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曹光华:宣纸传统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2023-06-30 10:31国家非遗中心24512

  宣纸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而丁桥,这座青弋江畔的皖南小镇,便是宣纸的诞生地。“坑坑有纸槽,户户皆捞纸”,反映的就是丁桥小岭宣纸制造的繁荣。


  一般人都知道宣纸产于安徽宣城,但很少人知道泾县小岭是它主要产地之一。


  小岭素有“九岭十三坑”之称。岭岭有青檀,坑坑有泉水,山环水绕,具有得天独厚的宣纸生产环境。


  宋绍定二年(1229),小岭曹氏始祖曹大三率族人由南陵绿岭虬川迁至小岭,以造纸业为生计,逐步形成宣纸世家。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位传承人,就是曹氏后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光华先生。


  曹光华--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曹光华,男,汉族,1954年生,安徽泾县人,宣纸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任泾县小岭宣纸厂厂长,泾县双鹿宣纸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泾县双鹿宣纸有限公司总经理、泾县光华宣纸工艺厂厂长。2006年,他荣获“第一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从原料工人到宣纸行业的代表


  安徽泾县小岭是“宣纸之乡”,这里出产的宣纸素有“纸寿千年,墨韵万变”之美誉。小岭曹氏是小岭宣纸的主要传承群体。宋末元初,曹大三率族人“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以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乃成为小岭曹氏的始祖,也被认为是小岭宣纸的重要开创人。曹光华就出生在小岭曹氏家族,是曹大三直系后人。清嘉庆年间,曹光华的祖上曾创办曹允源协记纸号,其祖父曹石甫于1937年创办了泾县东乡的慈坑曹兴泰号纸棚,以制作“魁星”牌宣纸闻名,其父曹湖生曾在上海、武汉、苏州等地设有纸栈。曹光华6岁时生父去世,其继父家也是宣纸世家,20世纪60年代,幼年的曹光华就给在小岭宣纸原料社做燎草的继父打下手,帮忙做一些简单的工序,耳濡目染,渐渐地,他熟悉了宣纸原料制作的全部流程。


  1970年,曹光华被招工到泾县红星宣纸厂学习造纸,不久后他又回到小岭宣纸原料社继续从事宣纸原料制作。1975年以后,他又经历转行,在1983年重回造纸行业,负责管理宣纸原料生产,统计原料工人每天的作业情况、产量、质量好坏以及工序等,那时他们主要是给红星宣纸厂提供造纸原料。小岭有九岭十三坑,每个坑都有造纸作坊,每个坑都有造纸的原材料基地,用多少草、多少皮能造出多少纸,都有定量,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生产管理工作尤显重要。由于自幼对宣纸原料生产的整个流程都很熟悉,所以这个工作对他来说得心应手。1985年,他成了小岭宣纸厂的生产技术厂长,小岭宣纸厂改制后,他又担任了泾县红旗宣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泾县双鹿宣纸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认为,“要想全面地了解这个企业的生产质量状况,那必须要全面地去管理,要渗透到其中的每一个环节”。为此,他每天都深入车间,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启动了全面质量管理,制定了生产质量标准,包括原料质量标准、纸张质量标准、造纸核心材料消耗系数等,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纸张质量,而且节约了原料。


  2006年曹光华创办了泾县光华宣纸工艺厂,并申请注册了“曹光华”宣纸商标,同年他荣获“第一届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继承传统,发扬个性


  曹光华非常注重对传统宣纸工艺的挖潜、整理和开发,他按照传统工艺研制传统宣纸产品,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恢复“白鹿纸”的生产。历史上,“白鹿纸”因选料考究,工艺精良从而备受推崇,成为明清时期宫廷御用纸品。“白鹿纸”为特净皮,规格为一丈二尺,所以也称“丈二宣”,代表了宣纸制作工艺的高水平。由于其制作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在当时也只有制纸世家曹恒源等几家有能力制作,而且能编制白鹿帘的工匠也非常之少。20世纪后半叶“白鹿纸”曾一度绝迹。为了恢复这些技艺,曹光华带领骨干师傅多方收集资料,拜访老艺人,经过多次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白鹿”纸帘。新研制的白鹿纸,遵从原有的工艺技巧和选料要求,其纸质洁白如玉,纤维绵长厚重且富有韧性,抚之如蚕丝般润滑,受墨则柔和细腻,纸的暗纹内隐着四大四小的八只奔腾的鹿,形成一幅优美的草原逐鹿图。


  曹光华认为,中国传统书画用纸是非常讲究的,要达到纸与画、与字的完美结合,就必须生产出适合不同书画类型的宣纸。宣纸的制作工艺对纸影响很大,因此,造纸过程中,包括帘子制作的粗细,纸的吸水性、润墨性,纸的强度、拉力,纸纤维的长度、均匀度,这一系列都要能满足不同书画要求,这样才能出精品纸。


  为此,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开发宣纸的个性化品种,他根据宣纸的用途,从材料工艺、纸帘、捞纸、打浆度等各个流程进行个性化定制,先后研制出多种帘纹的宣纸、各种工艺纪念纸和书画名家专用宣纸。


  会做纸,还要会识纸


  优秀的造纸者,同时也必须是评纸的行家。曹光华说,从简单的目测、手感、试水三个步骤,大致就可以判断出纸的好坏。目测,就是用眼睛去看,看纸的白度是不是符合宣纸的要求。传统的宣纸都是手工制作,它的白度不刺眼,不是白如雪,而是白如春云,微微发青。其次是手感,用手摸,感觉纸的手感、柔度、润度怎么样,好的纸摸起来要润柔如玉,强度和韧性要刚柔相济。


  试水则是用手沾一点唾沫或者是水来判断纸的渗化程度,向外延伸的洇水程度怎么样。好品质的宣纸沾了水,水会从纸的中央慢慢向外面延伸,而不是一次性到底,到最后的时候带有一个小圆圈,圆圈的底下会有一条透视的水线,这样品质的纸,润墨性、吸水性比较好。


  在曹光华看来,宣纸是有自己的小个性的,如果使用不当,就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他说,宣纸与墨二者相得益彰,好的宣纸跑水不跑墨,而是要入墨三分。


  所以,他认为,做纸一定要很系统地研究各种变化过程与关系,如纤维在静态、动态当中的变化,与墨和水相遇后的变化,与笔摩擦中的变化等等,只有掌握了这种特性,才能把所有的各种特性的纸都做出来。


  总结经验,放眼未来


  曹光华热衷于对宣纸的传承与传播,他计划整理出多种有关宣纸制作技艺的书籍。他认为,宣纸的可持续发展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传承好传统,无论是材料还是工艺,都不能打折扣;二是传承中要不断创新,能够满足当代人的需要;三是要有产业政策、社会环境的配合支持。在他看来,宣纸制作适合小而精的工匠作坊,而不宜规模化量产,只有“不走捷径”地专心制作,才能保证宣纸“千年不腐”的品质。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