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文化里的“龙”
龙在中华文化里,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
在中国神话中,龙是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
传说中的龙,能飞行、能隐能显,能大能小,能呼风唤雨等。
总之,龙可以上天、入地、下海,无所不能!
传说,龙在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更是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
古人将龙分为了四种,即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者称虬龙、无角者称螭龙。
传说一,古者伏羲有神圣之德,团结统一了华夏各个部落,定都在陈地,封禅泰山,创立了龙图腾。
即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
故而,伏羲有龙祖之称。
伏羲的“龙祖”形象——头上带角
需注意的是,伏羲的“龙祖”,和秦始皇自号的“祖龙”,是有区别的。
即秦始皇的“祖龙”,是和“始皇帝”密切相关。
而伏羲的“龙祖”,可以理解为伏羲,乃是龙文化、龙化身的源头。
传说二,在中华三祖争斗时,即在炎黄部落合力打败蚩尤时。
作为胜利者的部落盟主——黄帝创造了龙图腾。
即黄帝选取了,不同部落的图腾标志,即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
以及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从而创立了,早期中华大部落联盟,共同的图腾标注——龙。
当然了,按照主流学者的观点,中华龙文化的源头,当是来自于星宿崇拜。
即龙的形象,实则是来自,每日从我们头上掠过的星象。
换言之,古人是通过不断观察星象,不断总结星宿,继而提出了,“龙”星象等观念、概念。
最终,古人将天球赤道和黄道一带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组,每七宿为一组。其中,“龙”星象即“东方苍龙”。
湖北随州擂鼓墩——东周二十八宿衣箱可见苍龙形象
因“苍龙七宿”的出没,与降雨相互对应。
故而,古人认为龙掌管着降雨。
而降雨又决定了农耕收成,决定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久而久之,龙星象便成为了,中华农耕文明,乃至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图腾”。
显然,这种星宿观点,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
甚至,我们可以说,伏羲或是黄帝创造龙图腾说,也是以星宿说为基准。
据信,从传说时代之伏羲、炎黄、蚩尤后,早期的中华龙文化,逐渐稳固下来。
之后,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那些已被发现的“中华第一龙”
1982年,辽宁省考古工作者,在位于辽宁阜新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镇查海村,西南2.5公里的向阳扇面台地上,发现了一条龙。
更具体来说,也就是在查海遗址中,发现一个神秘的石堆塑龙。
根据一些考古学家的研究,大名鼎鼎的查海石堆塑龙,大约创作于前7000年至8000年间。
如此久远的龙,在中国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界,都实属罕见,是妥妥的非常重要的中国龙文化遗产之一。
迄今为止,这是考古所能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龙”,其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龙”。
距今7000年至8000年间的“石堆塑龙”
1987年河南濮阳县城西南处,发现了一处早期仰韶文化遗址——西水坡遗址,距今5000年~7000年。
经国家文物考古工作者科学发掘,于仰韶文化第四层下,出土了一组用蚌壳摆彻的龙虎图案。
经专家鉴定,该龙形图案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考虑这一龙形物意义非凡,最终西水坡遗址中的龙图案,被专家称为“中华第一龙”。
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中华第一龙
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发掘出了,距今约5000年~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玉龙,也称墨玉龙。
该器物完整无缺,墨绿色,体蜷曲,呈“C”字形,龙身大部光素无纹,龙背有对称的单孔。
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另外,龙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
此内蒙红山玉龙,年代很是久远,属于是新石器时代的,兼具祭器礼器功能的玉器,为国宝级文物。
故而,红山玉龙一面世,就被当时的考古学家,称为“中华第一龙”。
