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首页 频道列表

对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

2017-05-16 10:15解放日报9470

  重现昔日滨江纺织业的纱厂廊架栈道。均黄尖尖摄

  上海船厂荒废的塔吊。

  黄浦江畔,上海船厂码头的钻焊平台被改造成亲水的露天表演广场。杨树浦水厂外,一座临水望江、似舟似桥的景观栈道凌于水上。家住杨树浦路的老居民惊喜地发现,家门前多了8条由北向南走到滨江的道路。

  再过一个月,杨浦滨江南段位于杨浦大桥以西的2.8公里岸线上一个个重要节点将陆续打通。滨江贯通的背后,不仅有大体量的建设工程,还有精细化的调研项目,细到每幢厂房、每根拴船桩、每棵古树,这背后都有故事。

 
  正在酝酿建上海工业博物馆

  杨浦区滨江公司委托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系常青教授带领团队对杨树浦工业带进行调研,走访每一幢厂房,对建筑物的年代、用料、功能、层数等物理质量和风貌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全方位调查梳理出这一带有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绿化,在现有文保单位基础上列出一张“附加保护清单”。

  位于上海船厂一幢不起眼的四层抹灰厂房建筑,调研团队调查发现是建于1920年的东方纱厂仓库,当时由公和洋行设计,建筑内部为早期的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是滨江带现存建筑中最早的无梁楼盖仓库,代表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调研团队建议对其整体保留再利用,并向上海市文物局推荐为文物保护单位或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建于1927年的毛麻仓库、1913年的明华糖厂、1927年的永安机房……就连第一毛条厂和上海船厂周边的几棵古树,其历史价值都被一一挖掘,列入保护清单。

  “我们的目标是不放过任何一个构筑物和绿化,对滨江进行全方位调查梳理,丰富工业建筑遗产清单,解决滨江规划中的建筑、道路和环境问题,提出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功能定位和业态分布构想。”参与调研的专家表示。

  对于老建筑,最好的保护就是再利用。杨浦滨江旧工业建筑群虽然老旧衰败,但许多具有工业遗产价值的东西都还在,我们要做的不是复原或再现,而是整饬和适应性再生,植入合适的功能或业态。据悉,目前在酝酿中的上海工业博物馆,就考虑在杨浦滨江的工业建筑群中选址。
 

 
  一期保留300米斑驳防汛墙

  站在杨浦滨江示范段的起点,一侧是建成于1883年、目前尚在运行的杨树浦水厂,另一侧是平地而起的“渔人码头”玻璃幕墙办公楼,新与旧在这里并存。

  “每次来到现场,宽阔的码头上工业时代留下的遗迹、被阳光晒得炽热的粗骨料地坪、黄浦江水拍打堤岸的声音和江面上船只低沉的鸣笛,总会让我联想到工业时代繁忙的景象。”这一切让滨江公司的规划师徐进着迷。“我们规划设计所要做的就是从理解和尊重场地历史的角度出发,体现其历史神韵,让滨江码头文化的活力重现。”

  由于设计和施工几乎同时展开,保存场地上的每一处特征物就面临时间压力,有些特征物几乎是在冲击钻拆除的前一刻被抢救下来的。“防汛墙是滨江改造的重要环节。在我们看来,防汛墙是原有场地遗存的重要特征物,一期示范段保留了近300米防汛墙,斑驳的墙面提示着往昔工业码头的记忆。”参与杨浦滨江设计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章明说。和防汛墙一同被保留下来的还有大小不一的钢质拴船桩和混凝土系缆桩。

  据滨江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在船厂地块修复路面时,施工人员挖掘出一个古老的地下建筑坑槽。设计团队马上叫停施工,并组织相关人员和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发现该坑槽是原上海瑞镕船厂最早的老船排。设计人员和相关文物保护单位马上对改造方案进行调整,这个记录着时代记忆的古老船排才得以保存。

  “人们不理解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保留这些陈旧的工业遗存。”章明指出,工业遗存是场地中对时间最真实生动的映射,历史不再以纪念碑式的凝固状态呈现,而是作为一个连续且不断叠加的过程。

 
  三道天际线靠近居民心理

  “2015年夏天,我们顶着烈日在黄浦江边行走,随处可见厂区高耸的围墙、生锈的金属大门及‘闲人莫入’的标牌。”在章明的记忆中,初见这片土地时,空虚凋敝的疲态与往昔不容窥探的禁地感并存。

  属于大工业时代的杨浦滨江杨树浦路以南,密集排布着几十家工厂,形成宽窄不一的条带状独立用地,如同一道隔离墙,将城市生活阻挡在黄浦江半公里外,形成临江不见江的状态。如今,从杨浦腹地到滨江地带,混杂着工厂、里弄、老公房、已改造成为创意产业园的厂区和近年新建的高层办公楼和住宅,城市生活空间已开始见缝插针地向江边渗透。

  随着滨江贯通,杨浦将从岸线向城市方向由低至高打造三道天际轮廓线:第一道是滨江沿线公共空间,由慢行、骑行、漫步“三条交织活力带”和“原生景观体验带”组成;中间一道由各厂房建筑构成的一段岸线、一段工业景观的“工业遗存博览带”;再往后是由高层塔楼建筑构成的“未来开发带”。到6月底,杨浦滨江通达性将进一步加强,市民可通过秦皇岛路、上海船厂临时景观便道、怀德路、丹东路、兰州路、德纱路、宽甸路和宁国南路等8条由北向南的道路从杨树浦路走到滨江岸线。

  “好的建筑设计一定是与大地融为一体的,只有当这些融入环境的建筑为城市居住者所认可和喜爱,变成心理上的城市意象,城市的天际线就如同人的心理地平线一般了。”常青指出,杨浦滨江由岸线向城市方向的三道天际线能最大限度靠近人的心理地平线。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中国古建筑殿堂造与厅堂造

建筑百科 2024-12-17 0

推荐更多

盘点不同时期的鸱吻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江西赣州客家围屋的古老建筑

建筑百科 2024-12-20 0

古代文人书房如何布置?

东方文化 2024-12-18 0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