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孔令伟:斗拱飞檐间 巧手修古建

2024-05-16 14:02大众日报15993

  斗拱飞檐,雕梁画栋……位于曲阜明故城墙内的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原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古建队),一股清新的木香随即扑鼻而来,过眼处,各式各样的古建模型有序排列、榫卯穿插出微缩精致的中式建筑景观。在屋子一侧的工作台前,孔令伟轻轻拿起几个带凹槽的组件,小心翼翼地安装在一个亭子模型上。


  “制作古建筑模型,对传承传统古建筑营造技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孔令伟介绍道,古建修缮技艺主要由建筑设计、建筑施工两大部分组成,涉及瓦作、木作、石作、油漆彩绘等工种,工序极其复杂,而他所从事的,主要是木作修复。


  今年57岁的孔令伟,21岁时子承父业,进入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当木工学徒,从雕花、镂刻到朱漆、彩绘,一学就是大几年……好在他不仅对木作有着天然的兴趣,更为这些古建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深深着迷。在老一辈匠人的言传身教和自身的刻苦努力下,孔令伟熟练掌握和传承了古建筑大、小木作修缮技艺,特别是在大木作剔补技术和艺术构件雕刻修配和木装修门板、楹子、转轴、栓杆,重新组装边框等修复技艺方面展现出了独门绝技,带着这一身本事,他先后参与了200多个项目的维修,一座座古建在他的巧手下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我们在令伟身上看到了难得的匠人精神,他对待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孜孜探索,从没听过他叫苦喊累,而背包里的卷尺、铅笔、刀具、排刷等,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同事孔凡东说,只要没有修缮任务,他们总能在公司的木工操作间看到孔令伟的身影,而他琢磨出的一系列古建修缮经验,则实打实地保护了曲阜最宝贵的文化遗产。


  技有尽,道无涯。2022年,三孔古建筑工程管理处接到修缮孔庙同文门的任务,孔令伟负责山花板的部分。“因常年经受风吹雨淋,原来的山花板腐蚀严重,就连钉子都吃不上了,无法修复,便只能更换了。”在孔令伟的建议下,工程队决定为同文门更换山花板,可由于板上的图案面积大、难以用纸张复制,更无法直接在新版上刻画,修缮进展几度陷入停滞。后来,善于琢磨新技艺的孔令伟尝试先将一张透明度较好的塑料布覆在另一侧保存较好的山花板上,隔膜临摹下图案后再将其拓印至设计好的木料上,实现了真正意义上无差别的一比一还原。可就是这样看上去简单的新增程序,把原本两天就能完成的工作延长到了近10天,而他倾尽心血换来的,是古建专家也无法轻易识别出的“移花接木”。


  从修复神龛花板雕刻制作过程中,凭借经验还原传统技艺,最终达到“整旧如旧”的效果;到在大木结构上摸索出的“偷梁换柱”与“打牮拨正”等文物修缮保护技术;再到制作糟朽构件时创新采用的铁箍加固法……凭借着一项项的小技术创新,孔令伟竭尽所能把“三孔”古建修复做到了精益求精,用一身木匠技艺换来了文物的传续。


  古建筑文明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在孔令伟看来,这些每天和自己打交道的木头都是有生命的,虽然科技的进步、工具的革新,有效提升了古建修复效率,但绝大多数情况,他依然坚持用原始建造技法进行修复。他说,“木作技艺本身就是古建和文化的重要承载。文物修复能不能原汁原味地传承文化精神,关键看修复师能否与古建筑心意相通,进而转化为一斧一凿下的精雕细琢,这种生命力机械是永远感受不到的。”


  “入行第一天起师傅就教育我,做修缮是‘起死回生’,要对传统文化和老手艺心存敬畏、要有耐心。”刚刚荣获202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孔令伟告诉记者,他对自己的职业有这样的理解:修复师要全身心投入原作者当时当地的状态,用心血让已经黯淡的绝世之作恢复光彩。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