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吾国吾乡首页 频道列表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样稿三

2021-03-19 13:15网络19643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


  2003年以来,全省各地顺应广大农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住条件诉求,一以贯之、扎扎实实地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建设美丽中国在浙江农村的具体实践,农村大地环境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美丽浙江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建设美丽乡村,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重要载体,是建设“两美浙江”的基层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推手。必须以新常态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大建设的力度和热度,拓展建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激发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活力和强大动力,深刻转变农村建设方式、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全面开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境界。



  (一)建设美丽乡村,是缩小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差距的需要。


  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和水平上有差距。这几年我省按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财政对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投入向农村倾斜机制,逐步形成了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体制。但是农村依然是洼地、是短板,在某些公共资源在城乡配置上依然还存在城优乡劣、城高乡低、城乡二元的问题,特别是城乡之间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交换上仍很不平等。必须坚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协调发展”的理念,按照均衡、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把美丽乡村作为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利用的新平台,建立起“资源往城里流、资金往农村流”的双向流动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更多地用于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上新台阶。


  (二)建设美丽乡村,是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需要。


  收入登上两万元台阶。2015年浙江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25元,继2009年“破万”后,2015年再登“两万”新台阶,成为全国3个破“两万”的省(市)之一,绝对值连续31年位居全国省区第一,绝对值仅次于上海市。全省11个市中有9个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其中最高的嘉兴市为26838元;最低的丽水市为15000元,也比全国平均高3578元。


  城乡收入比持续缩小。浙江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从2009年的2.46∶1缩小到2015年的2.07∶1,比全国平均的2.73∶1小0.66。连续6年保持缩小态势。全省有7个市的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在2∶1以内,最低的嘉兴市仅为1.70∶1。浙江已成为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最小的省份。


  2015年收入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浙江农民收入增速比上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是2005年以来首次快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第15位,排名比2014年前移了9位。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家庭人均纯收入4600元以下贫困现象全面消除。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要保持浙江农民收入持续、全面、较快增长还有不少困难。


  1、从农业领域增收看。农业发展面临的“天花板”、“高地板”和“紧箍咒”问题尚未真正破解。即“价格和补贴的天花板”、“劳动和土地成本的高地板”、“资源和环境约束的紧箍咒”。农业劳动力工资、土地租金、流通成本、资金成本居高不下,加上自然风险和市场价格波动,农业比较效益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


  2、从工业领域看。我省市场改革取向早,民资丰厚,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农民群众大多在二三产业就业,收入也多来自非农产业,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52.6%提高到62.0%。过去我省农民增收主要是靠农民转移就业不断扩大带来的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长,现在,一方面,我省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已基本完成,再靠扩大农民转移就业来提高农民收入已经越来越难了。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度影响下,经济下行压力大,我省的中小、微小企业转型发展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农民收入的结构性问题与我省产业的结构性问题正在形成历史性交汇,再靠增加工资来提高收入越来越困难。



  3、从生活生计成本看,维持农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的成本节节攀升。


  因此,必须在巩固传统增收渠道的同时,拓展农民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新门路,充分发挥美丽乡村“美村富民”的功效,大力培育和发展互联网+、旅游+、生态+、文化+、运行+等多元化的农村新型业态。


  民宿的雏形可以追溯到五十多年前的英国西南部,为了增加收入,当地人采用BED AND BREAKFAST的经营方式提供“住宿和早餐”的家庭式招待。后来,这门“房经济”漂洋过海,法国、台湾地区都涌现了出色的民宿经济,当前的民宿讲究的是个性、特色、味道和私人定制


  台湾的民宿要有“七个头”:


  1、有看头:最旖旎的乡村美景;


  2、有玩头:最个性的深度体验;


  3、有住头:最温馨的特色民居;


  4、有吃头:最健康的乡间料理;


  5、有买头:最精美的手工艺品;


  6、有学头:最自然的科普知识(农业DIY);


  7、有疗头:最品质的环境理疗(大氧吧)。


  农家乐、民宿都要有“家+”的理念,既是我的家,也是你的家,更是我们的家。


  (三)建设美丽乡村,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需要。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生态文明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以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第二阶段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第三阶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习总书记在视察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时指出:“余村人下决心关停矿山是高明之举,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其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贯彻“两山理论”要念好“三字经”:治、养、转。


  治:驰而不息抓好环境治理。


  养:久久为功涵养生态环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涵养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转:不遗余力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村建设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向绿色化转变。方式不绿色,美丽乡村就一定会失色。



  总书记在论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出特别强调“就是”是有条件的,是需要我们努力转化的,是需要克服一些困惑的。


  生态环境优越的山区,要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崛起之路,有三大困惑:


  一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山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净外出,空心化、老龄化问题严峻。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地区特别是山区出现了以留守老人、留守儿童为标志的空心村,同时也产生了发展能力的空心、崛起信心的空心、社会伦理的空心以及传统文化的空心,这是一幅令人心酸的空心图。


  二是“山穷水复无路,山高路远坑深”(很多地方的村名都叫什么什么坑的,阴坑、阳坑,东坑、西坑,这个坑也是坑人的坑,坑爹的坑)。山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比较滞后,水、电、路、气、网等不完善、不配套,大好河山只能晒着太阳、陪着月亮。


  三是“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山区生态资源充沛,但大多处在江河源头地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核心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地区,生态保护与发展富民的矛盾比较尖锐。


  (四)建设美丽乡村,是改变农村环境面貌、推进生态文明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也付出了较大的资源环境代价。广大农村作为全省工业化发展的初始基地和初级基地,各类资源被过度利用,工业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村环境日趋恶化,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日益加大。保护和修复农村生态已成为全省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急中之急。


  这里重点谈谈“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项工作。思想认识与行动成正比,没有高度的思想认识就没有真正的行动。认识的高度、共识的强度决定了我们行动的力度。现就“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再谈四个观点。


  一是以水为净,方能全链条净。


  二是以水为景,方能风光无限。


  三是以水为镜,方能转型升级。


  四是以水为经,方能牵动全局。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谨防美丽乡村建设盲目西方化

乡村振兴 2022-09-01 张孝德 0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样稿五

乡村振兴 2021-03-19 0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样稿二

乡村振兴 2021-03-19 0

推荐更多

年轻人去乡村生活的5种诉求

乡村振兴 2024-11-21 王雪锋 0

叶圣陶《苏州园林》

皇家园林 2024-11-20 0

“网红村”——乡村振兴新物种

乡村振兴 2024-11-07 0

黄姚古镇——朴素的岭南韵味

古镇古村 2024-11-05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