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虎”

2024-06-12 11:39干忠琴的艺术世界6352

  龙是王权的象征,虎为百兽之王,二者分庭抗礼、旗鼓相当。龙与虎的组合总有一种强强联手的霸气,龙争虎斗、卧虎藏龙、龙吟虎啸、虎踞龙蟠,这些词语听起来既威风又神气。


  今年是甲辰龙年,关于龙的讨论网上已经铺天盖地,在此就不作赘述了,今天主要和大家聊一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虎”。


石家河文化 玉虎头像


  老虎造型或纹饰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考古学家们在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以蚌壳堆塑而成的虎,被称为“中华第一虎”。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虎的造型与含义均有较大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身份地位的象征


  据考古文献,殷商时期,虎多出土于规格等级较高的墓葬中,且器物均铸造精良,可知虎是身份、地位、权利的象征。


  如司母戊大方鼎、牛尊、虎食人卣、妇好铜钺等,其上均饰以虎纹。


商代玉虎 殷墟妇好墓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沟通天地的媒介


  在河南安阳殷墟王陵中,主墓道上整齐排列了虎、龙、牛三种神兽,其主要功能是作为沟通天地、引魂升天的媒介。


商代虎食人卣


  部族图腾


  中国南方的江西省新干县,商代时期存在一个以“虎”为图腾的王国,新干大墓中出土的虎或饰以虎纹的器物多达五十余件。考察史料或甲骨文记载,这里或许就是曾经的“虎方国”。


商代 双尾虎

新干大墓出土


  军权的象征


  流行于战汉时期的“虎符”,是帝王用于授受军权、调动军队的信物。虎符分左右两半,以子母口相合,右符留存中央,左符置于将领,王若派人调遣军队,就需带上右符,持符验合,军队才能听命而动。


战国 杜虎兵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以青铜制成,虎背上有错金银铭文,华丽而精巧。


  装饰品


  北方游牧民族对老虎极为崇拜,他们将老虎纹样装饰于腰带、帽冠、服装等各处,希望自己能像老虎一样勇猛。


  装饰品中以金银或铜质最为多见,其主题或单为虎纹,或是老虎与其他动物搏斗的场面,如虎噬鹿纹、虎牛咬斗纹、虎豕咬斗纹、虎鸟纹等等。


西汉虎纹金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方位的代表


  古代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组成十分流行的“四神纹”或“四灵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各为守护一方的神兽,白虎是西方的代表,也是守护西方的神灵。


唐代 白虎纹砖

湖北武昌出土


  辟邪祛疾


  民间流行以虎纹装饰生活,如虎形枕、虎纹帽、虎头鞋等。因虎之勇猛,可使一切邪魅之物不能靠近,虎在百姓心中是能镇宅保平安的祥瑞动物。


  老虎,大约起源于200万年前的东亚地区,随后逐渐向周围扩散。西起土耳其,东至中国和俄罗斯海岸,北起西伯利亚,南至印度尼西亚群岛的辽阔土地上,广泛分布着不同种类的老虎,如华南虎、西伯利亚虎、孟加拉虎、印支虎、马来虎、苏门答腊虎、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等。


  在相对落后的古代社会,人类常常受到猛虎的攻击,成语“谈虎色变”充分说明了古人对于老虎的恐惧。因此自新石器时代开始,人们便将虎视为厉害的神兽,对其进行膜拜;又或者以虎作为图腾,期望得到猛虎的护佑。


  古代天文学家观察天象,将天空分为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星宿”。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镇守四方,每方均有七宿,白虎镇守的是“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与参宿”。


  二十世纪以来,由于人类的猎杀和对环境的破坏,虎的数量急剧下降,已被列为濒危物种。如果不对它们进行有效保护,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人类就只能从图画与文献中来认识这种凶猛的动物了。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古代饭局——李渔请吃面

历史解说 2024-06-26 0

古老家谱中词汇的正确解读

历史解说 2024-06-21 0

马面裙——中国非遗文化之美

历史解说 2024-06-19 0

推荐更多

古老家谱中词汇的正确解读

历史解说 2024-06-21 0

中国古建筑故宫里的秋千文化

建筑百科 2024-06-21 周乾 0

南方民居建筑木结构特点

建筑百科 2024-06-20 孙大章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