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如园发掘面积两千平方米,出土文物千余件

2017-08-04 11:30中国文化报9543

延清堂大殿遗址东北角发现的假山及周围环绕的道路
 

延清堂东侧道路旁存有《披青蹬》石刻文字

  “如园的发现,在圆明园考古史上独具意义。”近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组长张中华除了在考古工地埋头干活外,还客串“导游解说”,接待一批批纷至沓来的媒体记者。对于这项工作,他感到乐此不疲:“社会对圆明园考古最新进展的关注,是对我们工作价值的肯定。”

  江南园林首露真容

  自1996年开始,圆明园遗址公园先后进行了3次考古发掘,目前正在进行的发掘自2013年开始,计划将在2020年结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发掘项目。近日,圆明园如园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发掘面积为2000平方米,出土文物上千件。

  如园位于圆明三园之一长春园的宫门区东侧,东、南均倚长春园外墙。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基本建成,仿自江宁(今江苏南京)瞻园,即明代中山王徐达的西花园,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行过大规模重修。重修后的园林建筑包括延清堂、含碧楼、芝兰室、挹霞亭、静怡斋、锦縠洲、观丰榭等。

  “目前,大部分建筑遗址已经揭露,发掘面积达90%.”自2014年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圆明园课题组成员张利芳便一头扎进如园考古工作中。她向记者介绍,通过两次考古发掘,目前已基本摸清了如园遗址在嘉庆时期的布局、形制和工程情况,展现了当时的设计师和工匠建造圆明园的精湛技艺。

  如园遗址在地下埋藏较为完整,是发掘的首座仿江南园林建筑景群。在工作间隙,张中华经常和同事们坐在遗迹旁,畅想百年之前的皇家盛景:园林布局小巧精致,疏密合宜,一步一景;湖池假山点缀其中,道路设计十分美观。“可以说,如园处处彰显着江南园林的自然情趣与意境。”他告诉记者。

  宫殿亭台交相成趣

  “发掘前,整个如园几乎是一片平地,仅有静怡斋附近还剩有零星的断壁残垣。”张利芳介绍,伴随着发掘工作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地下景观”重见天日,往昔美好的园林画卷逐渐铺开。

  延清堂是如园的正殿,也是其规模最大的宫殿。大殿前临清池,可观赏荷景;后有碧湖,可乘船出游。时至今日,铺地之砖尚存,其中金砖较多,大多有明显的过火痕迹;粉彩地砖花纹精美、质地优良。“这些铺地砖上的过火痕迹表明殿内设有暖阁,此外,这些地砖也具有一定的装饰功能。”张中华说,这种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的文物渐渐显露出来,让考古工作者们激动不已。

  在如园遗址内还发现了完整的路网,几乎各建筑之间均有道路相连。道路主体由方砖铺设,两侧由鹅卵石铺设散水,散水的个别部位铺成花卉图案。道路旁边还有排水沟,方便疏导雨水。路网系统设计科学合理,漫步其中,令人深感古人智慧的高妙。

  在延清堂东侧道路旁,刻有“碧萝青藓午阴凝,沿蹬寻幽缓步登。小憩方亭欣造极,披襟挹爽早秋澄”的石块,为嘉庆帝御制诗《披青蹬》。在含碧楼月台处,也发现了御笔石刻。其中一块残断的石条上刻有“御题”二字,之后钤两方篆书印章,首钤“嘉庆御笔之宝”,末钤“夙闻诗礼凛心传”。另一块石条上能清晰看到“朱华翠”“盖满池”字眼,推断应是一首题咏荷花的诗文。“这些文字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通过佐证史料,猜想清代帝王当年在这里欣赏什么景色,还能进一步推测园中的植物景观布局。”张中华介绍。

  更多谜团将被揭开

  圆明园管理处文物考古科科长陈辉也为这些最新的考古发现倍感兴奋。在他看来,这样经典、精致的中式园林建筑是圆明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圆明园,大家可能比较了解的是西洋楼、大水法等西式建筑,但其实这些只占全园建筑的很小部分,传统的中式建筑才是主体。”他告诉记者。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式建筑往往以土木结构为主,经过大火、战乱,基本已不复存在。

  “有生之年也许仅仅能完成整个园区面积10%的发掘。”张中华介绍,目前,发掘出土的文物已进入实验室,考古人员将花费至少两三年的时间逐一修复。如园第三期考古工作也在筹备中,更多谜团将逐步揭开。

  在张中华眼中,圆明园考古是一条漫长且值得求索的道路。“考古工作具有科研和社教的双重意义,能够呈现更详实的历史证据,除用作科学研究外,让大众了解历史、铭记过去,是考古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他告诉记者。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圆明园里的儒家文化

建筑百科 2023-10-18 赵连稳 0

清帝在圆明园的室内都养了什么花?

历史解说 2023-01-06 李卓阳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