不过,因为洪山玉龙比河南濮阳的“中华第一龙”要晚。
故而,笔者更愿意将,红山玉龙称为“中华第一玉龙”。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华第一玉龙”——墨玉龙,先是当地的村民发现的。
之后,才被当地的大队书记发现,并收回到文化馆,然后就是被收到更高级别的博物馆。
这期间,这件珍贵的国宝级文物,几经危险,再加上经历文革破四旧等,差一点就被破坏。
显然,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保护着“中华第一玉龙”——墨玉龙。
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红山玉龙之中华第一玉龙
红山玉龙——黄玉龙,最早是被一村民,发现于1949年的内蒙古翁牛特旗,原山嘴子乡新地村南5-6里地的,南梁东拐棒沟一带。
起初,该村民并不知道,这件东西是国宝,而是把它当做玩具,给了小孩子玩。
1978年,玉龙被该村民当成普通玉器,卖给了一商贩。万幸的是,商贩后忙于做买卖,并没有将玉龙放在心上。
内蒙古翁牛特旗原山嘴子乡新地村——黄玉龙
再后来,该商贩见到了前面所说的,中华第一龙——墨玉龙,觉得和自己手里的玉龙很像。
最终,他把玉龙拿到了旗博物馆鉴定。
至此,国宝——黄玉龙,才被收藏到了,赤峰翁牛特旗博物馆,并得以保全。
显然,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在保护着红山玉龙——黄玉龙。
需要说明的是,黄玉龙和墨玉龙发现地接近,故而两者年代接近。
也因此,黄玉龙也堪称国宝。
事实上,红山玉龙出土的蛮多的,目前能看到的,至少有6件。
但是,只有墨玉龙,和黄玉龙可知确切的出土地。
至于其他的,因为流转顺序早就差不清楚,故而出土地点,也就不可追溯了。
例如,下图这件红山玉龙,就不知道确切的出土地点。
出图地点等信息均未知的——红山玉龙
1983年辽宁朝阳市下辖的,凌源市及建平县之牛河梁遗址。
发掘出了不少,距今5000年~5500年的,属新石器时代晚期,红山文化遗址类型的龙形文物。
最终,专家将这些龙形器物,称作卷龙或玉猪龙。
通过观察可知,玉猪龙为岫岩软玉,通体呈牙白色,肥首大耳,吻部平齐,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内圆,身体首尾相连,成团状卷曲,背部对钻圆孔,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整器似猪的胚胎。
应该说,首尾衔接如环形的玉猪龙,保留了不少猪形象之特征。
所以,不少学者认为,此物极有可能是“猪乃龙象”,这一古谚的最早源头。
当然,还有学者认为,玉猪龙乃是古人创造性,融合了蛇和猪的形象,继而用猪首蛇身,创造出了龙之形象。
但是,不管大家如何争论,最终“玉猪龙”,还是被赋予上了龙的元素。
辽宁朝阳牛河梁出土的——玉猪龙
1975年,在山西襄汾县,陶寺村南的陶寺遗址,发掘出了一件,距今3900~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蟠龙纹陶盘”。
很显然,该盘因盘内绘有蟠龙而得名。
该陶盘,泥质褐陶,施黑陶衣。
敞口,斜折沿,内壁磨光涂红,并用红彩或红、白彩绘出蟠龙图案。
应该说,该盘上龙,还是很形象的。
其龙纹作蟠曲状,头向外,身内卷,尾在盘底中心,蛇躯鳞身,方头,巨口,带牙,舌外伸,舌前呈树权状分支。
总体而言,似蛇非蛇,似鳄非鳄,但很容易让人想到龙。
最终,该龙盘被考古专家定为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明确为龙图像的,最早实物标本。
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蟠龙纹陶盘
3、夏商周时代的“龙”
事实上,夏朝之前的时代,通常被史学家,称为传说时代。
顺理成章地,夏朝以前的龙,也就被称作,传说时代的龙。
当中华传说时代远去,伴随着夏王朝、商王朝的出现。
中华龙文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最终,信史时代的中华龙文化,迎来了大发展。
逐渐地,中华龙文化、龙之形象,愈发成熟起来,且多有典籍记载。
例如,先秦典籍《山海经》中记载,夏后启、蓐收、句芒等,都“乘雨龙”。
再例如,春秋战国时期《荀子·赋》中,记载:“天下幽险,恐失世英。螭龙为蝘蜓,鸱枭为凤凰。”
……
1959年,河南洛阳偃师区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启动。
之后,这一考古发掘工作,持续了近60年。
期间,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距今3500~3800年的,据信是夏朝时期的,龙形器物——“镶嵌绿松石龙形饰”。
只见该龙形器物,全长超过70厘米,头宽15厘米,身宽4厘米。
其是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的细小绿松石片,粘嵌于有机物上,继而组成龙身和图案。
河南洛阳偃师区二里头遗址——镶嵌绿松石龙形饰
通过简单观察,便可知晓,该绿松石龙,形体长大,巨头蜷尾,龙身曲伏有致,形象生动传神。
龙头略呈浅浮雕状,为扁圆形巨首,鼻、眼则充填以白玉和绿松石。
总体来说,该绿松石龙,保存的非常完好。
也因此,这一绿松石龙形器堪称弥足珍贵。
在考古专家眼中,该镶嵌绿松石龙形饰,用工之巨、制作之精、体量之大。
在我国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属于是十分罕见的!
