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2019全国两会关于非遗保护传承的这些声音

2019-03-11 09:3213309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正在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然而如何让非遗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不仅依然散发出传统的魅力,也鲜亮地活在当下、绽放活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值得深思。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本身就是非遗传承人。关于非遗保护传承,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湘绣独创针法鬅毛针传承人成新湘呼吁,让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项目“活”起来,尽快走出传统工艺美术和非遗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



  成新湘建议,工艺美术行业主管部门及文化、财政等部门联合出台行业扶持政策,通过成立专项扶持资金或基金,支持举办传统工艺美术节会活动、传统手工技艺和非遗项目创办生产性工作室、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带徒授艺等多种方式。对国家级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分别设立带徒授艺津贴,对大师建立工作室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以发挥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引领行业传承发展。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好工艺美术行业组织的服务职能,支持行业组织在推动产业发展和传承保护重大事项中发挥协调作用,明确其公益服务方面职能。研究落实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运行标准经费,持续推动非遗等传统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渤海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关于建立国家级传承人博物馆,促进地方本土非遗保护工作;一是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旅游产业。



  据孙艳玲介绍,我国有3086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担负着非遗传承的重要使命,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这些传承人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一是大部分传承人都是在地方土生土长,发展空间小,生命力薄弱;二是大部分传承人年龄偏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三是因为资金匮乏,持续发展力不从心,大部分非遗传承前景堪忧。要改善这些不利局面,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她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建立国家级传承人非遗博物馆,通过国家和社会的支持,让更多的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非遗能够传承下去和展示下去,发扬光大。


  此外,孙艳玲提出非遗与旅游的结合需要更多的思考。她认为非遗项目重在传承保护,把它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只能适度,否则适得其反。目前,我国许多地区对于非遗融入旅游的认识不到位,开发程度还很低。为此,孙艳玲建议要加强文旅融合,推进非遗进景区。把具有代表性魅力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作为提升旅游景区品位的重要元素,既有效延伸了旅游产品链,也让非遗项目得到了活态传承。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建水紫陶传承人田静呼吁国家支持非遗手工技艺成立公益技能培训机构。


  田静希望在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的基本原则指导下,发挥传统工艺覆盖面广、兼顾农工、适合家庭生产的优势,扩大就业创业,促进精准扶贫,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保护与继承建水紫陶传统技艺,技艺传帮带,为行业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才。具体以建水紫陶来说,田静希望更好地开展紫陶技能传习工作,用公益事业探索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让更多的农村青年掌握一门技能,通过紫陶技能传习中心,保护与继承建水紫陶传统技艺,免费技艺传帮带,为行业培养数百名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青年,带动更多人就业创业。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浅谈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政策法规 2024-11-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