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端午时节话药俗,应对有法防疫疠

2018-06-16 09:55深圳特区报10596
  端午时节。气候炽热,暑毒盛行,各种疾病进入高发时节,从战国年代起,古人视五月五日为“毒月”、“恶月”、“恶日”,为除毒、辟恶、祛邪,采百草,沐药浴、饮药酒、食药膳,以应对天然季节改变繁殖的的疫疠之扰。

  一、采百草

  端午时,各种草药长成而未老,正是采药的最佳良机,所采草药药性好,效果佳,千百年来,深受民间喜爱,从南北朝起,许多当地挑选端午节鸡未鸣外出采药,以防疾病。南朝粱人宗懍《荆楚岁时记》:“是日竟采杂药,《夏小正》:此日蓄药,以除毒气”。又说:“五月五日鸡未鸣时采艾”。“又有斗百草之戏”。那时每当端午节,鸡未鸣,人们外出争相采摘药草,聚积中草药,以防病保健。

  到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屡次重申采药的时刻、产地的重要性,他说“夫药采纳,不知时刻,不以阴干暴干,虽有药名,与朽木不殊”。端午采药成为时髦活动。韩鄂《岁华纪丽》:端午日“结庐蓄药,斗百草”。所谓“斗百草”:是端午节采药人以百草为比赛目标,或斗百草的药性,或斗百草的产地,或斗百草的真伪……是一种饶有兴味的辨别中草药的常识比赛。斗百草就必须具有能眼观、手摸、鼻闻、口尝等等简单易行的辨认百草的才能,不然就无法“斗”。明显斗百草是端午采药之俗勃兴的产品,也是遍及、进步、辨别中草药、促进中草药工作开展的重要办法。

  端午采药之俗到了明清年代,中午采药,粲然大备,民俗以为午日午时,太阳最烈,这时百草都是药,称为“草头方”。这一民俗事象在当地志中多有记载。明弘治《太仓州志》“午时收百草为药”。

  五月是毒月,古人有五月捉蟾蜍之俗,以毒攻毒,变毒为药的才智。各地于端午节,特别留意捉蟾蜍来制药。蟾蜍为五毒之一,身上毒汁自古就可入药,蟾蜍皮肤疣内分泌的白汁,称为蟾酥,具有清热、消炎、解毒的成效。捉蟾蜍,有的区域是为取蟾酥;在更多当地,是将块墨填入蟾蜍口中,组成效果更好的消肿止痛药。如河北枣强等地,这日捉蛤蟆,作治天花毒疮的用药。

  端午采药之俗时至今日,陕西、山西、山东等区域仍然盛行。陕西汉中、安康区域,于五月初五这天,一大早东方发白,家家户户上山收集菖蒲、艾叶、夏枯草、金银花、土黄连、香菇、柴胡、贯中等,作夏日饮料。并将艾叶、菖蒲挂房门口,以防病疫。汉阴县人,把端阳节看成是一个“驱毒避邪”的节日。

  端午采百草是良风美俗,早已走出国门,朝鲜在午时采益母草,狶蔹草“晒为药用”。日本将端午采药称“药狩”。越南端午采百草治外感,阴虚之病。

  端午节采百草,能够组成药丸,亦可熬成药膏,或熬水沐浴,或入酒,或与主食配成药膳,这是几千年来卓有成效的防疫保健办法。

  二、沐药浴

  早在先秦年代,当五月盛夏百虫繁殖、疾病盛行之时,人们煮兰汤沐浴以祛病除灾。所以端午节又有“浴兰节”之名。《大戴礼记》云:“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也”。屈原在《楚辞·九歌·云中君》说:“浴兰汤兮沐芳”。意思是用兰煎水沐浴。

  成书于西汉,托名神农氏的《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兰入药,四五月采,辟不祥,故齐(斋)以事大神也。”在端午这一日用兰汤沐浴,祛除不祥,祛病防身。可见汉代人对兰汤沐浴风俗十分重视了。唐代药浴之风大兴。韩鄂《岁华纪丽》:端午时节为“浴兰之月。”

  明清年代端午节除兰汤沐浴外,还有采菖蒲、艾草,当即烧水洗澡。《帝京岁时记胜》载:“端阳日,蒲艾曝干存贮,用以沐浴,兼洗冻疮。”其时人们就在端午采艾叶、菖蒲、金银花等煎水沐浴。甘肃静宁、礼县、陕西镇巴等区域风俗,端午采百草熬热水沐浴以去疮毒。陕西汉中、安康区域端午节清晨家家忙采百草,晚上用艾叶、菖蒲、花椒、千里光、蒜皮等熬药水,为孩子洗澡,以此驱邪消毒,防病、健身。湖南民间有“洗端午澡”之习,民谚:“洗了端午澡,一年身上好”。每当端午节,采百草,或买草药如艾叶,菖蒲、大蒜、金银花,车前草、鱼腥草等药用植物,熬水洗澡,即为“洗端午澡”,能够清热解毒。贵州区域端午风俗,清晨男女老幼去户外游玩,中午,手抱花草,晚上回家将花草放入水中煮开洗澡,老人称“游百病”或“洗百病”,不洗一年到头不吉祥。

