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单霁翔:古建修缮中需要准确的建材和传承发展“工匠精神”

2017-03-13 10:179881

  单霁翔,汉族,1954年生于北京市,祖籍江苏江宁,1971年1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入党,2003年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读研究生,并获工学博士,高级建筑师,注册规划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4年9月22日,荣获文物保护专业内最高学术荣誉“福布斯奖”。2016年1月6日,获颁“2015中华文化人物”。单霁翔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准确定位建材是古建修缮的关键所在


  古代建筑的修缮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来自于各个方面的支撑,建筑材料的制作与选择便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建筑材料的选择不仅关乎到文物古建筑的外在形象,更关乎文物古建筑的内在结构与寿命。因此,古代建筑的修缮要求在修缮的过程中尽量不改变原来的历史信息、结构特点以及建筑材料。


  如何定位建筑材料以及其他信息,单霁翔告诉记者:“这就要求将这一项目当做一个科学的、研究性的保护项目进行对待,而非一般工程。在修缮前期,采取现代化的技术对修复对象进行勘察,找出病害以及在历史的长河中造成这些病害的原因,随后再对其进行考古式的分析,最终鉴别当初采取怎样的工艺和技艺进行建造,使用了什么样的建筑材料。”


  当然,由于古代制作工艺流失等多方面原因,一些古时应用于建筑的材料现在已经难以获得,这就需要一些新的建筑材料来替代。文物古建筑修缮期待一些新型的建筑材料的出现,替代那些难以找寻的建筑材料,但单霁翔告诉记者,新的建筑材料一定要经过大量、长期的实验后,才能运用于文物的修缮,因为新的材料的老化过程是没有经过历史检验的。


  现代建筑材料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其寿命、老化后可能对文物产生的影响都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在现代建筑材料老化过程中出现收缩,把一些建筑破坏了,可能就会出大问题。因此在修缮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预判,谨慎使用现代建材,在重要古建筑方面尤甚。

  古代建筑文物的修缮,工匠精神不可或缺


  单霁翔委员表示:在建材行业,工匠精神不可或缺,对于古代建筑文物的修缮方面尤甚。建材之魂,存于匠心。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要让建材行业的工匠精神活起来,更好地服务于各个行业。在古建筑修缮中,砖、瓦、木材、油漆、染料等各种建筑材料中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需要更多有工匠精神的人,来传承古建筑建造的技艺、材料和文化;


  纵向看来,在我国现代建材行业,建筑、工程质量上也存在着各种隐患,各种劣质的建材产品充斥着市场,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不按章施工时有发生,导致了建筑建材安全事故频频,建筑寿命缩短,建筑垃圾围城危机日益凸显,因此,需要有更多工匠精神的人、企业等,来守住市场规则,生产出更多可靠的建筑材料,营造出更加安全的人居环境,工匠精神是坚挺的精神脊梁。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黼黻”怎么读?——图说龙袍十二章

东方文化 2025-01-09 思明居士 0

徐州古民居营造技艺传承

建筑百科 2025-01-08 梁玮钢 0

中华龙形象八千年演变史

东方文化 2025-01-07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1-05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