也因此,镶嵌绿松石龙形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
换言之,镶嵌绿松石龙形饰,为中华民族的龙图腾,找到了强有力的,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
不过,相对来说,夏朝时期,龙的形象虽较为成熟,但还是比较抽象的,远没有后世的龙来的霸气。
蟠龙环是商代晚期时期的一件文物,其青玉质,局部有裂及次生色,表面附着有朱砂,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器呈扁平圆环状,整体为一团身龙形,龙蘑菇角,云形耳,“臣”字眼,张口衔尾没,时代特征明显。
商晚期蟠龙环
1959年,山西省石楼县桃花者村出土一件商代的青铜酒器,现藏于山西博物院。
其器型独特、纹饰奇绝,宛如一艘停泊在水波里的龙舟,故而被学界命名为商代龙形觥。
关于其外貌,文物界的表述:长腹弧鼓,后端截平,背部为弧曲形长盖,内有横榫与器腹扣合。
盖面中央有一蘑菇形钮,器身口沿外附有两对贯耳,用来把龙形觥吊起加热酒,另一端没有封口是用来散水蒸气的。
器物底部有长方形矮圈足,放置平稳。器身遍饰华丽精美的图案,盖面为逶迤的龙身,与器物前端的龙头相衔接,两侧衬以漩涡纹和云纹。
商代龙形觥
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珍藏的商代铜爬龙柱形器,又称为“青铜蟠龙柱形器”。
这一种将龙形装饰与柱形器身相结合的青铜器,其柱断面呈椭圆形,柱顶斜平,下端四面有半圆形缺口,缺口相对的上方各有一圆形穿孔。
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柱顶有一龙,龙口大张,露齿,两前爪趴于柱顶上,身尾下垂于柱侧。
两后爪紧抓柱两侧,尾上卷,龙头上有镰形大耳一对,耳内侧有犄角一对。
此外,在和龙相对应的柱壁另一侧,有一简化的头向下的夔形饰。
商代饕餮夔龙纹方彝,已经被盗走而流散海外,现在藏于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其上有较为常见的“夔龙纹”,是一种特征鲜明的卷曲龙纹,以龙首为中心蟠卷一匝或一匝半,形成圆环或圆盘状。
龙头作正视或侧视,装饰于青铜礼器或兵器之上,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
商代饕餮夔龙纹方彝
西周夔龙纹铜鼎属于炊器,出土于湖南湘潭青山桥,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鼎的口沿上有立耳,腹部主纹由夔龙纹与圆涡纹相间排列组成,半筒形蹄足。
同样形制的鼎在湖南发现多件,专家推测它们是越人创造的。
东周之春秋后期,龙耳簋侈口束颈,双龙耳,矮体宽腹,圈足下连于座,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该器取龙的造型为耳,气势磅礴,荡气回肠,是这一时期簋的标准器。
其盖捉手作莲瓣状,中央饰蟠虺纹;盖边、腹、座饰云带纹并间以重环纹。
目前发现的《人物御龙图》,是东周之战国中晚期,佚名创作的绢本水墨淡设色画作。
其于1973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一号墓穴,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与棺材之间,现收藏于湖南博物院。
据专家推测,这幅画为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应是战国时期楚国墓葬中用于引魂升天的铭旌,属于非衣性质的战国晚期帛画。
大体来,其大致描绘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
东周之战国龙形佩是中国古代玉器,战国时期文物,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4、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龙”
大致从秦汉时期开始,传说中的龙,成为了帝王、皇帝、皇权象征。
之后,秦汉以后,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所穿、所用之器物,均以龙为尊,龙为装饰。
例如,皇帝穿龙袍,坐龙椅等。
