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傣族历史:傣族服饰的发展演变

2019-09-20 17:31百度网络18582芹芹乐

  傣族服饰的发展演变的事,关于傣族服饰的来源,在《巴塔麻嘎捧尚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天地形成以后,布桑该和雅桑该来开创人类,地球上有了古里玛和古玛列夫妇,人类就诞生了。古里玛和古玛列夫妇生育了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后来让他们结为夫妇,他们又繁衍了后代,人类就有了三十个女人和三十个男人。他们全都是赤裸着身子,不会耕地播种,靠在森林里采集野果为食。有一天,三十个女人一起去找野果,她们翻山越岭,走了很多路程。由于光着身子,她们被刺戳伤、被茅草划伤,个个身上流着血。她们在草地上休息时突然走来一群孔雀,身上披着华丽的羽毛,既美观,又能遮住身子。

  孔雀走后,又来了一群白鹇和野鸡,它们身上也有漂亮的羽毛。她们从中悟出道理,人也应该把身子遮起来,变得更漂亮些。于是,她们纷纷撕下嫩木棉树皮来围身子,先把胸部围住,但是腹部和大腿还露在外面。接着她们又继续往前走,把野芭蕉叶撕下来接在木棉树皮的下面。她们每走过一片森林就选一种或两种树叶来做裙子,后来走过了三十二片森林,就用了三十二种树的树皮和叶子缝在一起,围在身上。最后她们又用狗尾花接在裙子的最下端,这样围在她们身上的树皮树叶和花草就有三十三样,傣族妇女的花筒裙就这样诞生了。


  这则故事向我们透露出这样一些信息:傣族服饰来源于鸟类羽毛的启示,人们在看到孔雀、白鹇、野鸡等有漂亮羽毛的情况下,想到人也应该把身子遮起来,于是有了做服饰的念头,说明傣族服饰源自对自然的效法。做服饰的原料是采用树皮、树叶和花草,原料来自大自然,是纯天然的材料。有关傣族服饰的历史,唐代以前的文献很少谈及,从一些考古材料中可窥见一二。据汪宁生先生的《晋宁石寨山青铜器图像所见古代民族考》一文可知,傣族先民在两千年前就已经有束发为髻和穿筒裙的习俗。到了唐代,德宏地区的傣族先民被称为“黑齿蛮”、“金齿蛮”、“银齿蛮”,并说“黑齿蛮以漆漆其齿,金齿蛮以金镂片裹其齿,银齿以银。有事出见人则以此为饰,寝食则去之。皆当顶上为一髻,以青布为通身袴,又斜披青布条”。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先民被称为“茫蛮”,他们的服饰特征为“或漆齿。皆衣青布袴,藤篾缠腰,红缯布缠髻,出其余垂后为饰。妇人披五色娑罗笼”。由是观之,唐代两个地区的傣族都保留“缠髻”传统,也都有漆齿习俗,“以青布为通身袴”和“披五色娑罗笼”,说明服饰以轻盈飘逸为主要特征,也反映出气候炎热。宋代傣族服饰变化不明显,记载相对疏阙。元朝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到过傣族居住地区,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傣族服饰也有记述:“此地之人,皆用金饰齿,别言之,每人齿上用金作套如齿形,套于齿上,上下皆然。”到元代,傣族还是沿袭了金齿习俗,傣族得名为“金齿”或“金齿百夷”。在元代以金饰齿是傣族服饰的一个突出特点。


  明代《百夷传》中对傣族服饰有翔实的描述,“男子衣服多效胡服,或衣宽袖长衫,不识裙袴”。妇女服饰则为“妇人髻绾于后,不谙脂粉,衣窄袖衫,皂筒裙,白裹头,白行缠,跣足”。明代傣族服饰的显著特点就是妇女穿筒裙,对白色有偏好,处于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如此着装会更为凉爽。明清时期,傣族服饰变化不大,和今天已无太多差异。傣族由于聚居比较分散,各地服饰有一些差异,妇女服饰差异明显,各地男子的服饰差别不大。


  男子上装一般穿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衫,下装一般穿长裤,邻近缅甸一带的,下装也穿“笼基”,形似妇女的筒裙,但稍短,不足三尺长,颜色较素,不起花纹,多为方格或单色。用白布或青布包头,有的戴呢礼帽。过去习惯赤足,现在多穿鞋。西双版纳的妇女,以紧身衣、薄筒裙为主要特征。德宏孟定、耿马的傣族妇女穿色彩鲜艳的筒裙,上衣较短,仅齐腰部。内地傣族妇女的服饰较为复杂,式样多变,层次分明,饰物繁多,色彩艳丽,刺绣精美。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辽代人有哪些交通工具?

历史解说 2024-10-14 0

落花流水纹——中国传统纹样

东方文化 2024-10-13 0

中国文物保护法规发展的历程

政策法规 2024-10-12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