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张孝德:乡村有多美,我们知多少

2023-11-01 11:41中华民居25534

  乡村是人神共居的地方,是蕴藏着智慧与美的地方。我们的先民正是用他们的智慧,将乡村的美创造到了极致。然而,今天,我们虽然拥有先进的科技文明、丰富的物质条件,却难以建设出真正富有诗意美的乡村。我们需要认真反思并学习传统乡村的建设智慧,古为今用,从而建设更加美好的现代乡村。


  张孝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态文明、生态经济、乡村文明发展研究,是国内最早研究生态文明和乡村文明的学者之一。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文明传承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乡村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并担任多家地方政府的经济顾问。


  何谓“美”


  时下,我们业界人士都在热烈探讨如何建设美丽乡村。既然要建美丽乡村,那么我们就先谈谈有关“美”的问题。


  何谓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美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美丽,第二层次是美好,第三层次是雅美,第四层次是诗意美,第五层次是空灵美,也称禅意美。


  美丽所表现的重点是一种外在美、看得见的美。而美好,顾名思义,美且好,既注重外在美,也注重内在美。这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美,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也让人产生愉悦之感。


  美好再上升一个层次是雅美。雅美是什么?古人云:“雅者,正也。”雅美追求的美,是一种雅致的美、高尚的美。用现代语言讲就是正能量的美、表里如一的美。


  当驰骋于天地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便进入一个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美比雅美更加洒脱和自在,属于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如果一定要讲出来,就必须使用一种特殊的表达——诗歌。所以,人们将这种美称为“诗意美”。“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从3000多年前的《诗经》开始,先民就有了对诗意美的描述和表达。


  沿着老庄哲学或是佛学进入另一种出世的境界,就是空灵无我的大美境界。这是美的一种极致表现,被称为“空灵美”“禅意美”。中国古代许多诗人、画家、书法家所留下的传世作品,都在一定程度上抵达了空灵美、禅意美的绝佳意境。以上,就是中国的传统审美文化。


  中国传统乡村的诗意之美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优秀的审美文化,更留下了众多美丽的乡村。


  “毖彼泉水,亦流于淇……”循着《诗经》,我们找到了最早描绘的古代乡村诗意之美。正是从《诗经》开始,中华民族的审美文化沿着诗意之美一直行走了几千年:从淳朴自然的《诗经》到气含宏图的《楚辞》,从逸韵高致的汉赋到情满勃发的唐诗,从唯美清丽的宋词到风韵典雅的元曲……正是在独特的审美文化推动下,中华文明的方舟一直在诗意中前行。


  从祖先留给我们的文明来看,我们会发现:中华民族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极富诗意之美的传统乡村。


  古代乡村依山而建,伴水而居,镶嵌在山水之间,追求的是村庄与山水浑然一体之意境。古人最理想的栖居地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古人最富诗意的生活场景是“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是“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


  古代乡村的道路讲究曲——“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讲究幽——“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李白),讲究斜——“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讲究小——“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可见,古人对道路审美追求的是曲、幽、斜、小,充满着诗意的美感。


  古人在乡村栽树种花时,讲究树与房屋、庭院相映生辉——“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王维),讲究村庄的树与家鸡猫狗相依成景——“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陶渊明),甚至讲究以树载道寄情——“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李白)。


  古代乡村生活追求的是一种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这是“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的亲邻相依式生活,这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的自给自足式生活,这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的安然自在式生活。


  中国传统乡村的诗意之美,是多少诗词也写不尽的;传统乡村生活的美好,亦是多少诗词也描不完的。然而,今天人们的审美和生活观念却已经普遍发生了变化。人们喜欢出山入川、进城入市,而往往将那些隐藏在山水间的传统乡村看成封闭落后的地方,不再向往。


  尤其是,在现代审美观念的熏陶下,许多人甚至将老村看成是毫无价值的东西,要将其进行拆除、改造……乡村是一块被时光尘封的玉,却被我们当成了无用的残石。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需要我们认真反思。


  当代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窘境


  传统乡村是人们诗意生活的栖居地,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发源地。


  从历代文人墨客描述的乡村之美来看,我们的传统审美观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是最美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这些都是对原生态乡村和乡村生活的诗意描绘。今天,走在先民留给我们的传统乡村里,依然能感知到这种淳朴、自然的诗意之美。传统的青瓦、土泥墙,散发着岁月幽香;老木门窗、柱梁,溢满温馨与芬芳。


