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黎族服饰

2019-09-26 13:49360百科26813网络

  在远古时期,黎族先民就学会了制作服饰。黎族服饰的始祖是树皮布。在海南岛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有大量陶纺轮、石环、石珠、陶耳坠等物出现,表明当时人们能制作各种形式的装饰品,已懂得手工制布且已从事纺织。在海南省三亚市英州乡古楼村(今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古楼村)临海的沙丘、通什市(今五指山市)西北一带的小山丘上、琼中县境内以及文昌县两边坡和昌田坡等旧石器遗址都曾出土过陶器纺轮。在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洪玛坡遗址(太坡镇尼下村东2公里的洪玛坡)还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有肩石拍,另外在陵水县、白沙县也发现了石拍。


  这些出土的文物表明,在远古时代,海南岛就有了制作服饰的工具,黎族先民已懂得使用石拍工具制作原始服饰树皮衣。秦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黎族先民的服饰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短衣筒裙


  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黎族先民普遍喜爱穿短衣、筒裙。《汉书》中记载:"自合浦徐闻南人海,得大州,东西南北方千里,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年)略以为儋耳、珠崖郡,民皆服布如单被,穿中央以贯头。""贯头"即贯头衣,穿时从服布中的洞由头贯之。汉代儋耳、珠崖郡民穿的贯头衣应是后世黎族筒裙服饰的最初形态。


  至唐宋时期,黎族的衣饰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黎民的衣服已由贯头衣发展为筒裙。《旧唐书》中云:"南平僚者,男子左衽,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日'通裙'。"到了唐代,黎族先民"僚"服饰已不再是单一的贯头衣,而是出现了男女区别的现象。在黎族先民中,男子喜穿衣襟向左掩的"左衽",妇人则喜爱穿"通裙"(即现在的筒裙)。


  明清时期,黎族男女喜欢穿花布衣、花简裙。明顾界在《海槎余录》中载:"黎俗男女身穿花厚布衣。"明田汝成的《炎徼纪闻》载:"黎妇人戴箬笠祢衣,有裙而无挎。以色丝和吉贝、杂织为锦。"这一时期,黎族筒裙称为"黎筒"。可见,明清时期,黎族男子流行穿短衣、简裙,黎族女子仍然盛行穿筒裙。


  椎髻跣足


  椎髻跣足是古代黎族具有的服饰文化现象。"椎髻"即把头发绑在头上,结成类似锥形的发髻,发髻既有警于头首的,也有髻于头后的。跣足,就是光脚的意思。


  据《后汉书》记载,当时南方地区交趾所统辖之处有"项髻徒跣"之俗。"项髻"即为髻于项上,这一习俗也应在黎族先民聚居的地区出现过。《三国志》中也记载交、广一带"椎髻跣足"。唐代,在黎族先民"僚"中,普遍存在着椎髻跣足。《旧唐书》中载:"南平僚者,男子露发徒跣;妇人,其人美发,为髻鬓垂于后"。


  到了宋代以后,黎族不仅保持着椎髻跣足的习俗,而且还对发髻有了审美意识,喜欢用色布、银钗、鸡毛、梳子等装饰发髻。据《太平寰宇记》载,琼州黎族男子"髦发,首插梳"。宋代黎族头部装饰多种多样,反映了黎族对美的追求。


  明清时期,黎族地区仍重视头部的装饰。《天下郡国利病书》载:"男子髻堆额前,用牛骨为簪拴之,饰以鸡毛。妇女髻垂。"这一时期,色布、鸡毛、金银、牛骨、银钗等仍是黎族喜爱的头部装饰品。此外,黎族还喜欢用帽、笠等装饰头部。


  民国时期,黎族男子的服装主要是上衣开胸、无纽扣,仅用一条绳子捆住或不着上衣;下服为"丁"字形的腰布,也称包卵布,有的也穿一种是开叉的裙子,上窄下宽。但是由于受汉族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黎族各个支系男子的服装也发生了变化。从资料来看,黎族妇女的服装主要还是以传统原始的服装宽衣或贯头衣和筒裙为主。即使黎族妇女穿着汉式的上衣,下衣也必须是穿她们自己裁制的筒裙。和男装相比,妇女服装的汉化程度没有男装深刻,还保留了很多原始的传统状态。黎族儿童在小时候男女都是赤身裸体的,大约到九岁或十岁左右他们才会穿上一些比较简单的民族服装。


  据20世纪50年代黎族社会调查资料表明,当时农村的年轻一代已普遍接受汉装,年纪较大的男子(40岁以上)还保留有本民族的上衣,但已不穿"吊檐"(前后各挂一块布的裙子)和"包卵布",改穿汉式长裤或短裤。妇女服饰在质料方面已改用买来的布料制成上衣,筒裙仍是自织。许多人还穿上买来的各式衬衣和裤子,只有比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穿着黎族服饰。


  改革开放(1978年)后,大部分黎族男女青年多改穿汉族服装,只有在较边远地区的中老年妇女仍然穿黎族服装。时代的发展对黎族男子的服装影响很大,但对黎族妇女服装的影响较为缓慢,黎族妇女服装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和地方特点。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访古河北保定地区文物古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1-20 0

鸱鸮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1-20 十约日志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