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增城传统文化与民居建筑

2024-01-09 11:51网络21833

  传统民居作为传统建筑中最贴近人民生活的建筑类型,集中反映了各个时期居民的生活习俗、人文条件、审美观念和对自然环境利用的经验,是居民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城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悠久的历史中,增城人民凭借自身的智慧结合区域内多样的地形地貌建造出独具特色的历史民居。


  增城传统文化与民居概况


  增城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民居,分别为广府民居、客家民居和侨乡洋楼。


  《增城县志》记载增城县是粤语和客家话两大方言交错分布地区之一:


  粤语的主要聚居点是增江两岸和中部、南部平原地带,其中南部的新塘、沙埔、石滩为纯粤语区;


  客家方言的分布是北密南疏,主要的聚居点是在北部和东北、西北部的丘陵地带,如正果、派潭、福和等。


  粤语代表的广府文化和客家话代表客家文化为增城的两大主流文化。从语言分布来看,广府民居主要分布在增城区的中南部,客家民居主要分布在北部区域。


  增城江河通海,明清时期便有“下南洋谋生”等说法,早年人们因迫于生计到海外谋生,后期回乡投资置业,从而形成特色鲜明的侨乡文化。侨胞们回乡建设的洋楼,融合了中西建筑的精髓,具备鲜明的时代特色。


  三大传统民居介绍


  广府民居


  主要指增城区域明清或更早时期建设的民宅。


  增城地处岭南地区,属亚热带气候,广府民居为适应高温多雨湿热的气候特征,民居的建造以“通风、遮阳、透气”为原则,具有“外封闭、内敞开”的特征,靠近河道、水塘,配备良好的排水系统。从平面布局上分类,可分为竹筒屋、明字屋、三间两廊屋三种结构,其中三间两廊屋最为常见。


  三间两廊屋是由前带两廊和天井组成的三合院住宅,为三开间主座建筑。平面布局上,厅堂居中,房在两侧,厅堂前为天井,天井两旁称为廊,廊旁为厨房和杂物房,部分天井内有水井,供打水饮用,厅与天井相连(部分房屋有墙间隔),利于通风采光。


  受风俗影响,厅后墙不开窗,避免“漏财”;两廊的坡顶也要斜向天井,财“水”要“内流”。卧房后半部分上面,都置阁楼,作储存稻谷和堆放农具、杂物用,卧房后部也不开窗,只在东、西侧面开窗。


  部分富裕家庭会在屋面之上砌筑锅耳状的硬山墙,展示其身份地位。硬山墙由于形状像铁锅的锅耳,便称为镬耳墙,又有说法型像官帽,寓意吉祥。


“三间两廊屋”轴测图[1]


  增城广府民居保存较好的区域之一为中新镇坑贝村。


  坑贝村是典型的广府村落,整体呈整齐的梳式布局,村中央为大祠堂,村前有大风水塘,塘边种植大榕树。民居为单层建筑,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外墙材料采用红砂岩作底,砌青砖墙,装饰以雕塑为止,主要为木雕和石雕,题材多为草木花鸟和人物山水。


坑贝村航拍图


  客家民居


  增城客家民居主要为客家围龙屋。


  客家人因躲避战乱或政治原因,从中原区域往南方迁徙,多定居在山区,由于抵挡自然灾害和土著居民的侵袭,客家先民们聚族而居,群居和防御反映在村落的聚落空间格局上,逐渐演化成现在的围龙屋。


  围龙屋集家、祠、堡于一体,屋前为半月形池塘,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等,与半月型的围龙屋形成一个圆,两个半园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


  围龙屋整体沿中轴对称分布,中央为祭拜祖先的祠堂,中轴按“池塘——禾坪——厅堂——化胎——围垅——风水山林”排列,厢房设置在两侧,屋与屋之间、屋与围墙之间均有甬道连接,整体占地大多一千平方米以上,外观形如碉堡。


  围龙屋的对联颇具特色,一般与围龙屋的家族有关,大多展示家族的发祥地或家族中崇高的业绩。


  由于历史发展和文化交融等原因,目前增城区留存的客家围龙屋并不多,主要分布在北部山区。大部分围龙屋随客家人在本地安居乐业,不断扩建、演变为梳式布局,防御的属性逐渐降低,原有的中轴结构模糊可见。


