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专访马知遥:客家精神千年不断

2024-06-19 14:06澎湃新闻20325

  就如“中国百家姓,北看山西洪洞,南看三明石壁”所说,可见三明在天下客家人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三明,我们看到了丰富的非遗项目,并欣喜于它们仍在活态传承。我明显感受到了当地人对自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这种全民认可度,实属难得。


  这几乎是史籍中记载的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夜不闭户,这种深厚的信任与和谐,正需要我们的传承和发扬。


  如果仅对客家文化中的单独一门手艺进行保护,那这种方式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非遗技艺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进行整体保护,这样非遗才能拥有自我造血功能。


  非遗传承人的存在,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他们的作品,胜过众多书籍与课堂教化。


  当今,中国缺乏既深刻理解非遗内涵,又具备市场运作经验的“非遗经纪人队伍”。既然有明星经纪公司、文化经纪公司,为何不能存在非遗经纪公司?


  “一枝散五叶,一枝播五洲。”这是客家民系缘起的真实写照。


  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客家先民南迁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客家人形成并繁衍生息的重要居住地,被海内外誉为“客家祖地”。


  历史上,客家先民以位于三明的宁化县石壁村为起点,八方拓展,逐渐繁衍到世界各地。如今,客家后裔已遍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达1.2亿人,全球客家人中80%以上与宁化有着渊源关系。


  2017年1月,原文化部批准三明市设立国家级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创建核心县为明溪、清流、宁化县。


  7年过去,三明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效?


  6月13日至16日,由三明市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领导小组办公室、三明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澎湃新闻承办的“客从何处来——三明市创建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探访行”活动成功举行。记者与客家文化的研究专家们一同走进明溪、清流、宁化,调研三明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现状和规划,探索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们看到了丰富的非遗项目,并欣喜于它们仍在活态传承。”天津大学教授、建筑文化遗产传承信息技术文旅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席专家马知遥接受专访时表示,在调研过程中,他感受到当地客家人对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这种全民性认可度,实属难得。”


  活动期间,调研团一行走进了微雕、宝剑锻造、玉扣纸制作、木活字印刷等非遗传承所,调研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马知遥表示,非遗传承人的存在,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活态传承的关键所在。


  在马知遥看来,仅针对一门手艺进行保护,如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这种手艺所依存的古村落、族群、语言环境面临消亡时,这门手艺也会随之消失。因此,建设三明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从宏观角度来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同时,马知遥还提到了三明政府部门对文化保护的坚定决心与持续努力,“三明的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和谐共生,为非遗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存土壤。”


  对于当下我国部分非遗技艺正面临失传的局面,马知遥认为,非遗保护应首先遵循“濒危优先”的原则。他呼吁各地应重视非遗在年轻一代人中的推广和传承,同时建立专业的非遗经纪团队,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