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筑思想首页 频道列表

石岩:雅致考究,传承锡雕古艺!

2022-12-13 10:07非遗地图24289

  石岩,196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现任锦州锡雕传习馆馆长,辽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锦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就懂得用锡罐储存茶叶,并用锡罐储装茶叶出口到日本和东南亚一带。《清波杂志》中记有:“凡茶宜锡,窃意若以锡为合,适用而不侈。”


  锡器,不仅蕴含传统文化之美,也是许多人儿时温馨的记忆。锡酒壶、锡水壶曾是许多人家必备的物件;行走于大街小巷,打着梆子、高声吆喝的锡匠曾是东北街头一景。


  而锡雕作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工艺,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在机械化时代,人们逐渐被塑料、玻璃和不锈钢制品包围,传统的锡器和锡匠与生活渐行渐远,锡雕技艺更是面临失传的窘境。如今,东北能够掌握手工打制锡器技艺的人已十分少见,掌握“锡包玉”等锡雕绝活的人仅剩一人,他就是石岩。


  石岩与锡雕的缘分冥冥中早已注定。他对绘画和雕刻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少年时,就自己动手研制各种雕刻刀具,在木头、竹片上刻刻画画。石岩说,他喜欢这些材料在自己的手中脱胎换骨,如同变魔术一般,呈现出心中所想。拿起刻刀的石岩可以安静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眠不休。15岁起自学木雕至今,1991年起师从岳父杨喜华学习锡雕锔瓷技艺,后又自学玉雕、牙角雕、琥珀雕刻及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正因为这些技艺做基础,对他的锡雕创作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石岩在制作锡器之前,先将锡锭熬成锡水,倒入压板内,压成板状,然后把锡板剪成不同的形状,用小木锤反复地敲打、塑型。敲打时力道要均匀,一块锡板要敲打成千上万次,才能获得完美的弧度。


  接下来,是最难的焊接。由于锡的熔点低,只有300多度,因此焊接的温度要适中,太高就会焊出窟窿,太低又焊接不上。这其中的“火候”要拿捏适度,只有靠他的不断实践和光阴的累积。单单是焊接在一起还不算完,还必须焊接得不留痕迹。最终完成的锡器外表根本看不出接线,只有用手指伸到里面仔细摸,才能摸到很细的一条焊接缝。


  “雕刻是另一个难点。与玉石、木头等材质相比,锡的质地较软,雕刻起来容易黏刀,多余的碎屑会粘连在一起,下刀之后还要按照原来的刻痕反补一刀。补刀的时候不能犹豫,否则就会破坏线条的流畅性。”石岩说道。


  为了专心学艺,石岩结束了生意,腾出一间房改成工作室,开始一心一意地制作锡器。时间就在周而复始的劳作中飞驰而过,4年过后,石岩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太极壶”。当他把这件作品拿给岳父看后,杨喜华欣慰的点了点头,说道:“从今天起,你就是杨家的第五代传人了。”


  通过多年不断的经验累积,2004年石岩在工作实践中发明了纯锡到0.35mm的独特方法,从而使锡雕作品也能像金银一样做花丝镶嵌,填补了锡雕技艺的一项空白。运用玉雕技法于2000年独立完成了“锡包玉壶”,史称“三颗玉”(据史料记载“三颗玉”是由明末清初人士朱坚发明,此壶需要紫砂、玉雕、锡匠三人合作完成,朱坚之后无传人)使这一失传百年的手艺呈现在世人面前。


  2009年,他突破传统技法将锡雕技艺与瓷器结合创作的作品《努尔哈赤》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2014年10月入选《辽宁文史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文史丛书;在2017年4月649期《当代工人》发表论文《浅谈辽宁锦州手工锡器制作》;2018年创新发明了锡器表面处理新工艺“炫彩”......


  为了保证锡雕的绿色环保,石岩始终坚持本锡焊,他的锡雕完全是纯手工打造。想要练就好手艺,需要静下心来,一点点打磨,磨去浮躁,磨去功利,把匠人精神真正的雕刻进去,融入其中!


反对 0
举报 0
评论 0
其他更多
推荐更多
我来说两句
抢沙发