  沐药浴之俗,至今未泯,药浴已成为遍布城乡的新兴产业,方兴未已,远景宽广。

  三、饮药酒

  端午节饮菖蒲酒、雄黄酒以辟瘟去毒。《汉书》载:酒为“百药之长”。端午节饮用菖蒲酒之俗,大约始于南北朝,因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饮菖蒲酒能辟恶祛毒。菖蒲简称“菖”,亦名白菖、泥菖蒲,有香气,可入药,它是生长在山涧泉水旁的一种名贵药?材,具有开窍、活血、理气、散风和祛湿等功能。以菖蒲为药料,入黄酒浸泡而成菖蒲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说道:“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

  因此,端午节饮用菖蒲酒的风俗,代代相传。明代端午节饮用雄黄酒。雄黄是矿藏,含有三流化砷成分与酒混组成雄黄酒。《本草纲目》谓:“雄黄性味辛温,有毒,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祛痰成效”。因此,纯用雄黄酒有毒性,多作为外用杀菌消毒。《帝京岁时纪胜》介绍了雄黄酒的制法和用法:“(端午节)午前,细切蒲根,伴以雄黄,曝而漫酒,饮余则涂改儿童面颊耳鼻,并挥洒床帐间,以辟毒虫。”可见端午节饮用的雄黄酒,是以雄黄和蒲根一同浸泡的。别的,《燕京岁时记》介绍了雄黄酒的另一种制法:“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晒之。用涂小儿额及鼻耳间,以避毒物。”这主要是外用,而不是药用。

  饮药酒之俗千古撒播,在闽西长汀,端午时每家都用米酒调一点雄黄,制成雄黄酒,全家老少都标志性地稍饮一点。姑苏一带过端午有“晒雄黄酒”之俗,五月初一至初五,每天在太阳下晒一晒,然后端午时饮用。全国各地谚语有 “喝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端午喝雄黄,四季不生疱和疮”、“端午节,雄黄泡酒五毒灭”等许多说法,可知此俗信在民间根深柢固。

  四、食药膳

  端午节又一风俗是食药膳。

  药膳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前史。远古时就有神农氏尝百草,一辨药食性味的传说。我国最早的中药经典《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药膳食材的记载。进入唐代,药膳开展为专门学科,孟诜的《食疗本草》应运而生,不仅是我国现存的食疗专著,也是国际最早的食疗专著,孟诜被誉为国际食疗的开山祖师。 古代端午节药膳有三:首先是药粽。端午节的季节食物是粽子,从魏晋年代开端在粽子里增加必定的药物,以防病保健。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所记制造粽子的方法,除包裹禽肉、板栗、红枣、赤豆之外,还增加各种果实、草药做成各种形状。《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五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名日角黍,相遗,俗作粽。或加之以枣、或以糖。”唐宋年代又加松、栗、胡桃、姜、桂、麝香之类。

  其次摄生药膳。生命的价值贵于千金。健康日子,应留意食疗摄生,正如孙思邈《千金方》中所说:“凡欲治疗,先以食疗”,吃药膳。药膳是天然界赋予人类的最夸姣礼物,是古人最好的防疫站。中医界有“药食同源”、“寓医于食”,“同病异食”、“异病同食”之说。天然环境不同,防止的病症各异,所补的药草,因人因时量体裁衣,如四川会理地处川南,端午药膳的食材是牛蒡根、牛口刺、沙参、火腿、骨头汤等,以清热解毒为主。而西北高原区域端午药膳重金银花、大蒜、枸杞、银耳等以生津润燥,防止疾病。陕南镇巴县端午节风俗吃大蒜,民间以为端午蒜,味美质高,去毒力强,每当端午节家家吃大蒜,贮大蒜成风。

  值得关注的是滇西北摩梭人也有端午吃药膳之俗。从五月初四起,家家采菖蒲、车前草、薄荷等,之后将其切碎,与腊肉、鲜肉或鱼肉、鸡肉熬成药汤。次日晨祭祀诸神祖后,全家同喝药汤、药酒,他们以为端午喝了药肉汤,有病看病,无病可防。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宋代饮食——穿越点菜指南

药食医养 2024-08-27 0

中医药文化大IP时代的来临

药食医养 2024-07-18 王朝杰 0

古代10大著名中医的治病之道

药食医养 2024-07-03 0

中医重器——中国古代医疗器具之美

药食医养 2024-06-20 甄雪燕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