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传统建筑中民居的类型

2023-11-01 11:58网络8821

  民居是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直接相关的建筑类型,凝结了数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


  中国传统民居的最大特征就是地域特征,各地的民居都有各自的做法,从建筑的平面布局组合、建筑造型、结构做法,直到细部装饰等都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不仅一个省和一个省不同,有时每一个省内各个地方也不相同。


  中国各地的传统民居大体上可分为七种类型:合院式、天井院落式、窑洞式、干栏式、土楼式、碉楼式。



  一、合院式民居


  合院式民居即我们常说的三合院、四合院住宅。由几栋独立的建筑围合成庭院,四合院民居是最常见的,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北方地区,以北京的四合院民居为最典型的代表。


  北方四合院民居的特点是四周的建筑相互独立,相互之间或以围墙或连廊相连,围合的庭院比较宽阔,庭院中可以种树木花草,摆放石桌石凳供人休息活动。


  二、天井院落式民居


  天井院落式民居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东、东南、西南部分地区,主要是南方。


  天井院落从理论上来说也属于四合院,也是四边建筑围合成中间的庭院。但是与北方四合院所不同的是,四面的屋檐相连,屋顶上形咸一个朝天的“斗”形,这就是“天井”,这天井实际上就是一个很小的庭院。四面屋顶的水向中间流入天井中,所以民间常把这种“天井”叫做“四水归堂”、“聚宝盆”。



  三、窑洞式民居


  窑洞式民居主要分布于西北的山西、陕西等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式民居分为靠山窑和平地窑两种。


  靠山窑利用现有的山坡斜面,削出一小片崖壁和地坪,然后在崖壁上直接挖进去,做成房间,在崖壁入口处做门窗。平地窑也叫地坑窑,是在平地上挖出数米深的四方形大坑,地坑即变成了一个地下的庭院,然后再在坑的四壁横向挖进窑洞,就像是庭院四周的房屋。


  四、干栏式民居


  干栏式民居俗称“吊脚楼”。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以及湖南西部的湘西都广泛存在这类民居形式。


  干栏式建筑大多是全木结构,木柱、木屋架、木板墙壁、木地板,整个建筑由木材构成。建筑造型为两层,也有少数做三层的,底层木柱支撑架空,可作堆放柴草的杂屋,也可作猪圈牛栏,二楼上住人。


  干栏式建筑有二个特点,一是干燥防潮又凉爽;二是可以有效地利用山地。干栏式建筑可以建在山坡地上,不一定要平地,这一点非常符合于西南地区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非常宝贵这一现实。


  五、土楼式民居


  土楼式民居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福建、广东、江西的部分地区。土楼式民居是古代来自中原地区的移民(被称为“客家人”),为了防御土匪袭扰,自我保护而建造的大规模聚居性住宅建筑,因而其防御性极好。


  土楼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尤以福建的圆形土楼最为著名,江西和广东的都是方形平面,圆形土楼像堡垒,方形土楼有的还在四个角上各升起一个小碉楼。


  古代移民而来的客家人,为了防御,选择聚居的形式,小的以家族为单位,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合起来建造一座土楼。大的以村落为单位,一个村的人共建一个大土楼,可居住数百户人家。


  土楼建筑一般外墙用土夯筑,或用砖石砌筑。墙壁下部厚,上部薄,下部厚的地方达1米。而且为了防御的需要,下部一二层都不开窗户,因此土楼下部的房间都只能做杂屋,四层以上才开窗,用作住人的正式房间,所有房间朝向土楼内部的一面有走廊相连。小型土楼中央为空坪,供公共活动,大型土楼中央一股建有祠堂等公共建筑。



  六、碉楼式民居


  即藏式民居,分布于西藏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靠近西藏的藏区。


  “碉楼式”民居这种造型是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原因而产生的,上部小下部大的梯形体块,厚厚的墙壁,小小的窗洞,平屋顶,青藏高原海拔高,温差大,气候条件复杂,因此居住建筑要尽可能使室内空气与外界隔绝,使外界气温变化的时候对室内影响较少。


  雕楼式民居的墙壁一般用土夯筑,或用土和石块混合垒筑,墙壁下部很厚,往上逐渐减薄。平屋顶做法是先在墙上密密地平铺原木大梁,木梁上平铺厚厚的茅草,茅草上再铺盖黏土拍实,有时为了防风吹再压上砖头石块,这种建筑能有效地适应高原地区特殊气候条件的生活。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陕西窑洞

建筑百科 2023-11-20 0

川西民居典型的建筑特点

建筑百科 2023-07-21 0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脊饰

建筑百科 2023-06-17 0

中国传统民居的基本特征

建筑百科 2023-06-05 0

推荐更多

厦门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4-04-26 0

大同九龙壁:中国最大的九龙壁

建筑百科 2024-04-25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