西汉刘安等编纂的《淮南子》中记载,龙有飞龙、翼龙、蛇龙、蛟龙、蜗龙五种。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后,巡阅四方,“合符釜山”。
东汉王充《论衡》曰:“世俗画龙之象,马首蛇尾。”
东汉班固《汉书》中,记载:“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为蛇又有足,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
1993年冬天,在打击盗窃机动车犯罪行动中,西安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辆赃车,并在其后备箱发现了许多青铜器件。
经文物修复专家反复研究、仔细拼对,发现了两件令人叹为观止的秦代青铜重器——铜龙。
其中,1号、2号残件经粘接为龙头;4号、5号残件粘接后为一个整体,长83厘米、宽20.1厘米、壁厚0.4厘米至0.6厘米。
稍微观察便可从中发现,龙体是分别铸造后焊接而成,它们与3号残件龙体呈穿插关系,构成盘屈缠绕的双龙。
至于8号残件则为龙尾,是龙尾交缠,呈中空锥体,底径32厘米、口径19厘米、高28厘米。
根据专家的判断,盘缠青铜龙应该是一对,只可惜其他残件不知身在何处。
鲜有人知的秦朝——铜龙
汉代青龙纹瓦当是汉代龙文化的典型反映,这些龙瓦当多出土于陕西西安汉代遗址出土。
说起来,汉代多有文献对其进行记叙,例如《史记·高祖纪》:“八年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注引《关中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
在考古学家看来,汉代龙纹瓦当,当是苍龙阙瓦当。
至于青龙,古代寓意纹样,一作“苍龙”,是古人崇拜的天之四灵之一。
汉代青龙纹瓦当一
汉代青龙纹瓦当二
1987年,南永城芒砀山梁国王陵区柿园墓发现了一幅《四神云气图》壁画。
该壁画为西汉文物,长5.14米,宽3.27米,面积16.8平方米。
之后,考古专家通过科技手段对壁画进行原样切割,并移至河南博物院,成为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
此《四神云气图》壁画以朱砂红为底色,用白、绿、黑等颜色描绘了各种神禽异兽和吉祥图案。
其中,清晰可见长有双翼的应龙,尤为引人注目。
其呈“S”形弯曲,占据了画面的中央,龙身长约7.5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壁画是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墓葬级别最高的墓葬壁画珍品。
因年代久远、做工精美被中外专家、学者赞誉为“敦煌前之敦煌”、“敦煌外之敦煌”。
三国魏错金铜蟠龙,通高11.4厘米,该器通体造型为一只凶猛的张牙舞爪的蟠龙,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器物似乎充满力量,蕴含着一种一触即发的强烈动势。
具体来说,其脱离了单视点的正面构图方法,具备可供人围观欣赏的立体造型,形成了许多既衔接完整又各自独立的生动画面。
其龙头规整,躯干起伏,腿部坚实粗大,棱角分明,再加上韧劲的长尾、锐利的尖爪,将蟠龙的形象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在考古学家看来,该器堪称是魏晋装饰艺术品中的登峰造极之作。
三国魏错金铜蟠龙
西晋青龙图画像砖多出土于甘肃,多藏于甘肃各地的博物馆。
一般来说,这种画像砖整体呈方形状,为泥质夹砂,浅灰色,砖正面绘以青龙形图案。
在考古学家看来,青龙图画像砖反映出了晋朝时期的古人,精湛的绘画技巧,以及崇高的艺术境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青龙图画像砖,所绘龙以白垩涂底,实线勾勒轮廓;
深浅不一的土黄色、褐色点缀龙身,虚实相衬,颜色较鲜艳,全身布满众多交叉细黑线以表现龙鳞。
关于青龙图画像砖,青龙的描述,大抵是:龙首向左,角呈柳叶形,状似羊角,根部有须;其鹅颈凸胸,双目前视,张口吟啸,龙须下垂;
前肢蹬腾,后肢作行进状,前足上部,即肩至前背处有排羽状翼,向上延出,有凌空翱翔之感;龙尾上扬,弯向其头。
值得一提的是,南北朝时期的“龙”,大致是受两晋影响,基本延续了两晋“龙”之神韵。
5、隋唐宋元明清时代的“龙”
隋唐宋元明清时代的“龙”,在各具特色的同时,已经日趋变得成熟,且被诸多典籍描述的惟妙惟肖。
