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裘衣——夏商周时代服饰习俗

2021-09-13 09:25文化杂谈31519

  为了御寒,夏商周时期社会上依然存在穿着皮衣——即裘衣——的习俗。这种习俗虽然与上古时代的披兽皮的习惯有联系,但制作却日益精良。甲骨文的裘字,就是当时毛在外的皮衣的象形。从甲骨文“裘”字的形体看,殷人已经将兽皮裁剪为直领右衽的形状,适合于人的穿用的需要。做成裘的普皮要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才能合用,据古代文献记载,周代社会上的手工匠人的工种就有“攻皮之工五”,“鲍人”、“韦氏”、“裘氏”等应当是专门熟制皮裘的工匠。周代贵族之裘,对于毛皮的质量要求很高,古代文献里有下面这样的说法:



  望而视之,欲其荼白也;进而握之,欲其柔而滑也;卷而抟之,欲其无迪也;视其著,欲其浅也;察其线,欲其藏也;革欲其荼白而疾擀之,则坚;欲其柔而腥指之,则需。那些被贵族用来做裘衣的韦革,其颜色远远望之,应当如茅莠之白;甩手握着它要感觉到柔软光滑;把它卷起来不会歪斜不正;这样的韦革把它陈铺起来,显得很平展,没有高低厚薄的感觉;用这样的好韦革来缝制,线会隐于皮革之中而不为人所觉察;这样的韦革,要注意保护,不要多次地擀濯它,否则它便会变硬}这样的好韦革也不需要抹上许多油脂来使它柔软光滑,否则就会变得太软。用这样的韦革所做成的裘衣是当时贵族所穿着的高级服装,非一般人所能问津。


  当时的袭衣,由于其珍贵,所以穿的时候很爱惜,多在裘外加上一件外衣以保护裘衣的毛色。这停保护皮毛的外衣称为裼衣。按照春秋时期贵族的要求,裘衣不仅要用外衣保护,而且多注意与其他服饰的配合,特别是与裼衣的配合。孔子曾经说;



  缁衣,羔裘;素衣,魔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如果要使裼衣与皮毛相称,那就要黑色的裼衣配紫羔的毛皮;白色的裼衣配魔--小鹿——的毛皮;黄色的裼衣要配狐狸的毛皮。家居时所穿的裘要做得长一些,可是右边的袖子要短一些,这样才方便。


  周代贵族对于裘和裼衣十分重视,常以之作为等级身分的标识。孔子所说的缁衣、素衣、黄衣以及羔裘、魔裘等,是一般贵族的服装,君主则要更好些。古代的礼书上说“锦衣狐装,诸侯之服也”,可见狐裘饰以锦衣非一般人所能服用。


  裼衣除了有保护毛皮的作用以外,还可以表现特殊场合的礼貌和审美观念。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有时候要在裼衣之外再罩上一件衣服,有的时候则要尽量使美观的裼衣展现出来。关于这些,《礼记●玉藻》说:



  裘之饰也,见(现)美也。吊则袭,不尽饰也。君在则裼,尽饰也。服之袭也,充美也。是故尸袭。裘要饰以裼,是为了表现出美。但是在吊唁的时候,因为是丧事,所以不要渲染裼衣之美,而要把它“袭”——即再加上一件衣服把它掩藏起来。古代礼书上还说在父母公婆的面前“寒不敢袭”,即使感到寒冷,也不能即时就加穿衣服。君主在的时候?臣下要表示喜庆,所以要尽量展示裼衣之美,亦即所谓的“尽饰”,这是对于君主的尊重。穿裘的时候,在裼衣之外再加上一件衣服,目的就是为了“充美”,即把裼衣之美隐藏起来。周代的人对于裼、袭等衣着的重视和良苦用心,正说明了当时的服饰习俗是受到社会等级观念强烈影响的。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从殷商妇好墓看商代服饰的特点

夏商周 2021-09-04 风起云闲 0

古代人穿衣服如何看“品”位?

夏商周 2021-08-30 东升 0

汉服的前世今生——夏商周时期的服饰艺术

夏商周 2021-08-25 未见青山老 0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