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历代王朝迁都的原因及迁都的总趋势

2025-01-14 13:11网络22435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历史上没有千年不亡之国,也没有一成不变、长盛不衰的首都。伴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的首都也不断暴露出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也在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不断接受历史无情的考验,也在不断地流变与迁徙。


  (一)夏、商、周三代首都的迁徙


  夏、商、周三代统治的地域较小,主要是以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为中心,因此其首都也是分布在黄河流域,其中包括夏都斟??、商都西亳、商都殷、周都丰、镐和洛邑等,基本上集中在今洛阳、西安、安阳地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次迁都,即盘庚迁殷和周平王东迁。商族和商朝经常迁徙,在商汤建国之前曾迁徙8次,建国之后至盘庚之前曾迁都5次,故而历史上称之为商族“不常厥邑”,前八后五。商人的迁徙当然不是见异思迁,而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包括原来的首都因黄河泛滥而经常受害。盘庚迁殷主要是由于原来的首都地区地力下降,生产衰退;贵族生活腐化,引起人民不满,统治不稳。而盘庚迁殷之后则出现了商朝的中兴,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正是在这一基础上才出现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和甲骨文。此后273年商朝再未迁都。


  周朝的平王东迁主要是由于统治阶级生活腐化、政治黑暗,导致内忧外患频频发生,鬼方的军队乘机攻入西周的首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周平王在西方统治不下去了,只好东迁洛邑。当时秦国的祖先秦襄公曾率兵勤王,于是周平王将西方交给秦襄公去经营。此后秦国以此为根据地并建都咸阳,最后竟然灭二周、并三川,并最后灭掉山东六国,统一了中国。这大概是周平王所始料不及的。



  (二)洛阳作为首都的不利因素


  洛阳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古都,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若全面衡量,其先天不足也相当明显。首先,作为一国之都,洛阳地区的面积略显狭小,既容纳不了太多的人口,也没有雄厚的物质资源,一遇战事,便会感到周旋余地过小,可资利用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够雄厚。其次,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鞭长莫及,控制力比较薄弱。定都洛阳,制内易而御外不易。第三,洛阳地处交通要冲,在古代水陆运输都十分发达,这对于有效地统治全国以及刺激首都经济的繁荣都很有利,但“福兮祸之所伏”,每逢新旧王朝更替或天下大乱之时,这里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昔日雄伟壮丽的都城,总会在激烈的战争中沦为废墟。如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永嘉之乱”,北朝后期,高欢与宇文泰在洛阳地区的争夺战,安史之乱时争夺洛阳以及五代各派势力的战争等,都曾使洛阳受到严重破坏,有时“焚城中室屋俱尽”,有时“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故而洛阳城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反复毁坏又不断重建的过程,这期间造成的社会财富的浪费是不言而喻的。


  当古代中国的政治重心和经济重心俱在黄河中游和下游地区时,洛阳作为王朝首都的地位一时还难于被取代。但一当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转向东南,政治和军事重心移向北方之后,洛阳作为全国政权首都的优势便不复存在,而其原有的劣势则进一步暴露出来了。因此,北宋以后,洛阳便不可遏止地走向衰落,除了在宋、金时还一度保持陪都的名义之外,到元、明、清时,洛阳不过是河南府所辖的一座城市而已。“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北宋大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这句诗既反映了洛阳由盛变衰的历史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盛衰兴废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再繁荣的都城、再兴盛的国家也不例外。通过研究,逐步认识一个都城、一个国家盛衰兴亡的内在规律,正是史学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三)刘邦放弃洛阳、定都长安的原因


  刘邦建西汉,开始决定定都洛阳。娄敬认为不妥,对刘邦说:“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刘邦说:“然”,确有此意。娄敬分析道:“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室自后稷以来,积德累善十余世,经文王兴周,武王伐纣,不期而会者有八百路诸侯,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德取天下。成王即位后,周公平定了武庚之乱,“乃营成周洛邑,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当其盛时,天下和洽,效其贡职;及其衰也,则天下莫朝,周不能治。而刘邦则是以武力争得天下,“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夷者未起”,是不能与周朝的成康之时相比的。因此不宜定都于洛阳,而应定都于关中。他说:“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刘邦征求群臣的意见,群臣多为山东人,认为秦二世而亡,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北有黄河,南有伊洛,其固也足以恃。惟有张良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于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意见,即日起驾,“西都关中”。西汉与隋、唐强盛的事实,说明娄敬与张良的分析是正确的。长安与洛阳相比,洛阳的确“非用武之地”,而长安的军事优势却是相当明显的。


