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张演钦:国画家如何进行国画民族化

2017-12-18 15:10中国建设报5258
  近日随一帮艺术家参加“民族情,边疆行———广东艺术家新疆采风”活动,参加者有画油画的,也有画国画的。新疆大美,色彩斑斓,画油画的比画国画的优势明显。想想也是,你国画怎么画沙漠?怎么画雪山?怎么画少数民族?怎么画哈密瓜?怎么画白桦树?

  有画国画的老早就不服气,你说不好画,他偏画给你看。黄胄画维吾尔族人物是出了名的。哈密瓜也有人画。雪山?还有人创了“冰雪画派”呢。可惜,这些画的似乎都不是国画。画是可以画,只是画出来没有国画的味道,没有国画的感觉。活动途中,我给朋友发短信谈及新疆风景时说:美则美矣,惜无古意。国画,还是讲究“古意”。

  古代中国人画雪山还是有一手的,那就是留白。说白了,这“有一手”,实际上就是“没这一手”。较典型者,为清代新罗山人的《天山积雪图》,画积雪,直接留白拉倒。画油画的,则会照顾到许多光影。白雪,在画油画的看来,绝非一片“白雪雪”,它颜色极为丰富、复杂。

  现在画国画的,无所不能。天上飞的小鸟、飞机,地上跑的牲畜、坦克,水里游的鳊鱼、潜艇……什么画不出来?可惜都不是中国画。新罗山人的大面积留白,啥都没有,却“很中国”。真是奇怪。

  在有些人看来,油画之所以比国画厉害,就是油画无所不能,什么都可以入画,而最后画出来的,还是油画!有人说这是因为油画的写实能力强。不尽然。画根胡子,国画的毛笔轻轻一拉,就绝对比油画笔擦来擦去要效果明显得多。

  某些题材,国画画起来,天然具有国画味道,如兰花、松树、梅花之类。但这些题材很少。国画题材明显比油画狭窄。国画对“入画”二字极为讲究,数千年来国人为此沾沾自喜,后被康有为等激烈批判。在很多人看来,过于讲究“入画”,未免作茧自缚,妨碍艺术发展。自岭南画派出,天下遂不复有不能“入画”之物。许多人将此看做国画的进步。遗憾的是,如前所述,近百年过去了,我们的国画未曾见得有乜进步,相反,发展到今天,竟是“国”将不“国”了。

  当然,你也可以说:“国”将不“国”又如何?死守“国”性,保守!令人费解的是,偏偏是这部分人,却到处提倡“油画民族化”。但你和他说我们已经有足以代表我们民族的国画了,他偏偏又到处提:国画要现代化!何谓现代化?是国际化吗?是油画化吗?那为何油画又要“民族化”?油画要民族化,国画要现代化,一提不同意见,就说你食古不化。唉。

  新疆一游,痛感“国”将不“国”的当下,最迫切的工作就是:国画民族化。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