唐代司马贞在《补三皇本纪》中,前面虽说伏羲蛇身人首,看到了最后,却说伏羲氏“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
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写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同时期的,书画鉴赏家——郭若虚,在《九龙行雨图卷》中,详细记述了龙纹的画法。
即“画龙者,折出三停:自首至膊、膊至腰、腰至尾出;
分成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虎、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也。
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回旋升降之宜,仍要鬃鬣肘毛,笔画壮快,直至肉中生出为佳也。”
宋代画家——董羽则,认为龙“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
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借由曹操口,概述了龙的特点,即“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
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
上起东汉,下至元代的“敦煌遗书”中,有题为《天地开辟以来帝王纪》的问答体残卷四件。
在这些古籍中,指出伏羲、女娲之所以,能在洪灾中存活,是由于他们“衣(依)龙上天”的缘故。
而这里的“衣(依)龙上天”,可大致理解为,穿龙衣或攀龙身上天。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翼》中,写道:“
龙者鳞虫之长。王符言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
其背有八十一鳞,具九九阳数。其声如戛铜盘。
口旁有须髯,颔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头上有博山,又名尺木,龙无尺木不能升天。呵气成云,既能变水,又能变火。”
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
……
隋代的“龙”文物存世的较为稀少,不过仅有面世的一些,都表现较为硬气,乃至很霸气。
赵州桥上的隋代石雕龙纹
1975年,西安南郊草场坡出土了一件唐代精美的文物——唐鎏金铁芯铜龙。
该文物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其是铁质的,通体鎏金,身体细长。
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
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丛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
提起今草场坡一带,在唐代颇为重要,其为唐长安城永乐坊所在地。
据《长安志》《唐两京城坊考》记载,其坊位于京都中心,达官贵人府邸相望。
唐玄宗时,此处更是宰相燕国公张说宅第,也因此专家推测,该鎏金铁芯铜龙可能是张说府的遗物。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组小金龙,这些文物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
唐赤金走龙极具美学,其阔嘴,长尾卷舒,作各种姿态的行走状。
根据学者们的整理,其最高的2.8厘米,最矮的2厘米,身材纤细,阔嘴伸颈,头顶双角,折曲于脑后,圆眼深目,两唇张开。
颌腮部位饰长鬃纹样颈弯二曲,身上鼓,尾下拖,末端上卷,除脊背和尾脊有长鬃纹样外;
满身皆饰深凹的网点纹,为饰片状鳞纹,通体雕满片片翘动的鳞片。
在主流学者看来,唐赤金走龙反映了唐代道教外丹术的兴盛,也为研究唐代道教提供了实物资料。
同时也体现出盛唐时的精神面貌,且是首次发现的小型今铜龙型制品。
唐青龙纹砖很是出名,其上的龙极具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龙除了“唐鎏金铁芯铜龙”和“唐代赤金走龙”,表现为修长美外,同时还存在一些表现很霸气的“龙”,诸如“天下第一龙”等。
