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美国博物馆中的外迁古建

2017-07-13 16:009667
  在波士顿东北郊有一个叫塞勒姆(Salem)的海边小镇,镇上有一个迪美博物馆,馆里有一处从中国整体搬迁而来的清代徽州院落“荫馀堂”。这座200多年历史的院子原本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黄村,由于长时间无人居住已破败不堪,正好有个美国史学家路过就买走了,1996年装箱运往塞勒姆保存至今。

  笔者曾在迪美博物馆做过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研究,对这个僻静的小镇有着特殊的感情,回望“荫馀堂”,院子被巧妙地嵌在博物馆的新旧建筑之间,墙背后花窗之外是一条小路,沿着这条路可以看到一个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墓园和一片斑驳废弃的木屋。看到这种场景不禁让人唏嘘,古建的命运难道真的只能坐等异地保护吗?

  对于博物馆古代建筑异地保护的理解,以前只是简单地认为这些尽是掠夺性的破坏与移动,看到博物馆里被切割拼装的壁画和雕像就忍不住叹息。然而当真正了解了博物馆的故事以后,才知道抛开经济和政治的原因,无论何种文化,博物馆真的是能够为人类尽可能留住美好回忆的地方。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内有一处从埃及整体搬迁过来的丹铎神庙。据说,在埃及建设阿斯旺水电站的时候,必须淹没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神庙,埃及政府便送给了美国以感谢他们帮助保护文物。本来选择安置在华盛顿或者波士顿,后来为了避免户外侵蚀,最后决定放置在大都会博物馆。但埃及政府有一个要求,必须让神庙每天都能见到太阳,所以大都会为它建了座玻璃房子,让阳光每天都能照耀神庙。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专家对神庙及文物进行了大量的保护性研究,现在每个周末都会利用灯光技术呈现神庙内壁画的彩色原貌。

  哈德逊河边坐落着大都会的修道院分馆。这座中世纪风格的建筑原来是由从欧洲搬运过来的各种建筑部件和文物拼装再现的,现在还能从垒起来的石砖上看到搬迁时候留下的编号。目前这里是完整的修道院建筑兼具博物馆展厅,由神圣的祭坛、骑士们的墓葬、修士们的草药花园等组成。与前面所讲的整体搬迁不同,这里的建筑部件来自于好几座散落在法国、意大利野外废弃的中世纪修道院。很多废弃的建筑部件被当地农民搬到家里做成牲口圈等,后来有幸被发现再收集起来,实属不易。最后洛克菲勒家族出资收购来这批文物运到纽约,通过建筑师及史学家的研究最后拼装成一座完整的中世纪修道院。缺少的部分由惟妙惟肖的仿制品代替,如今除了文物旁边的注释牌,很难辨别是原始的还是仿制的。

  国际上对古迹保护的原则是“最小干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威尼斯宪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等都规定文物古迹应该进行原址保护,但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需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异地保护。如今,随着建筑物收藏的大热,国内关于古建筑的异地保护争议不断,主要是由于建筑离不开它的原生环境,所以任何搬迁都是对建筑的毁坏。或许上文讨论的这些可收藏的建筑的历史还没有那么悠久,所以既然有人买就有人卖。而有一些历史古迹却已经完全被遗忘,连卖都没人卖,如果能够获得保护就是对其生命最大的延续。

  很多美国博物馆的中国艺术展厅内总少不了壁画和佛像的搭配。壁画无论大小,佛像无论多寡,好像已成为一种陈设模式。例如大都会博物馆中山西广胜寺元代彩绘壁画《药师经变》和北齐彩绘石雕观音立像组合;波士顿美术馆中山西华岩寺明代彩绘壁画《摩诃波阇波提夫人与婴儿佛陀》和隋代观音菩萨立像组合;费城美术馆中的北京智化寺明代大殿穹顶木制藻井与壁画,以及北宋、南宋的彩绘塑像组合。这些叹为观止的壁画和大型佛像是被分割成一块一块搬运过来再组装起来的。阅读注释是件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博物馆的秘密都藏在里面。通过注释可以发现,很多都是因为建筑毁坏、年久失修以及无钱修缮,正好被外国文物商收购。这些建筑也因为文物的缺失而变得不再完整,这种支离破碎的状况甚至比整体搬迁还要令人心痛。

  最近波士顿麻省理工学院展出了一件装置艺术,是由两万多片激光切割的塑料片组成的矩阵,每一块上面都刻着一件在战争中消失的中东地区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品。远远看去这些半透明的绿色小点组成了一座古代建筑外观,但是它又是半透明的、若隐若现的。也许我们并不想它们就此消失,它们最好呆在原地,如果它们不能受到应有的保护,也只能采取别的办法,异地保护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以数字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行业动态 2025-01-15 0

关于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探讨

行业动态 2024-03-07 祝兵 0

博物馆智能化四个要点

行业动态 2024-02-28 黄青松 0

推荐更多

香——古人的生活搭子

东方文化 2025-01-13 沈小香 0

中国古建筑乾清宫的色彩有何寓意?

建筑百科 2025-01-11 周乾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