筑,尤其在宫廷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与体现。其中,以三(三极)、九(用九)的运用,最为突出。


  (一)六爻之动,三极之道在《周易》中“三”是象征天、地、人“三才之道”或“三极之道”的一个数字。在三画卦中,下面一爻为地交,中间一爻为人爻,上面一爻为天爻。在六画卦中,下面初、二两爻是地爻,中间三、四两爻是人爻,上面五、上两爻是天爻。此所谓“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象辞上传》)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包含着三极之道。中国传统的宅院建筑之最高规格,为左、中、右“三路”之制。如明清时期的北京紫禁城,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等。北京紫禁城内,前朝、内廷的主要建筑均为“三”大宫殿。以太和殿为主的三大殿之基座(又称须弥座),分为上、中、下“二”层或“三”重,又称“三台”。而且,每一层的台阶数,也都与“三”有关;“下重级二十有三,中上二重级各九”;乾清门“中三陛,三出各九级”。在最高级别的礼制建筑即“天坛”中,祈年殿屋顶为“三”重檐形式,基座呈“三”层。


  (二)乾元用九,乃见天则乾卦,乾上,乾下,六爻皆阳。在行莁的时候,若所得之数全是九,由于九是变爻,乾卦就要变为坤卦。六爻都是九,谓之“天德”,即至纯、至萃、至精之德。乾卦六爻全部用九而不用七,谓之“用九”。这时候,乾卦处于乾坤转变的关键时刻,不可为首。人处在这种时候,亦当顺其自然,遵守三极之道,不可枉自为首。《乾》用九曰:“见群龙无首,吉。”《象辞上传》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乾·文言》日:“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乾元”不是指的某一天,而是包括乾卦六爻在内。故而称“天下治”,即天下大治。“用九”,是说应当善于运用阳刚变化之客观法则,即要刚柔相济,宽猛相济;掌握并运用了“用九”的法则,方可做到天下大治、天下太平。西周关于建筑的等级规定是社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周易》以“九”为阳数之最,“九”成为礼制等级中最高的一等,形成由“九”逐一向下奇数递减的礼制系统,对城市规划、宫室建筑就有更详细具体的限制。


古代建筑


  阴阳合德与中国建筑


  《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系辞下》说:“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这些都是贯穿《周易》的主要哲学思想。以此朴素辩证法来审视艺术,就要既有阴柔阳刚美的侧重,还要两者和谐,所以传统艺术唯有含刚蕴柔,寓刚于柔,方算妙品。世界上一切事物及其变化均可纳人到阴阳两种势力的对立统一之中,包括有关建筑方面的构图观念和形象特征也不例外。


  (一)平面布局先秦两汉的建筑风格亦比较侧重于阳刚壮美的表现,其形象追求的是“宽大崇高”,其细部追求的是“错采镂金”,就是与正规建筑互补,理应表现出阴柔秀美的园林,也追求景多景全,园中高台林立,奇卉珍禽毕呈。从阴阳合德刚柔相济的审美观念来看,此时的建筑艺术是稚气的,过分显露的,是对外在世界一种较为粗拙的、物质的把握。历史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动乱的社会政治使大批士人自觉地与现实社会保持着距离,谈玄之风兴起,并尊《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流风所及,也给两汉以来较为正统沉闷的艺术理论注人了新的生气,反映在建筑上,朴素,雅洁,宁静自然的村居园林发展很快,作为对广殿高楼的补充,它们妥帖地表现了秀丽、自然的阴柔之美。


  在布局设计和环境意识上,中国古建筑表现了较强的阴阳合德的观念。“庭院深深深几许”。南唐诗人冯延巳的这一名句,常常被用来形容中国传统建筑的延绵无尽。庭院一般是指前后建筑与两边廊房或墙相围成的一块空间,这里建筑的实主阳,庭院为虚,主阴,这一虚一实组合而成的“前庭”和“后院”,按中轴线有序连续的推进,大大增强了传统建筑阴阳合德的艺术魅力。


  (二)立面造型中国建筑的立面造型十分注重阴阳虚实的相映互补。传统建筑的基本立面构图是三段式的,底部为台座或台基,中段为柱子加出挑屋檐的斗拱,顶段便是颇有民族特色的大屋顶。这一形象本身就表现出虚实有规律的变化。台基实体一块为阳,柱子加斗拱较虚透细巧为阴,大屋顶庞大如盖又为阳,而这三部分又各有阴阳变化。


  台基虽实,但常选用白青灰等浅色石砌。如重要建筑台基较高,则往往分成数层,并围上雕刻精细的拱杆(如天坛祈年殿,太和殿的汉白玉台基),以避免其外观过实而使阳中蕴阴,柱子虽然较虚透,但其刚直有力擎托起大屋顶,且常漆成红色.斗拱亦作牛腿挑梁形,使其虚中带实,阴中有阳刚之气。


  我国古建筑的屋顶是微微向上反曲的,形成十分柔和、好看的凹曲线。屋角也经过特殊的艺术处理—夸张地向外卷起,形成优美的飞檐翘角,这样,尽管硕大的屋顶主要表现出阳刚之美,但它那非几何性颇具内收感的造型,又带有飞动,轻巧,跳跃等阴柔美的特征,达到了以阳带阴,虚实结合的和谐统一。


古代建筑


  周易风水之说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与周易仅仅结合在了一起,或许有些人会认为这是属于封建迷信,并没有科学依据,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说,存在即合理。风水学说在某一方面确实是古人不够科学理性的体现所在,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易学哲学思想对中国建筑形式的深刻影响,正是这众多思想文化糅杂在一起才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建筑文化风貌,才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拥有了不同与其他国家的风景。


  对于这门影响了我国数千年的古老文化,我们必须带着审视的眼光去看待它,不可一概否定。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风水学说在建筑环境以及建筑美学方面还是有着深刻巨大的影响,对我国古代建筑文化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今的我们更要学会去糟取精,站在当代社会的角度下重新看待古代建筑文化,创造属于中国现代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周易》中的中国建筑学

建筑百科 2023-09-12 0

浅谈《周易》与儒教思想

东方文化 2023-09-04 0

安阳羑里城——《周易》八卦发源地

建筑百科 2020-03-10 半夏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