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泉州蚵壳厝 重现海丝遗韵

2020-07-22 13:40福建新闻广播8757

  在泉州蟳埔一带,“蚵壳厝”绝对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拐过晃眼的厝角,运气够好的话还能与越老越俏的蟳埔女打上一个照面,留下海滨小镇独有的悠长余韵。


  有意思的是,这种富有泉州特色的建筑,所用的牡蛎壳却不是“本土制造”。根据学术界的考证,它们随返航的贸易商船而来,最初是作为“压舱物”存在。因此,根据泉州海上贸易的线路和牡蛎的品种推断,它们极有可能来自于东南亚或南海北部的沿海。



  元明已出现的“环保屋”


  泉州修建“蚵壳厝”的历史悠久。据考证,其建筑的思想源头可追溯到古闽越时期,相传当时的先民已拾取蚵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到了元末明初,泉州蟳埔地区的“蚵壳厝”鳞次栉比,大量涌现。


  值得关注的是,这种屋子已有现代环保屋的雏形。它一般采取内为砖、外为牡蛎壳的筑造方式——内墙由杂碎土石或砖石砌成,外墙则层层叠叠以牡蛎壳黏合。


  因泉州地区多雨水,牡蛎壳的外墙能保护内墙不受雨水侵蚀。加上筑造时,牡蛎壳一般以凸面朝上,并稍微向外倾斜,这样的设计更利于排水。此外,牡蛎壳也便于反射阳光,一个夏天下来,屋子里并不会因为阳光直射而产生燥热之感。最重要的是,“千年砖、万年蚵”,得益于牡蛎壳不怕虫蛀的特性,这样的屋子也更坚固。


  当然,用蚵壳装饰的屋子,较之寻常的砖瓦房,也更多了几分俏皮的立体感,富有浓烈的海洋文化气息。



  蚵壳或来自东南亚等地


  “蚵壳厝”是泉州地区的特色建筑,但它的原材料牡蛎壳却不是泉州“本土制造”。相反,它还是漂洋过海的“舶来品”,非常神奇。


  蟳埔旧时是泉州“海丝”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满载丝绸、瓷器的商船从蟳埔港起航,沿着海岸线在浅海水域航行。依照海上贸易的踪迹,中国商船一般会在海南、马六甲等地中途停靠,改换小船后再驶往东非和北非。


  也就是说,返航的商船因售空货物易重心不稳,需要一些“压舱物”来平衡船只的重心。因此,船员们会就地取材,将散落在海岸上的牡蛎壳收集起来,变成“压舱物”带回来。所以,牡蛎最有可能的来源,就是中途停靠的地方。



  期待“复活”的独特民居


  这些牡蛎壳从东南亚等地漂洋过海来到泉州后,被堆放在蟳埔海边。元末明初,泉州屡遭倭寇侵扰,先民疲于奔命,无力新建房屋。于是,他们便因地制宜,把散落的牡蛎壳加以利用,打造成特别的“蚵壳厝”。


  历经岁月洗礼,如今蟳埔的“蚵壳厝”已留存不多,目前仅剩下60座左右,其中不少还有颓败的趋势。当然,大部分“蚵壳厝”也人去楼空。在厝边遇到盛装的蟳埔女,已经是难上加难。


  如何保住这些独特的建筑,让它们的美穿越岁月,还能继续“盛放”下去,相信是不少人应该考虑的问题。

反对 1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世界罕见的民居建筑——蚵壳厝

建筑百科 2020-05-14 0

推荐更多

宋代官式建筑木构架类型

建筑百科 2024-09-13 0

古建筑门楼墙饰之砖雕

材料百科 2024-09-12 0

汉服上的神话故事纹样

搭配 2024-09-11 李思雨 许诺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