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出现至今有长达3500余年的历史,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和知识传播的工具。
刻字阶段
在发明造纸术前,我们的祖先会把需要记录的事情刻在方便携带的龟甲兽骨上。这些刻着“甲骨文”的甲骨距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原始的书籍雏形。
到了商朝时期,青铜器成为了记录历史的重要器具,这种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这些青铜器上的文字是研究先秦历史最珍贵的资料,也是研究殷商、西周、春秋和战国的主要资料。
简牍阶段
殷商时期,人们开始将文字刻在竹简上,并且将这些编串在一起的多根竹简称为“策”或“册”,这就是简册书籍。竹制的就是“简”,木质的就是“牍”。竹简因在制作过程中经过蒸煮与火烤,因此不易变形,也不易被虫蛀。
帛书阶段
周朝时期,古人追求轻便,将昂贵的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并称之为帛书。但是这种方式成本比较高昂,所以只有贵族才能用来记录重大的事件和祭祀。
在制作帛书的过程中,古人还摸索出了纸张的制作方法。古人用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帛。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方絮。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书卷阶段
继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的三百多年间,造纸术都在不断改进,直到东晋末年,纸张才彻底取代竹木简,成为了当时书籍的主要材料。此时书本的样子依旧沿用了简牍阶段的样式,是一层层卷起来的,想要阅读文章末尾的文字,就需要展开整张纸卷,非常麻烦。
装订成册
为了方便翻阅,人们又想到将书折叠起来,不再制成卷轴,而是像拉开活页一样打开书籍。也就是电视剧中常见的皇帝批阅的折子的样式。
在隋唐时期,正是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了方便佛弟子对佛经研议,人们将雕版印刷技术应用与折子的制作当中。
然而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每页连接的地方由于常常开合拉扯,很快就撕裂了。但是这种撕裂并不影响阅读,反而使翻阅相对方便了,于是人们干脆就不在制作拉页,而是直接翻篇翻页。至此,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翻页书本形态终于出现了。
北宋时期使用的印刷技术,就是由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这时期采用的书籍装订方式称作“蝴蝶装”,即将印好的书页反折,两面相对,再把中缝的背口粘连,外面包上硬纸皮,后来演变为封面。这样装订成册的书籍翻阅起来如蝴蝶两翼翻飞飘舞,可以使书籍画面完全摊开。
之后,又出现了比“蝴蝶装”这种装订方式更加方便的“包背装”,即将书页背对背地正折起来,使有文字的一面向外,版口作为书口,然后将书页的两边粘在书脊上,再用纸捻穿订,最后用整张的书衣绕背包裹。
虽然“包背装”的书籍相较于“蝴蝶装”工艺的书籍更为方便,但装订手续仍然过于复杂。
所幸,到了明朝中期,我国出现了铜活字印刷,书籍的装订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出现了我们熟悉的“线装”,即将页面以中线折叠,理齐书口,前后加封面,切起毛边后,打眼,用线穿订。线装是我国传统书籍进化的最后形式,它既便于翻阅,又不易散破,散破了也便于重装。直到今天线装书仍然作为典雅的装订形式出现。
近现代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图书的造型也变得多样起来。
现代书籍的装帧形式,主要分为简装(平装)和精装两大类。工艺更为多样和复杂,可以满足书籍购买者的不同需求。
书籍知识的承载体也不只有纸张,还拓展到了电子设备上,产生了我们常说的“电子书”形式。
然而,无论书籍的样式如何进化,阅读的魅力都源于文字当中,只增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