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发展创新思考

2024-02-19 09:19文物卫士6917刘钰婷

  博物馆是典藏和展览文物的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机构,是文物保护与传承的主体。文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意识形态、与自然间的关系以及人类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个过程,集文化、教育、科研价值于一身。新时代的博物馆应以文物为载体,运用新型的文物保护材料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创新文物保护形式和文化传承理念,发掘文物蕴含的人文内涵,让文物“说话”,在传统和历史的交融下完成民族文化的新时代构建,建立古今文化共享模式,实现人们与历史跨时空的交流和沟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人们传承了大量具有观赏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先辈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还是我国历史文明成果的缩影以及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是文物管理和保护的主要机构,需要承担起文物传承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需结合时代优势,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博物馆在依托新兴的科技技术和多元化的宣传手段扩展文物保护与传承的范围,强化文物保护安全意识。以保护促传承,让文物在新时期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真正了解文物,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


  作为文物保护与传承发展的主体,博物馆要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重视文物陈列和保管状态。通过对馆藏的文物进行全方位研究,形成对文物全方位的了解,并结合不同类型的文物特性,设置专门的文物陈列和保管装置。如部分易氧化的金属类文物,由于其在出土前所处环境中氧气含量较少,惰性气体较多,因此文物在地下并不会发生氧化现象,但当其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突然暴露于空气中时,会受到空气中氧气浓度瞬间增加的影响,导致氧化和锈蚀现象的发生。因此针对不同文物的保存特性,为其设置与出土前相一致的文物保管环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需要对文物有充分的了解。在对文物完成去保护装置的设置后,需要定期检测保护柜中的环境因素,防止对文物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延长文物的储存寿命,更好地完成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为文物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础。


  做好文物保护与传承工作才能更好地与历史相遇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有形的历史文化载体,文物价值的客观性为人们了解文物提供了真实的参考。“文物”二字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最初的“文、物”是指礼乐典章制度,经过长时间的演变,直到唐代才与现代文物内涵相接近。博物馆要做好文化保护工作,为文物的研究提供基础,以促进传承的发展。以文物为桥梁,打破时空的界限,为现代文明与历史文明构筑联结机制。如《国家宝藏》系列节目的兴起,电视语言通过动态的形式讲述故宫博物院、陕西省历史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文物藏品的前世今生,唤起社会大众对文物保护、文化守护的意识,带动普通群众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参与热情,扩大文物保护的主体范围,有效地普及文物安全意识。此类节目以跨时空视听化的叙事表达形式,层层深入,挖掘出文物所蕴含的深厚价值,影响深远。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发展使文物不再只是放置在陈列架上无生命的器物,而是为社会群众与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建立起情感上的联结。如被称为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礼乐编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是先秦时期青铜文明的缩影,既具有艺术价值,又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乐文化提供了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素材,使后代在千百年后依旧可以感受到来自历史时空的震撼。


  传统和历史关照下的民族文化构建


  博物馆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对文物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大众对文物认知安全意识和传承文化责任意识的加深,在传统和历史的关照下,实现个人文化认同和民族文化体系的系统化构建,增强社会个体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博物馆馆藏文物以其特有的时代性,向社会群众真实地展示灿若瑰宝的中华传统文明,在历史的传承中跨越时空的限制,促进人们对民族历史和中华文明的审视。在民族自豪感的情感加持下,唤醒中华儿女民族自信意识,为新时期民族文化的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样,通过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的深入,引导越来越多的普通人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中,实现博物馆对文物保护与传承发展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发展创新理念


  数字化背景下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发展


  身处智媒时代,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脚步,将数字化的思想理念融入文物保护和传承发展的全过程,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由于文物本身的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若对馆藏的文物缺乏系统化的信息采集,一旦博物馆发生人为不可控的意外灾害,必将会为后期文物的修复工作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洪涝灾害就导致世界各地大量的文物艺术品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乔尔乔·瓦萨里《最后的晚餐》这幅名画在水中浸泡了将近12个小时,导致画像被分成了5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火灾、地质灾害等,都会对文物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害。


  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为新时期的文物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使博物馆的文物采集工作由“二维”走向“三维”,突破对文物保护方式的限制,最大程度延续文物生命,使其在新时代依旧焕发无限的生机。如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就将三维数字化技术运用到了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中,对保存状况并不是很好的石刻文物,如进士题名碑,有计划性地开展三维数字化扫描采集保护工作。在充分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依托先进技术和精密仪器对文物进行不接触性的测量操作,以保证文物信息数据和图像信息的精准性,实现对石刻文物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和保护。数字化技术为新时代的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新的选择路径。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使文物数字化、图形化


  由于大部分文物都比较脆弱,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需要层层的安全保护设施,导致参观者无法看到文物的全貌或对文物细节观察不清,影响了文物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应用VR技术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此类问题。通过数字录音实现对文物声音信息的采集,依靠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如三维图像扫描技术)完成对文物立体化图像信息的采集,实现文物信息资料的数字化。对数字化的文物信息进行合成、剪辑、三维制作等再加工操作,将其合成为虚拟现实的非遗作品,通过多样化的推广渠道对其进行衍生文创产品的推广、旅游产业的推广以及网络推广等。虚拟现实技术依托先进的智能技术以及人机交互功能,融合人体的感官参与,通过视觉、听觉、触觉使人们即使在虚拟环境中也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文物的魅力。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技术,对声音、文字以及图像进行智能化的处理,使声音具有空间感,文字和图像凸显立体感。通过对三维扫描技术和模拟技术的应用,将大自然中的具体事物带入虚拟情景中,使参观者深入感受文物的历史环境和文化象征意义,为参观者带来良好的沉浸体验感和互动感,提升人们对博物馆的参观兴趣。VR技术在博物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通过虚拟化的情景展示,既能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又不会对文物造成任何损毁,既完成了文物传承发展的任务,又实现了对文物的保护。如故宫博物院创立的故宫文化资产数字研究所,就通过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拍摄了裸眼3D数字电影——《紫禁城·天子的宫殿》,使大众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深入欣赏紫禁城中的建筑,犹如身处现场一般,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文物的保护、传承与新时代文化体系的构建同频共振。


