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古代一贯钱是多少?

2025-04-07 14:00网络8130

  “一贯钱”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起源于西汉时期,用于计量铜钱的数量。



  “贯”字原意是指穿钱的绳子,后来演变为货币单位,表示1000文铜钱为一贯。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一贯钱的实际数量可能有所不同。



  历史变迁:


  南北朝:开始出现“一贯”的概念,指一千枚铜钱。


  隋唐时期:一贯钱的数量逐渐减少。



  宋代:宋初以770文为一贯,后来在市场中又出现了1000文为一贯的情况。宋代的物价和货币体系复杂,铜钱、铁钱、夹锡钱等多种货币混用,且存在官方和地方的不同标准。


  元明清:一贯钱的数量继续减少,到了清末,一贯钱变为300枚铜钱。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建筑百科 2025-04-16 0

青,是看不腻的东方色~

东方文化 2025-04-16 0

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4-14 0

古代先贤的室名

历史解说 2025-04-14 李丹 0

古代的女官,到底是什么官?

历史解说 2025-04-11 0

推荐更多

青藏碉房——中华民族传统住宅

建筑百科 2025-04-17 0

广州陈家祠装饰“七绝”

建筑百科 2025-04-16 0

故宫古建筑中的琉璃烧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5-04-16 周乾 0

中国古建筑之太和殿脊兽

建筑百科 2025-04-15 0

古代书院的建筑特色

建筑百科 2025-04-14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