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刘新惠:草书其中的奥妙

2017-12-07 16:32雅昌艺术网5257
  关于书法的标准,这是个问题。因为所有的艺术从形式到内容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与责任,那就是——成教化、助人伦。

  当今社会成名成家者甚“大师”也不乏其人,但无论怎样标榜,终究是要用作品来说话的。

  你可以说自己是笔墨游戏,无意为之,但社会和未来的人可不见得这么想,也不这么看。客观的评价只能从作品的实际水准来判定和定义。

  当今社会,在从事艺术的诸多选项中,学习书法的人可能是最多的,因为书法容易上手,但不容易写出来。或者说成“名”容易,成家难!因为艺术都是有标准的,而且极其客观、公正、无情。尘埃落定,究竟涅磐,只是时间问题。

  自古“功夫在诗外”,字外功夫更是决定一个书者的决定性因素。就草书而论,最容易出“效果”的是草书,最容易蒙人的是草书,最容易“成就”的也是草书,但最难的还是草书。

  实际上,草书的奥妙不在草书,在楷书。草书的精妙,在情性更在笔法的精微。

  那些死抱着草法写草书的人,只落个无用功累死用功人,其实草书从来不“草”,如果说它草,那也是“匠心”独具的草,是以楷书为点画基础贯以不同的节奏、轻重、气质、品格而成就“最浪漫的事”。

  草书在中国书法中是动人的表现形式,但是古往今来,真正有成就的书法家当中,草书大家恰恰是最少的,也就是说成就的难度是最高的。唐宋八大家中,颜、柳、欧、赵、苏、黄、米、蔡,可以说除黄庭坚以外,没有谁是真正意义上的草书大家。在有草书意味的作品中,也基本是行草书作品。如颜《蔡姪稿》《争座位》,赵孟頫的《与中峰和尚信札》、《兰亭十三跋》。在唐宋八大家中,黄庭坚是唯一草书大家。他的《廉颇閵相如列传》《李白忆旧游传》充满了浪漫主义的士大夫文人气息,点画看似“狼藉”,但分纵合势当中的轻松与放逸,把中国草书的文人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往今来,这些书画大家也同样是小楷专家: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黄庭坚、苏东坡、米芾、赵孟頫、祝枝山、张雨、徐渭、八大、石涛、宋克、董其昌、倪元路、王铎、傅山、伊秉绶。

  为写这篇文字,笔者翻阅古往今来的大部分书法资料,发现如下,草书与楷书的关系,提写出来,供读者批评指正。

  一、“点”法为草书之“眼”!

  衡量一个书家的高与低,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点”法的能力,“点法”是楷书草书的共同基础,“点法”的精妙程度与草书的成功与否有着决定性的,试金石一般的作用。

  二、楷书的节奏决定草书的节奏

  孙过庭《书谱》中有一段话特别重要:“草法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性情。楷法,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这句话充分说明草书与楷书的关系,阐明了草书与楷书在实际书写中的辩证互动与转换桥梁。

  还有一点要特别提供给读者分享,那就是:无论草书写得多狂、多疾,到“点”时,书家的节奏必然用心。换句话说,草书是靠“点法”和“转折”来,调节节奏的(连绵书除外)。

  而且,点法还承担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在草书中,往往以点法结束,以点法开始。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说是靠楷书的基本功来完成的。楷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快速“交接棒”传递水平。

  三、楷书的行气直接影响到草书的行气。

  对这一点的阐释,二王父子最为贴切,也就是说,在布局通篇时,楷法的严谨直接造就了草书的严谨。

  与楷书一样,草书的行气,章法是特别需要功力的,而楷书的行气和布局相对控制容易,而草书则是在似与不似,有意无意之中才能完成得最好。这个典范当属董思翁是也。

  四、使转和虚实是草书的生命线,更是楷书的真谛之所在。

  许多人对楷书的认识是笔笔精到、笔笔到位、笔笔出彩。其实真正的楷书与行书有着特别的亲近,如果用楷法写楷法,只能是楷法,功力稍差的人写楷书一写就僵,一僵就死,呆板,而毫无动感和生气。只有略参行书写楷书才有无心以出岫的神采。我们看褚遂良的各种字帖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其实写草书恰恰要像写楷书一样精到才是正道,那种疾风暴雨式的书写只能说是在“写”,根本谈不上是“书法”了。我们常用:落低云烟来形容草书的精妙,“云烟”是什么,云烟是有内涵的,内部是千变万化的,而且极重要的一点:云烟的动态形式是慢的,是慢中有变化,用变化体现内涵的。

  “真书不真”,“草书不草”其中滋味唯有学者知其甘苦,知其快乐。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