  直到明朝初年,御史胡子祺还曾上书,“请都关中”,甚至朱元璋也曾认为很有道理。其中说:“天下形胜地可都者四”,其中河东“其地苦寒”,开封“其地平旷,无险可守”,洛阳也没有“崤函、终南之阻”,“泾渭灞浐之雄”,“夫据百二河山之胜,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莫关中也”。只是由于漕运不便,朱元璋才没有采纳这一建议。



  (四)五代中的四代为何放弃洛阳,定都开封


  西汉之后,刘秀以洛阳为都,建立东汉,直到隋、唐以洛阳为东都,洛阳还曾兴盛发达了数百年。它的最后衰落是在唐末五代时期。黄巢起义之后,长安遭到较大破坏,唐中央政府不得不迁至东都洛阳。但由于军阀混战,洛阳也遭到了很大破坏,代唐而兴的朱温曾经被唐朝封为梁王,大梁(开封)成为其夺取天下的根据地。因此当其逼唐朝皇帝退位后,不仅将其国号定为“梁”,而且将其首都定为大梁。朱温在其即位诏书中,讲了他定都开封的理由,其中说:“古者兴王之地,受命之邦,集大勋有异庶方,沾庆泽所宜加等。”“用壮鸿基,且旌故里,遵令典,先示殊恩。宜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都。其东都改为西都。”为了摆脱唐朝旧势力的控制,将自己的龙兴之地升为首都,而将唐末首都洛阳降为陪都,这是朱温自己宣布的放弃洛阳、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


  代后梁而兴的后唐,自称为唐朝的继承者,故而在其建国之后“诏复以洛阳为东都”,并恢复了长安“西京”的称号,包括后梁改变的其他城市名称,后唐也全盘恢复了。这显然是为了表明自己是中原王朝的正统,是为了满足政治斗争的需要。


  而石敬瑭建立后晋后,“以大梁舟车所会,便于漕运,建东都于汴州,复以汴州为开封府,以东都为西京,以西京为晋昌军节度。”在这里,后晋主要考虑的是“舟车所会,便于漕运”,将交通运输,满足首都军民需要、便于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放在了首位。这正是开封取代洛阳为都的主要原因,自此之后,后汉、后周仍以开封为首都,从而为北宋以东京为都奠定了基础。


  (五)“兴也黄河,败也黄河”


  ——屡遭劫难的开封城


  与其他都城相比,开封是一座屡遭劫难的古代都城。它位于黄河南岸,其历次劫难多与黄河水患有关。但开封的黄河水患并非都是自然灾害,而是天灾与人祸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曾经掘鸿沟水灌城攻下了大梁,这应是开封史上敌对一方第一次利用河水攻城。自此之后,开封地区的天灾与人祸又不断发生。


  北宋初年,黄河是从渤海南部入海,宋人称之为“京东故道”。太平兴国八年(983年),黄河在滑州(今河南滑县)大决口,经澶州(今濮阳)、濮州(今苍县)、曹州(今荷泽)、济州(今巨野),东南流至彭城(今徐州)界入淮,时人称为“东流”。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又于澶州决口,形成了新河道,河水经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冀州(今冀县)、深州(今河北省深州市)、永静军(今东光)至乾宁军(今青县)入海,时人称为“北流”。宋朝大臣曾就“东流”、“北流”利弊反复争论,一派大臣从防辽的目的出发,力主回河东流,但三次回河努力都以失败而告终。这虽然不利于开封城的军事防卫,但因黄河河道距城远达200里,却无水患之虑。


  建炎二年(1128年),南宋赵构政权为阻止金兵南下,决开黄河自泗入淮,加速了“北流”河道的淤积。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从阳武改道,距离开封城仅有40余里。1234年,蒙宋联合灭金后,南宋军队为抢夺胜利果实,攻入开封;蒙古军与之决裂,在城北的寸金淀决开黄河,不仅淹没了开封城,而且引发了元代频繁而酷烈的黄河水患。文献记载的黄河280余次决口,多数发生在河南,黄河水曾经八九次冲进开封城内。由于黄河泛滥,开封一带河湖淤没,地貌尽改,形成了无数的沙丘与碱地,原来优越的地理条件丧失殆尽。


