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戏曲艺术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18-01-18 10:45中国艺术报9919高红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戏曲艺术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习俗是戏曲艺术的源泉和宝藏,蕴含着一方水土人们所共有的情怀,其中有着中华文脉的深深烙印和文化基因。随着戏曲艺术的繁荣发展,一批经典保留剧目浸润了人们的心灵,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以晋剧《富贵图》为例,自从1989年上演,连演了28年,演出了2000余场,代代传承,跨时代温暖了多少观众,是以什么样的文化品质去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深深的启迪。

  一、传统是戏曲艺术的深厚底蕴。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浩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不乏生动的故事,是戏曲艺术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所在。晋剧《富贵图》是上世纪80年代末由曲润海根据传统剧目《少华山》和古本《双莲配》改编而成,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迂回曲折、才子配佳人的爱情故事。唐代新野县令臧昂强抢民女尹碧莲成婚,碧莲在路经少华山途中又被山大王袁龙劫下。为救碧莲,书生倪俊假意与她成亲,离别之际互赠图留念。碧莲痴心一片,去倪家认母遭拒,回乡苦度岁月。次年倪俊得中,四处找寻碧莲,两人终成眷属。编剧曲润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对地方戏曲更是熟悉,对剧种剧目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和超前的创作意识。他谈及改编心得时说,要做到两个“一定”:一定要了解原本,认准精华和糟粕;一定要有新的完整构思,既要尊重前人成果,又要有所创造。基于此,《富贵图》的改编结合了时代背景,吸取了传统精华,剧情设置符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憧憬,从而更好地满足了当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传承是经典剧目的留传根本。戏曲艺术的传承,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还有剧种、剧目、戏曲精神的代代传承。《富贵图》成为山西省晋剧院每个台口必演的经典保留剧目,首先是演员精湛的演技传承了《富贵图》。该剧导演温明轩、作曲刘和仁将戏和曲的精华元素都用在这部戏里,可以说是戏、曲经典的浓缩。一导一曲,使得《富贵图》立体生动起来。历经28年,始终如初,剧中舞台表演和音乐范式被很好地传承下来。《富贵图》从救女、烤火、赠图、认母、合图几个场次来演绎。该剧的第一代表演,把“戏”做得很足的是“烤火”那场碧莲和倪俊的对手戏。碧莲(王晓萍扮演,冀派传人)每个眼神每个细节都表演得出神入化、拿捏有度,让观众心领神会。倪俊(张智扮演,郭派传人)面对碧莲的深情,他虽有觉察,但装聋装傻,种种情感全凭表演来支撑,真正体现了“戏”的张力。“认母”一场里,倪母(陈转英扮演,王派传人)的一大段平板唱腔“三月里春风暖万物欣荣,梨花白桃花红杨柳青青”,把晋剧唱腔的味儿唱了出来,如山西老陈醋般,还未喝味已入心脾、沁入脑海,观众百听不厌,成了流传最广的经典唱段。

  此外,《富贵图》的传承还体现在培养了一批演员。剧中人行当齐全,个性鲜明。无论是王晓萍、张智、陈红、陈转英,还是杜玉丰、栗桂莲、苗洁,或者是现在的一些青年演员,他们都传承了老一辈晋剧艺术家的艺术精华,形神兼备,在“戏”上下足了功夫。一招一式坚守如一,使之味儿醇根儿正。陈红被戏称这部戏的“老丫鬟”。从1989年排练伊始,她就扮演丫鬟秋香,直到现在还在演出。其表演既稳重舒展大气,又靓丽活泼流畅,兼冀萍的风范,容田桂兰的台风,有着鲜明的艺术色彩和人物形象,人送称号“最佳丫鬟”。很难说是演员成就剧目,还是剧目成就演员,剧目和演员始终是互相促进、相互映衬的。

  第三,《富贵图》使剧院良好的传承模式得到发扬。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文艺队伍建设,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名家大师,培育一大批高水平创作人才。老一辈晋剧艺术家牛桂英、郭凤英、冀萍、田桂兰、王爱爱等注重传承,因戏结缘,采用师承模式培养了王晓萍、张智、陈红、陈转英、苗洁等数名青衣小旦和生角演员。28年来,这些后生继承老一辈艺术家壮志,坚持在演出第一线,成为剧院承上启下的骨干力量。而且,这种传承生生不息,后继有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戏曲艺术扶持力度加大。2016年,“晋剧《富贵图》青年表演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开班,项目学员将《富贵图》完整全面地继承下来。新鲜血液的不断补充,使这部优秀保留剧目有了新意,焕发着青春的光彩。

  三、弘扬是戏曲精神的初心坚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戏曲艺术工作者的初心和执著坚守,更是一种戏曲精神。《富贵图》不仅在山西演出,京、津、沪、陕、滇、川、湘、冀和内蒙古等地都留下了它的足迹,影响广泛,深受好评,开启了划时代的演出市场。看戏,是农耕文明的一种习俗,是民众在农忙之后消遣、秋收之后庆祝、重大节日庆典和庙会祭祀的重要娱乐活动。如今,在农村,每逢庙会、农贸交易会等,当地都会请剧团去助兴演出。拿山西各地来讲,是月月有庙会、会会有演出。《富贵图》几乎是必点剧目,深受民众喜爱。进入21世纪,现代城市的大剧院、演出中心等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常年走村串户的《富贵图》,也成为城市舞台的常客。而且,随着演出市场的不断拓宽,《富贵图》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各剧种都想移植演出。曲润海经过反复锤炼,先后推出了蒲剧、晋剧、黄梅戏、昆曲、京剧等多个版本。跨剧种、跨地区、广为流传,使晋剧《富贵图》入选新中国百种戏种名录,国外喜爱戏曲的友人学唱晋剧也绕不开它。

  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展望未来,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戏曲艺术迎来了时代机遇。《富贵图》成为经典保留剧目,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更有时代性。当初的主创人员没有想到该剧会连演28年,只是用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深入生活,扎根基层,默默耕耘。

  新时代、新使命、新思想、新征程。繁荣发展戏曲艺术,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去感化人、教育人和引导人,全面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戏曲工作者用心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赋予时代精神。戏曲工作者若能站在地方群众的角度去创造戏曲,定会令地方群众产生共鸣使得作品在地方流传。而与时代精神的结合则是作品是否能抛开地域限制流传的关键。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戏曲工作者若能把当时的时代烙印和当下的时代精神相结合,那么作品不仅能够流传一时一地,更是具有内在的生命力,能跨越时空,在自我修复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a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1
其他更多

古代书籍的3500余年进化史

东方文化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十二生肖——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19 十约日志 0

推荐更多

根深花繁——源远流长的刺绣发展史

非遗传承 2024-11-24 李宏复 钟高翔 0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