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安武涛: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传承人

2024-06-26 10:36网络11843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气势磅礴的《阿房宫赋》里,充满了唐朝诗人杜牧对阿房宫兴建的赞叹和毁灭的惋惜。在西安,经历过岁月所留下的古建筑,诸如大雁塔、古城墙、公输堂等,时至今日,依然矗立。


  安武涛是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传承人,对于木结构古建筑,从小就有极高的兴趣。


  “所谓木构古建营造,其实就是以木结构为框架,建造传统仿古建筑。而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则更注重建筑的梁架柱枋结构和榫卯的结合,以及建筑构件的细部规范。”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高级古建营造师安武涛说。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其中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以使用木结构为主,伴以土砖石相结合的营造方式,形成世界上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关中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木构古建营造和传统家具制作历史,安武涛对此了解颇多。


  “自上古时期出现了‘巢’和‘穴’这两种原始的居住形式开始,木结构古建筑的原始雏形就已经开始出现。比如穴居的袋状竖穴,就会采用树木的枝干和草木枝条编织而成的支撑结构和覆盖结构。所以从时间上来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长江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就已经掌握了完整的榫卯连接等古建筑营造技术。”安武涛说。


  从历史中了解古代建筑的文化,从文化中窥探技艺,在安武涛看来,这才是完美的闭环。“单纯学习技术,不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就像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建造出的古建筑,自然也只是形似,而无法做到形神兼备,自然也就算不上精品古建筑。”安武涛说。


  从拿到一张设计图纸,古建营造师的工作就开始了。进行梁架的等比例模型搭建,从而规避图纸上不明朗的部分,能够让施工过程事半功倍,而这只是古建营造的前期准备工作。


  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木构古建营造师,必须得从地基搭建开始学起。“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无论是何种建筑,地基都是最重要的。而对于木结构古建来说,从地基搭建到木结构制作组装,再到雕梁画栋的雕刻,乃至油漆彩绘,这一个个专业技术无一不考验木构古建营造师的技术和学习能力。”为了学习这些技能,1990年安武涛拜第3代木构古建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段桂荣为师,在全面掌握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的同时,还学会了油漆彩绘、模型制作、CAD制图、古建筑设计预算,数字雕刻编程等技能。


  技能掌握后,安武涛先后承建了鄠邑大圆寺建筑群、澄城汉武帝庙建筑群、牛首山、旬邑财神庙、大唐芙蓉园木作等古建工程。在修建传统园林建筑的同时,他也从事新中式建筑的设计和建设,还在古建模型方面,为博物馆制作西安钟楼模型,为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工大做各个朝代的斗拱模型和建筑模型、为历史街区规划制作复原模型。


  然而仅仅会建造,还只是基础。如何对古建筑的优异部分进行学习,也是衡量一位专业木结构古建营造师的标准。


  “对于我们这些搞木结构古建筑的人来说,营造仿古建筑是基础,能够真正接触学习那些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建筑,才是最具有挑战的。就比如我们鄠邑区的公输堂,绝对算得上是木结构古建筑小木作的巅峰之作,每次去看它,对里面的小木作天宫楼阁进行研究学习,那些精巧之处所显现的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都让我内心深处油然而生一种特别自豪的感觉。”安武涛说。


  近年来,安武涛通过组建团队,成立施工队伍,开发文创产品,逐渐让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走进大众生活,实现了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他以现代化的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能,对传统的木制作进行改造,提高了工作的精度和效率,还制作了大量的模型、榫卯实物课件,并收集大量和传统生产生活有关的物件,供学生学习。这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创新了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还让传统技艺得到了保护和流传,让传统文化在留存中发展。


  通过木结构古建筑,和数百年前的前辈对话,是一件极其浪漫的事情。在安武涛看来,这也是自己终生奋斗的标准。“承一门艺,建百年楼。干古建筑的,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扛住时间的侵蚀,存世成百上千年。所以面对每一次营造,我都会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每个步骤和细节上仔细琢磨。至于这门技艺,我也会全面挖掘、整理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技艺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过程,向世人展示关中木构古建营造文化的同时,将这门技艺一直传承下去,让古老的古建筑,在千百年后,依然能被更多人看到。”安武涛说。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