增城区河大塘围龙屋平面图[2]


  增城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是中新镇坳头岗埔村围龙屋。


  该围龙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据村史记载,其家族由陈如蓝率领自兴梅焦岭迁至此地,建屋而居,前后320年有余。围龙屋平面呈半月形,前面设堂位拜祖,后面是厅,两边有侧门敞通前后,并又经后门往祠堂外的鹅卵石铺砌的半月形空地上,结构相当完整。


岗埔村围龙屋航拍图


  侨乡洋楼


  主要指近代民国时期,华侨回乡置业建设的民居。


  在“光宗耀祖”和“落叶归根”观念的影响下,华侨汇款回乡买屋置业用以安置家属,或作为将来还乡的归宿。华侨在海外生活,深受西方技术文明浸染和文化熏陶,崇尚西式建筑,建造住所更注重自身的需求,并大量使用西方的建筑元素,从而形成中西元素混合的侨乡洋楼。


  与其他传统民居不同,洋楼的平面布置个性化很强,根据屋主的个人需求会增设多功能的空间,如坐立厅、厕所、浴室等,并无特定的样式,与现代农村自建房的格局大致相同。


  洋房的通风采光没有依靠天井,而是增加立面开窗的形式,同时在建筑构件上多采用西方建筑的元素,如柱式、门拱、屋顶等处。部分洋房会根据周边的空间设置花园。洋楼的建筑理念和审美对近代的居民建房产生较大的影响。


瓜岭村航拍图


  增城现存的洋房主要分布在南部,以新塘镇较为集中。


  新塘镇瓜岭村作为中国传统村落,同时也是著名的侨乡,村内存有众多由华侨资助建设的建筑,最具特色的是宁远楼和棠荫楼,其中宁远楼为广州地区仅存的水碉楼,结构独特,造型别致,造工精细,于2002年7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村内现存的侨乡洋房一般两、三层高,采用砖木结构,年代稍晚的会采用钢筋混凝土,灰塑脊,碌灰筒瓦。房屋细节处装修比较精美,窗楣部分采用灰塑,窗户玻璃采用当时较为“洋气”的彩色玻璃,屋檐、栏杆会有木雕或砖雕,整体造型别致,造工精细,具有艺术价值。


  现状洋房保存完整,近年瓜岭村进行乡村风貌整治提升,修复了洋房的外观,恢复为原有的风貌,部分洋房引入新业态,为古建筑注入新活力。


瓜岭新基区一巷1号民宅


  传统民居保护情况及存在问题


  目前大部分传统民居已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单进行挂牌保护,实行“文保员定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等较为完善的工作制度。


  但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


  一是活化利用程度不足。现大多传统民居都以封闭式的保护为主,并无引进新业态进行活化。目前区内传统民居活化较为成功的案例是瓜岭村,将民居改为画家办公室。


  二是屋主使用与传统民居保护的冲突。部分传统民居目前仍有人居住,由于时间久远,部分房子出现坍塌、漏水等问题需要修复。或由于屋主自身使用需求对房屋进行扩改建,如果由屋主独自进行改造或修复工程,大概率会对原有房屋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进行破坏。


  增城区现有传统村落及历史风貌区12个,不可移动文物498处,在增城区相关职能部门的统筹部署下,基于保护优先、兼顾发展的原则,城乡院实施了一系列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工作,主要包括:


  《增城区不可移动文物定线落图项目》


  不可移动文物复核


  增城区全国文物违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图片展


  增城区瓜岭村等六个村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同时,在传统建筑测绘、规划方案等方面也取得一定的成效。未来,城乡院将秉持科学决策、全程陪伴、绿色人文的服务准则,继续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做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及活化利用工作。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婺州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4-08-28 0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建筑百科 2024-05-15 0

推荐更多

中国茶文化|《茶经》中的火器

茶道 2024-09-10 陈明双 0

凤鸟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09-10 0

徽州民居马头墙、牌坊的文化渊源

建筑百科 2024-09-09 王芳 陈敬 0

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简史

历史解说 2024-09-06 未冬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