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中国古代铜镜中的道教镜

2024-06-04 13:33网络15740

  在古代铜镜中,有一类镜子显得十分突出,这类镜子不仅年代跨度大,品种更是五花八门,我们将其统称为道教镜。


  鲁迅先生在《致许寿裳》一文中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迎刃而解。”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渊源于古代巫术、秦汉时期的神仙方术及道家学说。其前身为黄老道,后又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了儒、佛、阴阳、星象等各家思想,还融合进医学、武术、养生等学科,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宗教。


  道教对我国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医学、科技以及民俗风情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就不难理解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根抵全在道教”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中国古代铜镜中为何只有道教镜发展出如此多样的面貌,以至于不进行系统整理便难以窥其全貌。


  如何发掘每一类道教镜中的文化涵义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需要对道教发展的历史、教义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同时也要站在不同朝代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去解读其内涵。由于道教本身的博大精深,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文尝试作一些简单的梳理与解读,希望广大网友可以积极参与讨论,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道教有哪些派别?


  五斗米道


  东汉时,张陵创立五斗米道,成为道教创始人,人称张道陵。五斗米道要求入道的人都要交五斗米,区别教徒与非教徒的主要方式就是看是否交了米。


  张道陵在巴蜀一带设置了处理教务和祭神的地方,教徒们聚集在这里举行各种仪式,同时具有严密的教阶制度。因其领袖张道陵被称为“天师”,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


唐 侯谨之铭方镜

故宫博物院藏


  天师道为了表明自己的道教徒身份,入教之人都会在自己名字后面加一个“之”字,如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便是天师道徒,其子王献之、王玄之、王凝之、王涣之等都以“之”字结尾,以作为信仰天师道的标志。


  唐代“侯谨之”铭方镜,其纹饰为高士抚琴,鸾鸟独舞,莲池灵龟,飞鹤云月,属典型的道教题材。此类题材铜镜另有“真子飞霜”铭。


  上清派


  上清派是东晋时期创立的道教教派。


  据《真诰叙录》说,东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魏华存和众仙下降句容许宅,授杨羲《上清经》三十一卷。东晋末年,《上清经》经由道士王灵广传于世。


  现存于《道藏》中冠以“上清”的经书共有132种。上清派和天师道在经籍、道术等方面均有不同。上清派不重视符箓、斋醮和外丹术,以存神服气为主要修行方法。


  上清派历经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至元代并入正一道。


唐 上清含象镜

上海博物馆藏


  开元九年及开元十二年,唐玄宗两次召见上清派宗师司马承祯,司马承祯进献自己亲自设计铸造的含象镜与景震剑并图序,是为《上清含象剑鉴图》。


  上清含象镜纹饰、内容正如《上清含象剑鉴图》所描绘:“外圆内方、取象天地、云分八卦、内置连山、以旌五岳、中列爻卦、其方周流为水、以泄四溟”。铜镜铭文内容为:“天地含象,日月贞明,写规万物,洞鉴百灵”。


  灵宝派


  灵宝派是道教派别之一,关于灵宝派的由来,《道教义枢》中记载:“吴赤乌年间,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于葛玄,葛玄又传郑隐及兄葛孝爰......葛洪从郑隐盟受。”葛洪去世之后,南朝陆修静对《灵宝经》加以增修,灵宝派大行于世,元代以后并入正一道。


  与上清派不同,灵宝派十分注重符箓的作用,传授道经、济世救人是灵宝派的宗旨。


唐 五岳真形镜

上海博物馆藏


  葛洪《抱朴子》云:“道书之重者,莫过于三皇文,五岳真形图也。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修道之士,栖陷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则山中魑魅虎虫,一切妖毒皆莫能近”。


  五岳真形图有两种类型,《道藏》洞玄部灵图类的《洞玄灵宝古本五岳真形图》同时收录这两类五岳真形图,一名“灵宝五岳古本真形图”,为正方形图,主图无注记文字,一名“洞元灵宝五岳真形图”,属长方形图,主图有注记文字。


  全真道


  全真道由金代初叶王重阳所创立,与正一道同为元以后道教两大派。


元 八仙祝寿纹铜镜

湖南博物院藏


  八仙,是中国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张果)、吕洞宾(吕岩)、何仙姑(何琼)、蓝采和(许坚)、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


