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天水伏羲庙:华夏文明的建筑史诗

2025-04-30 10:22网络8861

  在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西渭河入川处,有一山兀然崛起、形如龙首,此即著名的卦台山,相传是伏羲氏画卦之所。早在晚唐时期,陇右先民即在此立祠,祭祀伏羲氏。历经千年兴废,卦台山伏羲庙将祭祀功能、人文历史、空间审美与精神内涵完美结合,成为国内伏羲庙建筑群中格局独特的罕见一例。这座庙宇,便是被誉为“人文始祖”伏羲祭祀之地的伏羲庙。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访与朝圣。


▲卦台山(图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仅用于学习交流)


  伏羲庙,原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伏羲路110号,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古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为中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


  伏羲庙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伏羲庙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伏羲庙目前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1年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格局


  伏羲庙坐北朝南,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包括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


▲伏羲庙(图源甘肃省文物局,仅用于学习交流)


  主要建筑


  牌坊


  伏羲庙牌坊原有三座,即“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开物成务”牌坊。


  “开天明道”牌坊在大门前,处台基之上。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清乾隆六年(1741年),秦知州李宏邀进京觐见回任的西宁道杨应琚书“开天明道”匾以更替已佚失的“太昊宫”匾。清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重修,并对“开天明道”匾重新翻刻。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牌坊通高11米,面阔3间计10.5米;檐楼三架,两级庑殿顶,累经重建,依旧呈明代建筑风格。


  “继天立极”牌坊和“开物成务”牌坊,在台基前当街。前者在东,后者在西,跨街而建,两厢对峙。东牌坊界伏羲庙东墙,西牌坊界西墙。牌坊下各立一石,铭文告诫过往行人:骑马者下马,乘轿者下轿,以示对伏羲的崇敬。牌坊为明嘉靖十年(1531年)创建,清乾隆四年(1739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重修。


▲开天明道牌坊(图源甘肃省文物局,仅用于学习交流)


  先天殿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建筑群的主体建筑。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1483~1484年)创建的太昊宫是其前身,但原宫址未必是今殿址。嘉靖二年(1523年)扩建,时榜书“先天”因伏羲先天八卦而名。清朝年间屡经重建,始成今制。先天殿面阔7间,进深5间。殿雄距宽阔的露台之上,庄严宏伟,重檐歇山大顶衬以龙吻脊、雕花天宫宝刹,显得高贵典雅,气度非凡,虽屡经重修,依旧呈明代风貌。上檐殿身七架,下檐周匝回廊,间架结构自然,比例尺度合理。正面明间、次间、尽间隔扇门窗雕以龙、凤、仙鹤、麋鹿等吉祥动物图案,饰以牡丹、艾叶、松枝等植物,华丽精美。因阅历久远,色彩斑驳,时显苍桑气息。殿内伏羲圣像高3米有余,手托八卦,目光如炬,正襟危坐神龛中,灵气逼人。殿顶棚以井口天花和藻井(在正中)相伴装饰;井口天花镶嵌伏羲六十四卦卦象图,而藻井施绘河图和伏羲先天八卦图,将装饰和伏羲氏的业绩紧密结合,别具特色。


  朝坊


  朝坊分列于先天殿前东西两侧和太极殿前东西两侧,相向对称分布。中院、第三院都有。明嘉靖二年(1523年)创建,当时有20间。清乾隆四年(1739年)修葺6间,新建14间。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重修10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改建为16间,即中院先天殿前东西各5间,第三院太极殿前东西各5间;现存太极殿东侧3间,悬山顶,土木结构。1989年,天水市政府投资在先天殿露台前东西两侧重建朝房各5间,出廊式悬山顶砖木结构。朝房是仿宫殿式建筑设置的,按古代惯例,文武官员上朝前先在朝房做准备活动,或面浴或整衣冠,而后静待金銮殿的上朝钟鼓声。文官居西朝房,武官居东朝房。伏羲庙的朝房平时闲置,举行祭典时用以接待官员或相关人员,成为小憩用茶的场所。


▲伏羲庙(图源天水市人民政府,仅用于学习交流)


  伏羲庙不仅以其宏伟壮观的建筑群,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妙与辉煌,更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成为了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从庙宇的巧妙布局到建筑构件的精致雕琢,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和谐共生的哲学思考。这些建筑特色,不仅彰显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伏羲文化的尊崇与传承。


  伏羲,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智慧与贡献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与生活。伏羲庙作为祭祀伏羲的重要场所,不仅承载着对先贤的缅怀与敬仰,更成为了传承与弘扬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这些凝固于建筑中的文明密码,正通过每一场祭祀仪典、每一部修缮典籍、每一次学术研讨,将上古先民的创世精神注入当代文化血脉。当晨钟暮鼓在先天殿的飞檐下回荡,八千年前“一画开天”的文明曙光,依旧在木石构筑的时空中薪火相传。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天水伏羲庙:西北地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

庙宇寺院 2019-10-15 诸葛连弩 0

推荐更多

盘点中国10大佛教圣地

庙宇寺院 2025-04-28 0

金华磐安9个绝美中国传统村落

古镇古村 2025-04-22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