目前,“天下第一龙”现藏南京紫云艺术博物馆,是皇家石刻中以龙为题材的艺术珍品,是中华雕塑艺术的巅峰之作。
此龙,有别于常见唐代龙纹造型,眉宇间透着皇家威严之气息。
唐“天下第一龙”一瞥
北宋铜龙采用铜质分次浇铸而成,由角、身及四肢三部分组成,现收藏于缙云县博物馆。
其头部呈蛇头状,一对龙角呈鹿角形,脊背呈锯齿状,龙身线条刚健有力,四肢呈鹿腿状,边缘呈锯齿形。
在考古学家看来,该镏金铜龙对于研究缙云的道教文化,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南宋画家陈容是画龙大师,被称为“所翁龙”,其《云龙图》、《墨龙图》等,生动描绘出了龙的霸气形态。
其中,《云龙图》为绢本,水墨,现收藏于中国美术馆,上题:“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
图中描绘一条巨龙腾跃云天,龙身曲折盘旋.龙首高仰,须目怒张。
此画,以泼墨写意的笔调表现周围的云气,龙身在云雾中或隐或现,显得灵动非凡,气势恢宏。
至于《墨龙图》,其与《云龙图》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许多书画家看来,其实《神龙沛雨图》最能展现陈容的细腻画龙之法。
值得一提的是,此画中的龙,也被认为是陈容笔下,最为霸气的龙。
宋代双龙纹菱花镜,其实有较多版本,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版本最是精美且保存完好,其上双龙更是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概括来说,南宋画龙之人还是蛮多的,而且基本都很有水平,不过有些人却没有留下名号。
例如,南宋《龙虎斗图》也很出名,作者却不知是谁。
南宋·佚名《龙虎斗图》,绢本墨笔,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其实稍加观察便可知道,后世的元明清三代,其龙文化均是受到了宋代龙文化的影响。
也因此,后人便可轻易发现,元明清三代的龙形象,均和宋代很是类似,其神韵均可上溯到宋代。
元代张渥于1346年创作了《九歌图》,画上题记:至正六年,丙戌,即1346年,此画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九歌图》卷共十一段,每段一图,画屈原像及楚辞《九歌》中的《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
《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十章内容。
其中,就画有龙,且颇为传神。
在主流学者看来,元代青花云龙纹罐上的龙纹,不仅接受了宋代画龙的成就,而且又有所进展”。
也因此,不少人认为元代的龙,其实是继承了宋陈容等画龙之神韵。
元代青花云龙纹罐,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应该说,明代皇家、皇族,对于龙是特别青睐的,故而龙形象便经常出现在了,其所使用的衣物之上。
至于清代,因为满清曾是明朝的小弟,加之其很多帝王都对朱元璋行“三拜九叩”大礼。
故而,清朝的龙形象,其实是全面继承于明朝的“龙”。
光绪吉服袍上的正龙
6、龙图腾、龙的传人产生的内因
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龙形象的成熟过程,其实也是中华文化不断发展、演变成熟的过程。
在上述这一过程中,龙文化乃至龙形象,对古今中国人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久而久之,龙便在中国人心中,不断生根发芽,乃至在后世形成“龙的传人”等说法。
值得一提的是,“龙的传人”这一图腾说法,大概率就是在近代提出的。
具体来说,闻一多等,出于救亡目的,急于普及、论证中国的民族概念,以便迅速让民众团结。继而,共同抗击外敌入侵,而提出了龙图腾学说。
例如,闻一多在《伏羲考》、《龙凤》、《端午考》中指出,中国人被称为“龙的传人”,来源于黄帝时代的传说。
最终,正是在这种龙图腾学说的支持下,“炎黄子孙”、“龙图腾”、“龙的传人”等说法逐渐形成,并产生了诸多关联,然后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