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面塑张民忠:传承手艺传递温度

2022-07-12 13:43发现城市之美14872

  一部《长津湖》让我们感动于先辈们满腔青春热血换后世山河无恙的钢铁意志,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以此为原型捏出这栩栩如生的《长津湖》。


  本期,让我们一同走入南山,走进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的捏面世界。


  在一个南山区不起眼的城中村里,住着市级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


  与面塑结下不解之缘


  面塑是一种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彩色捏塑艺术,是一种纯手工制作但艺术性很高的传统工艺,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就有文字记载,有民间传统艺术“活化石”之称。


  面塑题材取意广泛,造型生动丰富,表情夸张细腻,工艺细致精美,用色沉稳协调,作品灵动浑厚,展现了源远流长的荆楚文化特色。


  面塑这门艺术材料十分简单,在我们眼中不起眼的面粉成为了捏面人手里的宝物。一个面团最少经过20多天发酵之后才能达至柔软能捏的程度。


  提起面塑,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总是一脸的笑容,他从小就学习捏面手艺,小时候捏不好,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和这门手艺打交道,也是这时候自己和捏面这门手艺结下不解之缘。


  他说道,自己长大后做过很多工作,但心里始终对捏面念念不忘,当自己重新捡起捏面这门手艺,心里才是感到满足和愉悦的,就坚持下来了,这一坚持,就是30多年。


  艺术创作虽苦也甜


  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说到,这30多年来辗转多地,于2000年来到深圳市南山区,以前没有申请非遗保护手艺的意识,以流动摆摊为生,有时过于专注,正在捏面时,身后已是好几个城管。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时候的他通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故事描述脑海中想象其人物形象,即使是在摆摊的日子里,他也常到图书馆学习研究人物形象,一个人物会反反复复修改。


  经过一次次的修改,甚至是好几个月反反复复的修改,才达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程度,完成后他会为其刷上光油,能令其保存时间更长。


  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提到,自己住在不到20来平的小房间,但自己储存作品的仓库比他住的地方大多了,一个个面塑作品都是他的心血,没有最喜欢,因为都喜欢。


  这些年来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获奖无数,对于这一张张的肯定,他都一一保存完好,以鞭策自己朝着更高的水准,更大的平台前进。


  经过他年复一年的坚持,他在2019年受邀到法国展示,外国人称面塑为“中国雕塑”,对由一团面粉而捏出来的面塑作品感到惊叹不已,原本半小时的展示不知不觉捏了两个多小时,张民忠也对此感到十分自豪。


  非遗商业化?手艺传承?


  关于非遗艺术,我们总想迫不及待将它商业化,才能更好的推广出去。


  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有另外的想法,他提到,面塑作为商品大众看到的只是成果,可能心血来潮就买了,但是对制作过程和手艺一无所知,而面塑恰恰更重要的是捏面的手艺和过程,他认为更重要的是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也提到担心这门手艺会后继无人。


  幸好,在深圳市南山区这里,有“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校园”两大项目,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民忠说到,现在已经没时间做摆摊了,相比以前,他更喜欢和大家交流手艺,将这门手艺教给社区的人民群众和学校的孩子,尤其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形象,更具吸引力。


  在学校,他喜欢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张老师”,孩子子出于对“小泥人”的喜欢,想象力丰富,接受能力强,学习容易上手,一节课下来可以学两个人物的面塑手艺,但是外界干扰太多,孩子容易注意力不集中,也只当玩耍的形式进行。


  在社区,他喜欢和社区村民交流,他提到,成年人虽上手慢,但是相比孩子更专注钻研面塑手艺。


  也正因此张民忠自己开班授徒,学生们只是因为对面塑感兴趣而学,学生遍布全国各地,而他心目中也有传承人选。


  对于未来,张民忠说到,现在相比以前摆摊来说创作时间更多了,未来还想多收徒弟,将面塑手艺传承下去,通过一个个作品走进更大的平台。


  面塑艺术的传承,更是人们对历史的记忆,是延续传统文化的血脉,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结晶。这种表现形式的意义不只是在作品的艺术形态上体现,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弘扬其内在的手艺技术和文化含义。


  非遗文化,是经过历史淘洗遗留下来的精粹,凝聚了每一代人民的守护与心血。这一期和上一期的非遗文化传承,他们都有自己的坚持。我们庆幸生于这个年代,见证着他们的努力和坚持。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