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医里的趣味数字

2023-11-22 13:35每日薇健康22868明薇

  中医里有常常会出现很多数字,每个数字都有它独特的含义,代表着不同的意思。一起来看看“一”到“十”数一数中医里的趣味数字。


  


  “枕”指的是中医诊病切脉时所用的脉枕。


  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先望患者的神色形态,次闻其气息音声,再问其所苦,最后结合脉诊以明确诊断。


  脉象是反映腑脏气血变化的标志,脉诊不仅是中医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中医大夫功力深浅的体现。


  中医诊脉有时时间较长,为了病人舒适和方便诊断病情,在病人的手腕下托垫一方精致的脉枕,会使病人的手腕平和,自然伸展,寸口三部九候的脉象展现无遗。



  二气


  指中医阴阳学说中的阴阳二气。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人体生病病理的解说。


  《黄帝内经》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双方互为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三物


  老子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医学孕育于商周,升华于秦汉,受古代哲学思想影响,对“三”特别重视,在中医基本理论中,多使用“三”来表示。


  三宝:人们常说,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气神是构成和滋养人体生命的三大要素,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三焦:人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根据人体脏腑内在部位和功能活动的特点,划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如《医学正传》说:“胸中肓膜之上,曰上焦;肓膜之下,脐之上,曰中焦;脐之下,曰下焦,总名为三焦。”


  三因:古代三类病因的合称。内生外侵的致病因素种类繁多,但中医把其分为三因,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


  此外,还有脉诊的寸关尺三部、药物的上中下三品等,已充分说明“三”在中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四气


  四气:指中药的性能和药性,药性根据中药的不同性能,可分成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它是通过长期观察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是前人认识药物性质和功能的一种理论方法,也是临床应用中药的理论依据。


  四诊: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构成内容,具体指望、闻、问、切这四诊,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五味/五脏


  五味:中药的味道有酸、苦、辛、甘、咸五味。


  一般辛味的药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甘味的药能补,能缓,能和,所以具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酸涩性味的药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的药物具有燥湿排泄的作用;咸味的药物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五脏: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这五个脏器。


  心主神明,主血脉;肺主气,司呼吸,是气体交换之所;肝藏血,肝主疏泄;脾主运化,统血;肾主藏精,是先天之本,脾是后天之本,肾又主水,因此每个脏器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并且又相互独立。


  六腑/六淫


  六腑:指的是人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和三焦,和五脏当中的心、肝、脾、肺、肾,还有心的外围组织心包是互相对应的,共同维护人体健康。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自然界阴阳相移,寒暑更作,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如果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使机体不能与之相适应的时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于是,六气由对人体无害而转化为对人体有害,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则称之为“六淫”。


  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是人的精神意识对外界事物的反应。



  七情


  七情分属于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就称为五志。


  七情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应,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一般不会使人致病。


  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七情而病又称为因郁致病。


  八法


  中医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法,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通过八纲辨证,概括出的对多种病证的治疗基本法则。


  一般说来,病邪在表用汗法;病邪在里,在上属实用吐法;在里、在中属实用下法;病邪半表半里,气机不调用和法;病的性质属寒用温法;病的性质属热用清法;积聚、积滞属实用消法;正气虚弱,机能不足的虚证用补法。


  中医认为,疼痛的产生主要取决于气血运行是否通畅,经过历代医家的经验总结,将各类疼痛的机制高度概括为“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


  而将疼痛的感觉,分为胀痛、坠痛、刺痛、绞痛、灼痛、冷痛、跳痛、空痛和隐痛九种。


  疼痛既是症状,也是信号,不同的疼痛方式代表的含义也不一样,我们需要予以鉴别并及时进行相应的医疗应对。


  中医“十问歌”始见于《景岳全书·传忠录·十问篇》: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后来清代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问证诗》做了修订,再又据卫生部中医司《中医病案书写格式与要求》通知精神,改编为:


  问诊首当问一般,一般问清问有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将诊疗经过参,个人家族当问遍,妇女经带病胎产,小儿传染接种史,痧痘惊疳嗜食偏。


  中医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数字,他们包含了很深的哲理,以上只是列举了一小部分。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医药文化大IP时代的来临

药食医养 2024-07-18 王朝杰 0

古代10大著名中医的治病之道

药食医养 2024-07-03 0

中医重器——中国古代医疗器具之美

药食医养 2024-06-20 甄雪燕 0

医圣祠——中国中医文化的隗宝

药食医养 2024-03-27 0

浅谈中国古代医学伦理与中医思想的发展

药食医养 2024-02-20 徐婧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