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老街泥匠”杨富长:方寸之间的艺术创造

2024-07-30 09:15清新悦读14332李庆新

  盛夏时节,最好的消暑乘凉宝地,莫过于“东方小巴黎”哈尔滨。去哈尔滨消暑乘凉,又不能不去老道外步行街,就是道外区的中华巴洛克,在这里能感受到古老的百年老街上的异域风情。当然,这条老街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老街泥匠——杨富长工作室,就是一个强烈吸引你眼球的文化一角。


  “老街泥匠”,长方形的木匾招牌古朴典雅,透着古老的文化韵味。对开的紫铜小门敞开着,热情的邀请着往来游客。门旁悬挂着“杨富长工作室”的方形铁扁,“紫砂雕塑,核桃雕刻”八个字无声的介绍了泥匠老杨所擅长的手艺。


  工作室空间大致二十平方米,门口有两只蝈蝈在小笼子欢快地歌唱着,恰似演奏着迎宾的乐曲。室内两侧的博古架上,摆满了紫砂壶、紫砂茶宠、紫砂动物人物雕塑,微型的核雕,还有黄杨木雕、小型的瓷器等艺术品。仔细观赏,情趣满满,叫人爱不释手。


  热情迎接我的老杨,紧忙放下手里的一块紫砂泥,他身材清瘦颀长,头发花白,面目清秀,目光和善。几句简单的问候和寒暄,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火热的聊起来。坐在花梨木的茶桌前,品味着红茶。我看着茶桌上的几个小摆件,评价着它们的造型、技艺,老杨听着,微笑着。面对我这个初识的“知音”,他毫不掩饰的打开了话匣子,说起他爱上紫砂雕塑核桃雕刻五十多年,转眼就已经过了花甲有四五年,感叹岁月悠悠、人生短暂。


  他在这条老街附近出生,即使参加工作了也舍不得离开,离开企业工程师的工作岗位后,就又回来了,创建了属于自己的这个工作室,一晃儿,在这里已经享受了十年的慢生活。每天看着摆放其中的一千多件艺术品,那么亲切,每天都在和它们进行着悉心交流,它们是朋友,是手足,是亲人。他和它们互相欣赏着,互相陪伴着,每天迎来旭日,送走夕阳。那些泥塑、核雕都是有灵性的,它们记载着世事的更迭,时代的变迁,传承着一代代人奋进求索的人文精神。


  老杨痴迷泥塑核雕,对造型艺术的执着,来源于他童年的兴趣,来源于骨子里的艺术天赋,来源于父辈的文化熏陶。五六岁时,别的孩子去摔跤,去弹玻璃球,去追蝴蝶,去捉蜻蜓,他却喜欢去看小花猫、大黄狗、大公鸡、小鸡仔、青蛙、小鱼等小动物,蹲在地上,静静的看,一看就是半天,从心里喜爱它们,还自言自语和它们对话,这孩子从小就和大多数孩子不一样。祖父喜欢核雕,一颗小小的核桃上,可以雕刻出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和图案,可以雕刻出小舟大船,宫殿轩榭。父亲喜爱绘画,闲暇时挥毫泼墨,旭日东升,猛虎下山,松鹤延年,喜鹊登枝,梅花傲雪,雅室蘭香。杨富长目不转睛的看着祖父雕刻,看着父亲画画,艺术的禀赋早已在小小的心灵中扎根。七八岁,他就拿起毛笔涂鸦,团起泥巴去捏泥人,拿起刻刀在桃核上雕刻。笨拙的小手逐渐变得灵活,“四不像”渐渐变成了栩栩如生的动物人物。


  走进学堂后,他不仅用心读书,他更下功夫去做泥塑做核雕,给小伙伴们捏泥人,做核雕,越来越形象,越来越得心应手。很快小学到中学,又去职业学院。虽然虽然在学院里的专业是工程技术,但是泥塑核雕一直是他最喜欢的专业。他把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泥塑核雕上,用心揣摩,悉心钻研,有祖父的耐心指导,他二十几岁就成长为小有名气的泥塑核雕能手了。


  进了工厂,当工人,当工程师,搞泥塑核雕从不懈怠。他孜孜不倦,沿着艺术道路勇往直前。他传承着传统技艺,又善于推陈创新,从构思、造型设计,到下刀、动手,做到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特别是雕刻人物、塑造人物,力求变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注重人物的神态、目光、动作等等细节。方志敏的目光坚定,齐白石的目光深邃,李白的神态风流倜傥,钟馗的面目狰狞而嫉恶如仇。杨富长更喜欢用紫砂雕塑小动物、小物件,小猫、小熊、小兔,顽皮乖巧,一节树枝、一根木桩,同样自然精巧。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艺术荣誉接踵而来,哈尔滨市十大民间艺术家,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大师、一级高级技师,省级非遗核雕艺术传承人,多项荣誉称号,金奖、银奖,获奖证书和奖杯闪耀着艺术的光辉。他的多件作品在国内、省内大型展览上展出。定做作品的企业和爱好者络绎不绝。


  在老道外创建工作室后,他过起了悠闲而惬意的慢生活,每天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作品被游客购买收藏。老杨好客,更爱茶,每天香茶数杯,用紫砂壶浸泡、啜饮,与友人谈天说地、颐养天年。他自己由衷地说:泥塑核雕就是我生命中的给养,爱上这手艺,也是我此生的命运。他不求大富大贵,只求精神富有、知足长乐,正如他的姓名“杨富长”。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