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穿越历史,古人看病是否困难重重?

2024-12-05 10:44艺术的知与行15766

  “生老病死”是我们躲不过去的大难题,古时候医疗条件落后,甚至感冒都能要了你的小命。


  虽然如今的医疗体系比起以前已经很发达了,一些大的疾病也能够治愈或者延长生命,但是“看病难、看病贵”是如今这个社会抹不过去的话题,穿越历史,古人会不会和我们一样有这样的问题呢?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得皇太后高氏赏识,东山再起,出任杭州知府。这是他一生中第二次在杭州做官。


  谁知,刚一到任,杭州就遭遇了严重的水灾。水灾过后,晚稻刚刚插下,杭州又闹起了旱灾。一涝一旱,当地的米价蹭蹭上涨,百姓的温饱问题很快就成了苏轼上任后的大难题。


  祸不单行的是,受旱涝影响,瘟疫在灾后迅速蔓延开来。当地百姓贫病交加,饿殍遍野。一时间,杭州从人间天堂变成了人间炼狱。


  苏轼赶紧向朝廷求援,并迅速组织灾后重建团队,赶赴灾区指挥救灾工作。


  为了尽最大可能救助没钱看病的底层百姓,防止瘟疫扩散,苏轼自掏腰包,用自己的私财与州府的公帑合资盖起了一座临时的“病坊”,并交由附近的寺院管理。


  按照苏轼的规划,新建的病坊由政府统一出资安排医师坐诊。病人按照病情的轻重缓急,可在病坊中得到免费治疗。同时,病坊还承担受灾地区百姓的粮食救助工作。


  经过苏轼的有效治理,杭州的灾情很快得到了缓解。而这座病坊在苏轼离任后,仍旧发挥着重要的疾病防治作用,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安乐坊”。


  从后世的眼光来看,苏轼建立安乐坊的善举,竟在无意中建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公私合营医院。


  为何古人看病困境重重?


  清代《寿字帕》也有这么一个故事,曾经县城里有一个姓赵的名医,看病手段出神入化。但是,虽然他的看病手段高明,但找他的人真的不多,因为诊费太贵了,他的出诊费就需要5两银子,相当于看一次病几乎是半年收入没了。


古代的医馆


  在四大名著《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桥段,贾宝玉请大夫进大观园给晴雯看病,临走给了大夫一两银子的诊金(不含药费,相当于挂号费)。


  《红楼梦》的成书时间大概是清乾隆年间(1791年),那个时候的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现在人民币450-750元左右。


古代

1两银子=1000文

1升大米=1.5斤大米=10文

1两银子=150斤大米


现代

1斤大米3元-5元

150斤大米=450-750元

所以,1两银子=450-750元

请大夫出诊一下挂号费要这么多钱???

古代看病还真是贵到离谱!


  古时人们生产力水平低下,看病对于普通家庭真是不小的负担,「因病致贫」的情况太常见了。著名国医李可先生就曾有一句话,真是对当时穷人看病的高度概括:「农村患者,非到危及生命,不敢言医。一发病就成九死一生之局,因不及救治而死者,屡见不鲜,人间惨事,莫过于此。」


  贫穷、医学的落后、战乱、条件恶劣……都是横亘在古时人们面前的难题。也正是由于时代和医学的局限性,在古代,甚至只是一场小病就可能夺走人们的生命。


  医学的窘境,不仅局限于这些残酷的现实条件与环境,更重要的是,还有人们思想上的禁锢:宗教、迷信、愚昧等等都是笼罩在旧社会的重重阴影。


  01/宋画《大傩图》


绢本 立轴 设色 67.4x59.2厘米


  宋画《大傩图》轴,无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他们装扮奇特,手持各种道具,着各式各样的帽子,身上佩戴多种多样的装饰物,生动活泼,淳朴可爱,动作稚拙,投入忘情,驱傩逐疫。正所谓“古人画人物则取故事,画山水则取真镜,无空作画图观者”。


  古代中国不论是宫廷抑或是民间,最早出现的节日与风俗都带有驱除邪祟的性质。


  傩是古代传说中驱除瘟疫的神,它渊源于上古氏族,是社会中的图腾信仰,经过发展成为原始巫教中的一种仪式,在逐步演变成为带有固定目的和内容的节令祭仪。


  大傩仪在北宋后期南宋初期发展到极为鼎盛的阶段,成为包罗万象的节日狂欢,期间也加入了许多颇具娱乐性的乐舞表演,而民间的驱傩仪式则没有宫门中那般隆重威武,却融合了多种民俗文艺的元素。


  大傩礼只是古人驱除疫鬼、祓除灾邪的一种方法,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在防疫上是很有智慧的,古代的医学专著中有好多用于防疫的方子,方法众多,提前预防疾疫是方法之一。《大傩图》与历史文献描述基本相似,不管从艺术到内容,都值得珍视。


  02/《灸艾图》


【名称】《灸艾图》

【作者】李唐

【年代】北宋

【尺寸】68.8*58.7cm

【类别】国画

【收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朝的绘画作品,大多描述达官贵人的上层社会生活,到了宋代,更多的画家将目光投向了社会底层,倾向于用画笔呈现民间现实,其中最富盛名的大概是《清明上河图》了。宋代绘画被赞誉“无法被超越”,原因除了其山水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成就之外,还源自于这个时代的画家对于生命普世价值的探索。宋代画家之所以更加关注底层社会人物,得益于整个社会“人文关怀”认知的上升。南宋画家李唐的《灸艾图》,是最能体现宋代画家人文关怀的作品之一。


  《灸艾图》又名《村医图》,为南宋李唐所绘的一幅风俗人物画,描述走方郎中(村医)为贫民百姓医治疾病的情形。是中国最早以医事为题材的绘画之一。


  从古至今,医疗问题一直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经过各个朝代的以及现代富强祖国的努力,我们终于建立了完善的医疗体系,医保覆盖率也奇高。


  只有人民的权益能得到充足的保障,我们才会生活的更加快乐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希望以后的我们面临任何一种疾病时少一分恐惧,多一份乐观。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四川何以为“蜀”?

历史解说 2024-12-21 钟周铭 0

勾践为何写作“鸠”践?

历史解说 2024-12-14 0

黄泉下的守护者——镇墓兽的一生

历史解说 2024-12-08 瓦列里萨 0

中国历朝历代各多少年

历史解说 2024-11-27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