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珠绣起源于唐朝,鼎盛于明清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工艺逐渐失传。其设计精美,色彩对比强烈,经过专业绣工将多种色彩的珠粒经手工缝制而成,具有独特的装饰手法和艺术风格,其珠光宝气,晶莹华丽、新颖别致、色彩明快,经光线折射有浮雕效果。
珠绣历史
厦门珠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装饰性手工艺品。珠绣工艺真正起源于何时无从考究,但在司马迁所作的《史记》春申君传中曰:“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可知早在汉代就有了用珠子绣制的鞋子。
2021年5月24日,厦门珠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28。
工艺手法
厦门珠绣运用凸绣、平绣、串绣、粒绣、乱针绣、竖针绣、叠片绣等传统的工艺手法,绣制出浅浮雕式图案。
全珠图案构图严谨、密不容针;半珠图案优雅秀美,清新悦目。
制作工序
厦门珠绣采用闪亮夺目、五彩缤纷的玻璃珠子和电光胶片。厦门珠绣用的玻璃珠子,似小米粒,形状有圆、椭圆、长方、六角等,颜色有红、黄、蓝、黑、紫等。有的珠面有花纹,有的会闪闪发光。电光片径约3毫米。
厦门珠绣有珠拖鞋、珠挂图、珠绣包等一百多个品种。
珠绣拖鞋制作工艺具体流程如下:布料合布,冲裁(包括冲面、冲内里、冲滚边、裁衬布、冲纸板),鞋面印花、糊鞋面、滚鞋口、绣珠面、糊内面、网鞋、涂胶粘合、压底成型、检验包装出厂。
珠绣拖鞋是厦门珠绣的代表作,分为全珠、半珠两大类
全珠是在抱鞋面上全部绣满色泽鲜艳的珠子和电光片;半珠是在各种质料(丝绒、平绒、罗缎、尼龙纲等)的拖鞋面上用各色玻璃珠、电光片绣成各种图案。
厦门珠绣作品包括包袋、服饰、挂图等,形式多元,表现内容丰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装饰品,时尚的点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