  明初十年曾以开封为陪都,称为北京。明初君臣还曾一度主张迁都开封,但黄河水患却严重阻碍了开封的发展。在明277年中,黄河决口的年份多达246年,而且大部分是在开封上下河段。黄河河道步步南徙,距离开封城仅有30里左右,而且河道高出地平线八九米,成为地上河、城上河,黄河水曾经6次侵入城内。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九月十六日,官军决黄河以淹李自成农民军,开封城顿成一片汪洋,城内居民37.8万余人,幸免于难者不到2万人,形成了一场空前绝后的浩劫。清代以后,黄河河道进一步南逼,距城最近处仅有20里左右,黄河水患有增无减。在中国古代都城中,没有一座城市像开封这样饱受水患之苦。


  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封犹如一个弄潮儿,由于其所处的水陆交通优势,曾经一度冲上了浪尖;但后来又由于其所处的地理形势,很快就长久地跌入了谷底。“兴也黄河,败也黄河”,开封城盛衰的历史的确与黄河有着直接的联系。



  (六)南京——偏安王朝的首都


  南京地区有虎踞龙蟠之险,总汇东南之富,水陆交通之便以及刚柔相济之美,因此曾为十朝古都。但从地理、气候环境看,南京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距离北部边防较远,不利于加强对北方的防卫;经济富裕往往带来民风文弱、重文轻武乃至生活腐化,会从内部削弱一个政权的总体国力;南京地区本身丘陵较多,平原较少;秦淮河河床狭窄,内河运输比较困难;再加上夏季气候闷热等,所有这一切又是南京作为全国性政权首都的不利因素。因此,在我国历史上,南京只是在明初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曾经成为全国的首都,在其他时期只是作为地方性政权、割据政权的首都,一般都具有偏安性质。


  (七)杭州的不足


  在中国七大古都中,杭州最缺乏帝都所应有的雄浑刚健之气。她那美丽的景致,宜人的气候,似乎更适合作为帝王的离宫别馆,而不适合成为帝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杭州能够成为南宋的都城,不仅对南宋统治者来说是一个权宜之计、临时措施,而且可以说是历史的偶然。“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这首妇孺皆知的诗句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以温柔乡、佳丽地作为首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八)从金、元、明迁都北京


  看中国古代首都迁徙的总趋势


  本人在北京学第四次研讨会上曾提交了一篇论文(见《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即《山河形胜之地,应运而兴之都——从金、元定都北京看北京的地位与特色》,其中分析了金、元迁都北京的原因,在此不再重复。而曹子西先生主编的《北京通史》第6卷专门列出一节《永乐迁都北京》,阎崇年先生的《燕史集》也专门写了一篇论文《明永乐帝迁都北京述议》,其中对明朝迁都北京的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


  纵观中国古代首都迁徙的历史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封建社会历朝首都的迁徙大致有一条从西向东、从南向北的迁移轨迹:在北宋之前,主要建都于西安、洛阳;北宋之后,主要建都于北京。而位于河南的开封和位于浙江的杭州,明显地带有一种临时与过渡性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之所以选择北京为其首都,正是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殊的历史机遇相互作用的结果——北京在中国政治地理格局中具备得天独厚、无可取代的优越区位条件,而封建社会后期这一地区又处于中国各族人民民族融合的中心地位。正如明永乐时文臣在上书中所说:


  “伏惟北京,圣上龙兴之地。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壤千里,山川形盛,足以控四夷,制天下,诚帝王万世之都也。”


  《日下旧闻考》也说:“若夫万里河山而都城位北,南向以收其朝拱之势,梯航车马,络绎奔赴,皆自南而北以奉神京,岂非古今一形胜哉!”北京虽然偏居中国北方,但沃野千里,山川形盛,足以控四夷,治天下;同时陆路、水路交通都相当便利,可以“梯航车马,络绎奔赴”,有效地解决物资供应问题;军事上又占据了有利地形,依山傍海,便于控制塞外的军事力量,也便于抵抗来自海外的入侵;最为重要的是,它还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使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巩固。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香——古人的生活搭子

东方文化 2025-01-13 沈小香 0

中国古建筑乾清宫的色彩有何寓意?

建筑百科 2025-01-11 周乾 0

“黼黻”怎么读?——图说龙袍十二章

东方文化 2025-01-09 思明居士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