  文物保护和文物传承理念的创新


  文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物的物质价值上,其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价值也不可忽视。新时代下的博物馆管理工作重心应该由文物保护的“物化本体”转向文物传承的“人文精神”。人们不仅要重视文物的本体保护,更要重视文物背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传承者需创新文物保护和传承的发展理念,发挥文物活化利用价值,为新时期我国的文物保护和传承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1.文物本体保护理念的创新


  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经过长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国家的扶持下,各级博物馆基础设施齐全,更不乏与世界科技水平相接轨的精密仪器的批量使用。从文物出土环节实现对文物的全方位保护,保证文物的信息收集和数据分析的实效性。在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过程中运用新型文物保护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材料在近些年就通常被应用在甲骨文及石质文物的保护工作环节中;在对纸质文物的保护中,为防止文物变质和酸化,使用无酸纸对其进行保护,上海博物馆对无酸纸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的使用提出了细化的标准,对无酸纸的生产工艺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保障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在文物保护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的同时,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什么才是文物保护的目的,是只需要将文物以“物化本体”的形式在安全的环境下完好地留存下来,还是要继承和发扬文物本身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博物馆转变、更新对文物保护和传承的思维,突破文物保护的固化思维,构建古今文化共享模式,以文物为载体,近距离、深层次地理解和欣赏多元化的古代文明,完善当代人的审美体系和加强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构建,为文物保护和传承的有序性、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条件。


  2.文物传承的“活化”理念创新


  当下,各个博物馆亟须转变的是对文物保护仍停留在具体化的“物”这一层面的现状,要发掘和传承文物的精神价值。在做好文物本体的保护工作后,就要深层次开发文物的抽象性价值,通过对文物的修复和研究,让人们能够跨时空了解文物的故事,进而领会文物所处时代的历史风貌、人文气象。如参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通过一尊尊排列整齐有序的兵马俑,可以使参观者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在秦兵马俑发现45周年之际,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院等组织推出了“平天下——秦的统一”这一大型文博展览活动,生动形象地向前来参观的社会大众展示了秦人的发展历程以及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豪迈壮举,还举行了“学写秦小篆”的文化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了文物的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大众通过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及讲解活动和自身的参与,充分了解了秦文明对中华文明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秦统一的重大历史意义,提升内心深处对文物蕴含的价值以及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坚定文化自信。



  3.文物保护与传承载体的创新意识


  就职于博物馆的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人文精神价值的传承者,他们对馆藏文物的精神价值有极深的认知,因自身对文物认知的自觉和共识,使他们对文物涵盖的文化有特定的、不可分割的人文情感。文物工作者在对文物的研究和保护过程中,不断发掘文物的精神价值,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一过程中,他们既是文物保护的参与者,又能通过自身的情感体验,探索出一条容易引起文物与大众情感共鸣的道路,将文物的精神价值发挥到极致。如《上新了·故宫》中就有故宫博物院的相关研究人员出镜讲述历史,正清历史本源,还原真实的时代和人物故事的环节。此外,博物馆作为文物保护与传承的主要阵地,在新时代发展下,在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稳步进行的同时,需要突破文物传承发展的固化形式。


  相关工作人员可运用创新的思维,加强与传播文化遗产信息的媒介间的合作,打破文物传承的次元壁。还可使社会大众参与到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中来,让陈列在博物馆中的历史文物遗产“说话”,用文物蕴含的文化精华推动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改善社会上的浮躁之风。博物馆与传媒合作可以追溯到英国的《古董巡回秀》节目,国内近些年较为成功的博物馆与传媒的合作莫过于《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等系列节目。制作单位在审美上向年轻人靠拢,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文物的故事,让文物“活起来”,将博物馆打造成“网红”,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与历史文物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其在收获文化滋养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新时代要想让文物“活起来、传下去”,博物馆需要找到一条能与社会大众进行有效沟通的道路,在保障文物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大众易于接受、便于理解的形式,进行文物宣传和推广。同时,也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手段,打破古今界限,揭示文物蕴含的隐藏信息,给大众带来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让人们的生活与文物以及博物馆展览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在提升博物馆文博活动趣味性的同时,保证文化的深度、广度和厚度,使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传承工作走向年轻化,从而唤醒大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和文明守护意识。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未来,中国博物馆发展10大趋势

热点新闻 2024-08-13 翁淮南 0

如何做好古建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

热点新闻 2024-08-07 梁丽辉 0

这5座古墓博物馆,看得人心跳!

考古发现 2024-03-28 丁小仙 0

推荐更多

中国古建筑屋顶的脊饰类型

建筑百科 2024-10-07 0

中国古建筑中的小构件大学问

建筑百科 2024-10-06 0

故宫太和殿的楠木从何而来?

建筑百科 2024-10-03 0

中国八大传统特色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0-02 0

古人如何过“国庆”?

历史解说 2024-10-01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