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哲文中国古建、文博界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1924年,罗哲文出生在四川宜宾,这是一个水碧山绿、风光秀丽的好地方。罗哲文高中还未毕业就到家乡附近的李庄去寻找工作,幸运的是,他正好遇到了中国营造社招生。而中国营造社正是由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与夫人林徽因在那里主持工作。
新中国成立前, 罗哲文在华大学营建系任主任助理。他在处理日常行政工作的同时,一方面完成助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继续向名师学习、深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
新中国成立后他调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负责全国古建筑的保护管理与调查研究工作。之后担任了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从此开始,将自己的才华、智慧、精力全部投入到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中。
罗哲文先后担任过华大学营建系任主任助理、中央文化部文物局业务秘书、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文物档案资料室主任、中国文物研究所长。还担任过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全国政协第六、第七、第八届委员,第六届全委会文化组副组长等职。
直到现在,87岁高龄的罗老仍然担任着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名誉会长等职务。
罗哲文亲历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全过程的不平凡业绩,得到同行的敬重,成为中国古建筑保护与维修事业的领军人物,被誉为德高望众的“文物守护神”。
今年,在罗哲文从业七十周年之际,中国风景园林网记者有幸采访了他。
二、申报世界遗产 推动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
罗哲文一直关心我国的世界遗产申报工作,早在1985年就曾与侯仁之、郑孝燮、阳含熙三位学者联名向全国政协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中国申请加入世界遗产公约组织。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自1987年至2009年7月,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8处。据罗哲文介绍,这比起加入公约而未申请成功一个的国家来说已经相当多了。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了对世界各国进行平衡,在我国遗产申报时会进行一些限制。罗哲文介绍:“一般来说,中国目前一年只能申报一个文化遗产,而对于自然遗产的申报控制比较宽松一些。例如,同时申报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那么会首先批准自然遗产。”
“申报行动的本身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是一件推动风景名胜区向更高层次保管的好事。”罗哲文始终这么认为,他还向记者举了两个实例。
罗哲文介绍道:“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申报世界遗产了。但由于当时一些领导对遗产的意义认识不够,没有积极性,这一拖,也就再也未申请,完全把申遗之事耽误了。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他原来是杭州市市长,当时他决心按照申请世界遗产的相关标准与要求,重新整顿、修缮、管理好杭州西湖,他说不管申请世界遗产是否成功,一切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标准进行,这对提高西湖保护管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西湖既便近年来还不能申报成功,但对西湖的保护管理年年会有改观、年年会有提高,而从这改观与提高中最受益的是杭州市民,以及中国与世界的广大游客。”
罗哲文继续道:“另一个实例是湖北的武当山风景名胜区。在武当山山顶最好的景观处,由宗教界建了一个高档旅游宾馆。宾馆虽然很有层次,但却建错了地方,严重破坏了武当山自然风景景观。这种有宗教界背景的高档宾馆,一般情况下根本无法搬动。但申请世界遗产这件大事却有力地推动了此事。当时湖北省省委书记、省长都亲自出来做工作,告知反对拆除宾馆的人士,申请世界遗产是中国的大事、中华民族的大事,武当山是中国的武当山,并不是湖北省的武当山,更不是哪个团体、哪位个人的武当山,为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为了武当山申请世界遗产,宾馆必须拆除。最后在申遗的强力推动下,武当山上金顶紫金城内的宾馆被拆除了,武当山申遗也获得了成功。”
面对“一些风景名胜区申报世界遗产带有很强的经济目的”这一质疑时,罗哲文说:“只要其不对景区的自然景观、资源进行破坏性建设,那么就属于认识问题。认识问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旅游景观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一幅名画、一只古玩,可以拿到各地去展览,但风景名胜区的一座寺院、一个古塔、一座山是无法运到各地去展示的。因此一定要对这些不可移动的文物风景区认真、精心地加以保护。旅游是属于文化的范畴,它有利于身心健康、丰富知识、加?交流。旅游依靠的两大资源,一个是自然资源,即风景名胜、?山绿水;另一个是人文资源,即文物古迹、民俗民风。因此,风景景观名胜区要发展,就必须保护这两大资源。旅游与保护,必须保护在先、旅游在后,先制定保护规划、再制定旅游规划。一些风景名胜区,若修建登山索道,就应该建到不显眼的后山区,在山顶上明显之处,更不能建现代宾馆。必须以申遗的标准与要求来进行宣传、教育,让所有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者都从思想上、观念上提高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