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将苗族服风推向“国风”“国潮”高度第一人古阿新

2019-06-14 14:55苗学书院10573吴寿昌

       一、吹哨人和思考者


  黄平人敢想敢干,敢于探索敢于实践,因而它先走一步的探索实践也较早的触及到了服装改革的“深水区”,即上述的尴尬问题。其实,问题的出现就一直伴随着对问题的思考,包括区内人和区外人。特别是一些关心民族文化的从业人,就曾经大声疾呼,痛陈异端。其中应该首推“苗族歌后”阿幼朵。


  1.吹哨人阿幼朵


  阿幼朵在2019年的旁海看会、2020年的谷陇芦笙会上,利用上台献艺与观众互动的机会,用家乡苗话贴心地痛陈服装改革异端发展下去对民族文化造成破坏的严重后果,呼吁对传统绣织技艺的传承和弘扬,苦口婆心地引导苗族妇女在民族服装的改革上面要坚持文化传承,不忘根本,做到守正创新。她的现场演说被人制成微信视频,在苗族群众当中广为传播。(点击可观看《传统服饰审美:阿幼朵在旁海芦笙上的演讲》)应该说她作为一个苗族代表性人物,不惜当个“吹哨人”,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到处奔走呼号,其精神可嘉,其担当可贵。


  2.将苗族服风推向“国风”“国潮”高度第一人古阿新


  古阿新为其艺名,其汉名叫杨春林,1989年出生于凯里市湾水镇江口村双元组的苗族后生,是一个本科为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后在古都西安创业的年轻人。


  凯里市湾水镇、大风洞镇全部,炉山镇、旁海镇大部,其区域内的苗族与黄平、施秉的苗族同属于一个服饰、方言支系。古阿新在西安的创业就是从研究家乡的民族服饰开始的,他难能可贵之处是,他能够从苗族的服饰元素中嗅到了作为中华古老民族身上特有的源头文化气息,并将之提高到大中华文化的高度,提炼出国人都能接受的“国风”。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服装设计和传统绣织工艺的创新使用,使苗族服饰走向时尚化、流行化,即走向“国潮”的高度。


  目前,在古阿新的努力之下,身著原汁原味传统服饰的家乡老老少少作为义务模特,身着创新设计的专业名模活跃在国内国际T台上,家乡人因为他得以走出国门,民族服饰因为他得以亮相国内国际大舞台。


  在古阿新身上应该是较好地诠释了什么是守正,什么叫创新。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必然,现在在古阿新的家乡湾水,尚能较为良好地保持了“黄平式”服装的完整性。这是值得欣慰的。


  


  二、他山之石


  1.山东曹县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国内唐装、汉服也相继流行了起来。唐装因为杂合了太多的文化元素,终将不好定型,最后不了了之。但汉服的流行却后来居上,势头很好。


  汉服的流行一开始也是各地蜂拥而上的,但是都没有形成多大气候。最后能形成大气候的却是一个曾经寂寂无名,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的地方——山东曹县。现在的山东曹县成了全国最大的汉服基地,汉服成了曹县的支柱产业。曹县产汉服成了最为正宗的品牌。


  而品牌的建立不得不提到一对夫妇。这对夫妇双双留学后,又双双回家乡曹县创业,也涉足兴起一时的汉服产销。这对夫妇善于策划,精于创意,敢创品牌,又善于管理品牌,最终品牌覆盖全县。


  2.拉萨的藏服


  众所周知,西藏藏族自治区最大的人口就是藏族,其服饰具有鲜明的藏区游牧特色。但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多元化,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饰有越来越新的要求,去繁就简、时装化、生活化成了刚性需求。


  两个藏族青年在北京的大学工艺美术专业毕业回来后,瞅准这个机会,利用所学知识,针对各类型、各行业进行守正创新的设计。一经推向市场,就受到广泛欢迎。如今成为了藏服的正宗品牌,成了各行各业争相订制的藏服。客观上推动了民族服装在公职人员、城市人口、窗口人员、学生中的普及。


  凯里市湾水镇镇区驻地


  三、思考题


  1.就黔东南而言,民族服饰服装的创新开发一直探索中前进,有政府的推动,有市场的力量,仅以苗族服装服饰为例,形成了有区域性影响的“苗妹”“欧东花”,更有分散在各市镇的产销作坊。但是,看似热闹的表象下面,却难隐产品杂乱、定位混乱、文化灵魂日渐缺失、没有品牌影响力、经济效益极不稳定的尴尬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加强文化指导,以提升文化品位?谁去指导?谁去规范?是否引入“高手”指导,创立品牌,借鉴“曹县经验”?


  2.民族文化领域忌用搞什么文化裁判所进行“可”或“不可”的武断判决。民族文化的维护者、倡导者在这种情形下怎样发挥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各级苗学会怎样开展此类工作?


  3.守正创新是一个很现实的课题。在“非遗”层面上的民族文化,要尽量原汁原味地活态保护,尽量不要使之落到进博物馆的命运,但活态保护常常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此时,自觉自为的创新,往往才能保障守正的结果。以服装为例,如果一味的强调“原汁原味”,那么,厚重、繁复,仪式感、庄严感极强的民族服装很难让后代这些“新新人类”们接受的,干脆就没有人再穿了。但如果及时地给以改进,在保持民族文化符号的情况下,进行时尚性、生活化的新设计,或许会让“新新人类”乐于接受的。这便是辩证法。


  守正创新如何把握它的平衡点?这是一个宏大命题。


  4.怎样对待工业化产品和传统工艺产品?怎样利用电脑刺绣?刺绣和银片怎样符合美学要求,又不颠覆文化传统?......值得讨论的问题实在太多。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非遗苗族服饰

苗族 2019-09-27 胖虎说史 0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