  其中钟离权和吕洞宾被奉为全真教北宗五祖中的两位,在宋元以后影响较大。永乐宫纯阳殿壁画中已出现八仙过海的壁画,元杂剧中亦有关于八仙的剧目,传说他们曾赴瑶池为王母祝寿,是民间信仰中吉祥喜庆的神。


  此枚铜镜上方为仙鹤、流云,下方为波涛汹涌的大海,八位神仙手持不同的法器,一起去昆仑山瑶池,祝贺王母娘娘大寿。


宋 钟形“潭州官场造”龟鹤人物镜

湖南博物院藏


  此镜背纹样为一道士直立拱手正在练习气功,身旁的乌龟摇头伸颈作吐气状,空中云鹤呈祥,此类铜镜又叫龟咽鹤息气功纹镜。


  除了以上所列,道教派别还有很多,如早期的太平道,天师道后又分为北天师道、南天师道,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楼观派,形成于北宋末年的神霄派,宋元时期的清微派,金代的太一教,元代以后的正一道等等。


  不同教派各有不同的教义和修行法则,因此道教镜亦根据各自的内涵与用途,发展出各式各样形式迥异的纹饰图案。


  八卦


  作为一个在中国发展了两千年的古老宗教,道教有着庞杂的思想系统,易经、星相学、神仙故事等题材题材在道教镜中出现得相当频繁。


“大清乾隆壬寅年制”款铜镜

故宫博物院藏


  八卦纹是道教镜中最常出现的纹样之一,是道教吸收《周易》思想的体现,“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周易》以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


  符箓


  道教的符箓,据说能“遣神役鬼”、“镇魔压邪”。这是一种笔走龙蛇、似字非字的图形,人称“丹书”。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张君房辑道书《云笈七签》,书中对符书作了分类:“一曰天书,八会是也;二日神书,云篆是也;三曰地书,龙凤之象也;四曰内书,龟龙鱼鸟所吐者也;五曰外书,鳞甲毛羽所载也;六曰鬼书,杂体微昧非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书,草蓺云篆是也;八曰戎夷书,类于昆虫者也。”


  由此可见,符书是一种特殊的书法品种,将甲骨文、金文、籀篆文与草书合璧,并善于变化,使之更富美感。符书将汉字横、竖、点、撇、捺、钩等笔划融为一体,成为一种奇特的用锋技巧。道教还把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结合起来,使符书成为一种似画非画,似字非字的形状。


宋 道教符箓铜镜

江西省鹰潭市博物馆藏


  江西省鹰潭市博物馆所珍藏的宋代道教符箓铜镜,其主题纹饰外圈分铸成八格,形似八卦,每格铸有道家符箓和山水雷电图案。镜钮书“四三太上老君大负护人”10字,右有”真皇,四真星白“两行6字,左有“四三,籍君司命定芐,参星皇大帛”3行13字。


  道教与古代星相学之联系亦在此枚铜镜纹饰上体现出来,其镜背上端铸有象征北斗和二十八宿的35颗星图。


  法器


宋 钟形双剑铭文镜


  在道教宫观内,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道士们身着形制颜色各异的法衣道袍,手持各种法器,口中祝颂青词,吟唱古乐,举行着道教仪式。


  宋代钟形双剑铭文镜,其上有“子孙永用”四字铭文,两侧铭文为:“高名入竹桑、新渥照乾坤”。镜背中间为鼎式炉和火焰宝珠,两侧各有一宝剑,反映了道教活动中剑与镜合一的法器功能。


唐 上清含象镜

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古代铜镜之主要功能在于映照容颜,整理衣冠,道教镜又在这个基本功能之上增加了驱邪、修仙等其他功能。


  伴随着道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道教镜在不同年代又表现出特定的纹饰,融合了道教多种元素,如八卦、星象、灵龟、仙鹤、宝剑、符箓、道士、神仙等等。有的道教镜又与其他题材相组合,如唐代道教镜中有八卦纹与十二生肖相组合,宋代有四神纹八卦镜等等,以此衍生出千变万化的道教镜来。


  一直到清代,道教镜仍然是流行于朝野的重要器物。即便是在玻璃镜产生之后,道教镜也丝毫未见衰退,或许是得益于其镇宅驱邪的法器功能。数量庞大、纹样繁多的道教镜,见证了道教这一本土宗教曾经的辉煌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浅谈中国古代铜镜文化的魅力

东方文化 2021-04-01 霍宏伟 0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浅谈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

政策法规 2024-11-18 0

中国传统古建筑的八大形式

建筑百科 2024-11-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