  然而,今天的审美标准似乎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更喜欢人造美,包装出来的美。比如,今天乡村的绿化竟然要按照城市绿化方式进行。如此一来,村庄虽然绿化了,但失去了传统乡村的意境之美。又如,现在乡村道路建设追求的是直、亮、宽、大,人们认为这样的就是好的、美的。但事实上它已完全破坏了传统乡村构建的曲、幽、斜、小的诗意之美。


  随着科技文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充裕,人们都喜欢使用现代建筑材料修筑房屋、装修房室。但这些陶瓷砖、不锈钢、水泥等建筑材料缺乏生命气息,真的很难营造出充满生机的居住环境。更可怕的是,过度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现在有许多东西外观看起来很美丽,但未必真的美好。


  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建设美丽乡村,但实际采用的却是现代城市建设美学标准——亮化、硬化、绿化、标准化。如此建设出来的“美丽乡村”,不仅破坏了原来传统乡村的诗意之美,陷入不伦不类之流,还会造成千村一面,从整体上破坏了传统乡村“一村一韵”的锦绣之美。当传统乡村之美都已被践踏,又如何建设真正意义的美丽新乡村?


  小桥流水人家


  迈向新时代的中国乡村应该是什么样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式的乡村。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坛四大家”之首黄公望耗其十年光阴创作的毕生最精彩的代表作,画作描绘了散落在富春江两岸、连绵起伏的山峦之间的古代乡村的瑰丽景象。由此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富春山居图”式的现代乡村正是这样富有诗意之美的乡村,是有生命、有温度的乡村。


  要建设好“富春山居图”式的乡村,首先需要的是一颗对传统乡村的敬畏心与觉慧心,其次才是充足的物质材料与技术条件。众所周知,人类所创造的最伟大的艺术都源自于宗教信仰文化。也就是说,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宗教信仰文化往往将建筑及其他艺术作品的美学表达推向了极致。中国虽是没有统一宗教的国家,但中华民族是有统一信仰的民族。这就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尊重。而存放信仰的圣地,正是广大传统乡村。先民按照“天人合一”的信仰来建构了我们的房舍,让我们的房舍与天地相通、与祖宗共享,并让万物自然生长,最终形成如此美丽的传统乡村。


  然而,在今天所进行的乡村建设与改造中,人们往往缺少这样的敬畏心与觉慧心。规划设计者按照当下流行的现代化思维逻辑,随意对其进行改造,建设者缺乏对传统乡村之美的甄别鉴赏能力,更无法读懂传统乡村之魂。他们只为满足现代商业化需求而进行大拆大建、盲目改造,最后将乡村搞得不伦不类。


  所以,要建设好“富春山居图”式的乡村,首先应遵循的核心理念就是:将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要做到这点,我们必须树立一种高度的文化自信。我们常讲,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民族要让世界认识中国,重点要展现的不仅是中国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乡村文明。中国乡村承载着集美学、历史、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且最具有历史延续性的传统乡村。所以,中国乡村既是中华文明遗产,也是世界文明遗产。


  绿竹人幽径


  每一座传统村落都是一个中华文明基因库。尤其是有些古村落的文明基因库充盈着祖先的“神秘智慧”,令人仰望、敬畏。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古村的敦朴堂前有一块半圆形的卵石地面,比起街路、院内都低矮很多。每逢雨季,半圆形的卵石盆内便积满了雨水,这是现代建筑理念无法理解的。但如果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智慧来解读并不难理解:卵石盆就象征着聚宝盆,盆内积水寓意“肥水不外流”“聚财”,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愿望。其实,在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里,还有许多古建筑的构造方式都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为什么现代科学无法解释?因为古代建筑的工匠不是按照现代建筑的科学原理来建造的,而是按照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阴阳和合”的智慧来建造的。如果不能参悟先人的哲学智慧,自然是无法解读其中的奥秘的。


  所以,要将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不仅需要一颗敬畏之心,还需要一颗能够读懂传统乡村、与传统乡村对话的觉慧之心。我们必须从传统村落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借用祖先的智慧去建设好诗意乡村。唯有如此,才能将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才能将乡村真正建设成“富春山居图”式的新乡村。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