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元阳哈尼梯田:原生态的农耕文化

2022-12-09 11:20红河文旅20667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南岸哀牢山上的元阳梯田,是哈尼族祖先于一千多年前开始依山而塑造的地貌,面积共十九万亩,养育了近三十多万农业人口。它既是中国原生态梯田的杰出代表,亦是世界农耕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


  2013年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成为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其意义不仅仅限于中国又增加一处世界遗产,更在于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作。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哈尼梯田分布从山脚延伸至海拔2000多米的山巅,级数最多可达3700多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杰作。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千百年延绵不绝,至今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其结构、内涵、组成要素和环境千百年来未被根本改变,传统的耕作体系至今还很活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哈尼族的先民“和夷”便活动于今四川省大渡河南岸及雅砻江以东地带,并已从事农耕。由于民族矛盾和战争的原因,哈尼族被迫离开其起源地,经辗转迁徒,至隋唐时期,一部分定居于滇南哀牢山区的哈尼族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梯田农业。唐人樊绰《蛮书▪云南管内物产》说:“蛮治山田、殊为精好。”从当时云南各少数民族治理“山田”的技术来看,唯有哀牢山区的哈尼族梯田达到“殊为精好”的水平。


  在哈尼族先民迁徙到哀牢山区定居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其生计除农业以外、狩猎、采集还占有重要地位。人们选择向阳平缓的山坡居住,进行刀耕火种、种植旱稻、荞子、芋类等旱地作物,为了保持肥力,将坡地改为台地,几年后,台地自然沉降稳固。后来开渠饮水,进行灌溉,形成了梯田。



  挖筑梯田从最底层开始,根据坡度大小,设计梯田的宽窄和长度,从上到下挖土,以脚踩和用锄头背敲打等办法夯实台地,台地边缘沿地势弯曲伸展,所受压力均匀不易崩塌。台地在尚未挖通水沟之前,仍种植旱地作物,通过施绿肥、挖翻等反复耕作,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含水率,使得台地生土熟化。台地经过日晒雨淋自然沉降,形成稳固的基础后便可灌溉并垒筑田埂。如此逐级向上开垦,便形成长短不一、宽窄不等、层层叠叠、波浪状阔的梯田。


  哈尼族根据长期对自然的观察,创造了自己的历法,按照自然物候的变化来安排各种农事,祭祀以及家庭生活。哈尼族梯田一年只种一季作物,秋收后到翌年插秧之前闲置土地。栽秧株距无规则,每丛秧苗1—2株,农历二月撒秧,四月移栽,九月上旬至十月上旬收割。梯田难以使用大规模农业机械,因此哈尼族人采用传承千年的传统耕作方式耕作,每年耕作需要经历挖头道田、修水沟、犁、耙施肥、铲埂、修埂、造种、泡种、放水、撒种、薅草、拔秧、铲山埂、割谷、挑谷、打谷、晒谷等20余道工序。


  一年一季的生产使梯田有充分的恢复土壤肥力的修养期,加之天敌灭虫、人工除草,是天然的有机种植。再者,聪明的哈尼族人利用自然、地理特点,将哈尼村寨中平时积蓄的人畜粪便“积肥塘”中的农家肥,和夏季雨水从森林中冲刷出的腐殖质引入梯田,营养秧苗。这样形成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森林、村寨、梯田和河溪互补,形成了专家们后来总结出来的哈尼梯田生态环境“四素同构”的和谐系统,堪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水是万物之源,是哈尼梯田的重要生命线,为了保障成千上万亩梯田,聪明的哈尼人秉承《四季生产调》和《哈尼哈吧》等哈尼古歌的指导,以“木刻分水”制度、“沟长制度”,由德高望重的老者牵头协商,根据各村寨、需灌溉梯田面积的大小,约定每条水沟应该分得的用水量。同时,为了保证分水公平公正、计量准确,哈尼族人选用质地坚硬的木材刻出开口宽度大小不同的横木,制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的明渠流量计——木刻分水器,保证了每块梯田都能得到约定的用水量。至今,为传承保护哈尼梯田,地方政府以投资修建引水沟渠约590多条,灌溉面积约为22.2万亩。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亩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古代农耕文化——宋代劝农制度

农耕文化 2024-03-06 0

农旅项目开发,如何与村民搞好关系?

农耕文化 2023-12-26 小探马 0

非遗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

农耕文化 2023-12-21 潘洪国 0

汉字中蕴含的古代农耕文化

农耕文化 2023-12-18 丽丽 0

推荐更多

茶文化景观的活态营造与非遗沉浸体验

特色小镇 2024-04-26 罗丹利 0

“微短剧+文旅”风起时

乡村振兴 2024-04-25 王彬 0

郭庄——杭州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 2024-04-23 0

民宿,首先是一个“家”~

名居民宿 2024-04-22 0

8个民宿创业需要注意规避的坑

名居民宿 2024-04-19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