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安徽石台白石岭,触摸600年乡土文化的心跳…

2025-03-26 15:43池州日报8375王慧

  春天,总会令人想起江南。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江南。古村,是江南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走进石台县古村落——白石岭,探寻那些隐藏在青砖黛瓦间的故事,感受古村的风土人情与独特魅力,打开一扇了解乡土中国的窗口。


  白石岭,地处牯牛降东南麓,是石台县大演乡新联村的一个古村落。数百年来,古村隐于深山、远离纷扰,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俗常烟火中酝酿温软时光,在粗茶淡饭里享受诗意清欢,如世外桃源般。正因如此,这里保留着皖南村落最古朴的韵味。



  白石岭建村已600载,明朝洪武年间,一支来自西安的舒姓家族为躲避战乱,举族迁徙于此、世代隐居繁衍。“相传,当年舒氏祖先见此地白崖峭壁和山岭纵横,认为是个安居乐业的风水宝地,便定居下来,并为新家园取名白石岭。”新联村党支部书记舒建华说。


  传说也好,史实也罢,暂且不论。倒是白石岭古村落的选址和布局真实体现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村庄四面环山,梯田环绕,一条溪流穿村而过,古时,人们巧妙利用地形,依山傍水、避风向阳修建房屋,既节省耕地良田,又创造出舒适的生活空间。


  春日里,走进白石岭的村落巷弄,沿着青石板路,穿行于鳞次栉比的古建民居之间,或是置身高处,透过山野新绿,俯瞰青山环抱下的古村,一股历史与自然的交融之美扑面而来,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让人不禁心生“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之感。



  古建筑、古树是白石岭最显著的标签。村落不大,但保留了40多栋古民居,呈现皖南山区明清徽派特征。


  修建房屋的原料以砖、木、石为主,建筑风格清新典雅,以粉墙、小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等最具特色。虽然单体建筑的规模算不上宏伟,但每栋之间墙连墙或门对门,将整个村子联结成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们白石岭人世代和睦相处,邻里之间和谐融洽。”舒建华说。这种质朴友好的人际关系,或许就与这样的房屋布局密不可分。


  历经岁月沉淀,传承至今的还有舒氏宗祠、庙宇、古桥和古道……与这些古迹相得益彰的是,村庄内随处可见的古树。


  白石岭现存古树大约有200棵,以樟树、麻栎树、银杏、楠树、枫树居多。田野、山间、溪边、房前屋后,或“亭亭如盖”或“荫蔽数亩”,它们见证了村庄的变迁,成了村民们情感的寄托。


  尤其是村口古桥旁的那棵麻栎树,树身需要四五个成年人才能将其环抱,树冠硕大无比、遮天蔽日。村民们说,大树和村子年龄相仿,它们好似一对孪生兄弟,相互搀扶、走到今天。逢年过节,村民们喜欢来到树下许愿祈福,已成为一种习俗,融进了他们的生活。



  舒姓家族定居白石岭后,崇文重教、耕读传家、乡贤辈出,如勤俭持家、振兴祖业的舒淦,投身教育、造福桑梓的舒日新……他们旌德扬善、表率示范,滋养了和谐乡风,厚植了乡村文化。


  时光用微妙的笔触一点一滴雕刻着白石岭,在青砖黛瓦间,斑驳的马头墙上留下岁月的印记,吸引了无数游客、画家、摄影爱好者前来探访、创作,捕捉古村之美。随着名气越来越大,白石岭也一改过去“藏在深山人不识”的命运,成了远近闻名的摄影写生基地和备受瞩目的“网红村”,2022年成功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如何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当地党委、政府着手开展古民居保护修复、充分挖掘文化资源,通过引进实力企业,对古民居进行活化利用,大力发展民宿经济,用文旅产业激发古村发展内生动力。



  2023年,石台县引进原生宿集酒店民宿项目,在白石岭打造了集观光度假、康体养生、民俗创意等为一体的高端文旅康养度假基地。


  “民宿外表修旧如旧,内部装饰很现代,在这里可以感受中国美丽乡村的魅力。”春节期间,加拿大游客LESTERJULIEANN专程赶来白石岭,沉浸式体验古村特有的风情。


  如今,白石岭仍在“蝶变”,人们把咖啡馆、书屋、非遗展演等新业态、新场景植入了大山,让古村多了一份文艺气质。当你再次踏上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内心安定之余,还能感受到一股“潮范儿”,山中生活被重新定义。


  沉睡了数百年的白石岭,终于在这个美好时代,迎来了春天。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浙江桐庐16个国字号传统村落

古镇古村 2025-03-24 0

杭州富阳9个绝美古村落

古镇古村 2025-03-21 0

画中窥窗——饱览大宋建筑风华

皇家园林 2025-03-19 0

盘点山东古村落,惊艳全中国!

古镇古村 2025-03-05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